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起來,提著一個小水桶,邁著輕盈的步伐,呼吸著清晨才會有的溼潤空氣,走在陽光還未照耀的鄉間小道上,清澈明亮的小河裡大鵝和鴨子早就在尋找著食物了,它們遊過水麵,激起圈圈漣漪。鄉間早上的風景總是會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寧靜溫馨,你就站在那裡,閉著眼睛,用心去感受著,去呼吸著,你都覺得這一切很幽靜,清新,美好。
我想這就是鄉間獨特的魅力,恬靜、乾淨、清淨、一塵不染,它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城市喧鬧的人來到這個地方,哪怕只是短暫的休憩也會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洗滌。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這鄉間的生活,難道是這種慢悠悠的生活態度嘛?還是鄉間的美麗環境?我覺得都不是。我覺得讓我們渴望回鄉的大概就是這一方田園了。
那在冬天寒氣還未消散的時候播下的種子,跟著春的氣息漸漸的變成一棵芽兒。它們要經歷破除自己的種子殼兒,用嫩芽兒去衝破僵硬的寒冷的泥土,要歷經5到6釐米的厚土層才能把鮮嫩的芽兒冒出地面。這時候迎接它們的還不是溫暖而有營養的陽光雨露,而是冬天遺留下來的冷風和少許的寒氣。
待到春天漸漸對它們展開了溫暖的懷抱,它們終於可以自己的綠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了。它們終於可以吸收春天清晨溼潤卻暖暖的空氣了,陽光也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熱量散播給這群熬過寒冬的生命。於是播種者再次來到田園時,嘴角就微微上揚,用小水桶一窩一窩的給它們澆著水。小水桶的水一定要滿,因為寧願多給野草澆一點兒也不能錯過一窩剛剛發芽的種子。
我想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渴望回鄉,因為那一方田園也就像我們一樣需要經歷寒冬,需要衝破黑暗,需要打磨自己堅強的臂膀,帶著一股韌勁兒一起迎接春天到來,那時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即使依舊是寒風凜冽,但是我們已經可以像世界展示屬於我們的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