說到水滸相關的影視劇,不能不提1998年央視版的水滸電視連續劇。這一版本的水滸,打鬥相當精彩,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這部劇並不太完整,比如很多人物沒有出場,最後結局也有點倉促,只用了三集就結束了徵方臘的部分,這可能是因為劇組經費不夠。整體而言,央視水滸很精良,尤其是在服飾、道具等方面很考究。
另外,央視版水滸有很多改編,比如很多好漢的戲份都被合併了,還有就是燕青和李師師的結局,改動很大。
按著原著來說,燕青因為招安問題,曾找李師師幫忙,兩人曾幾次見面。但是,招安之後,兩人就沒再見過面,燕青直接歸隱,李師師繼續做皇帝的寵妓。不過,央視水滸中,燕青和李師師在一起了,最後還一起私奔了。
央視水滸劇中,有這樣的劇情:燕青徵討方臘後,曾去看望李師師,但是聽的樓下方臘被押解的動靜後,李師師忙去看熱鬧,而燕青這時候卻悄然離開了。人群中,燕青的背影頗有點落寞,似乎還帶著失望。李師師發現後,還呼喚著燕青的名字,希望他回來。
為何燕青會去看望李師師,為何他看到李師師看熱鬧時,又帶著失望悄然離開呢?為什麼會有這個劇情,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個人以為,主要是為了結局鋪墊。
在原著中,李師師是很喜歡燕青的,但燕青對她沒意思。不過,到了央視水滸中,這種情況就變了。
央視水滸中,燕青和李師師是有感情的。兩人一見面或許沒有這樣的意思,但是當李師師看了燕青的吹簫、彈琴之才藝,又看了燕青的紋身後,她很心動,李師師已經徹底愛上了燕青。但是,於燕青而言,或許當時更多的是一種親情,所以他拜李師師為姐姐。李師師一聽,還很失望,只好說「叫姐姐也好」。
但是,當燕青徵方臘以及功成名就後歸來,他對李師師是愛的。燕青年紀輕輕,才華橫溢,樣樣完美,當然也想抱得美人歸,畢竟,誰肯一個人孤獨地流浪呢?但那個時候,燕青已經毀容,眼部臉部有傷,他覺得李師師應該不會看上她了。
正因如此,所以燕青去看望李師師了,即便不能在一起,也應該去看看心愛的人一眼。
李師師看到燕青,尤其是他的傷口後,心疼地流淚了,還說出「你疼在臉上,我疼在心裡」的話,這讓燕青看到了一些希望。
然而,當樓下方臘被押解經過時,下面的人相當熱鬧,李師師忍不住去看了一下這個熱鬧。對於李師師而言,看一下只是因為好奇心,但是對於燕青而言,就不一樣了。
在燕青眼中,李師師看熱鬧,是留戀人間繁華的表現,而他那時候已經決定歸隱了。歸隱,就意味著他要做一個浪跡天涯,遠離熱鬧、遠離塵囂、遠離人間、遠離熱鬧的人,如此一來,就說明李師師和他不一樣。
既然兩人的人生不一樣,李師師怎麼會跟他一起私奔呢?
正因如此,所以燕青僅存的希望為零了,他只好帶著失望,悄然消失在人群之中。當李師師發現之後,明白了燕青的心思,所以一路跟著燕青,直到兩人相遇在小船之上,並決定一起歸隱。
這個改編,個人非常喜歡,因為編劇看到了李師師對燕青的感覺。李師師是紅顏佳人,做宋徽宗的寵妓是不幸福的,而燕青又是一個英雄好漢,自古英雄配佳人,這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的價值觀,也非常適合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