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和上司吵架,結果丟掉了工作,3招學會管理好你的情緒

2020-12-13 騰訊網

師弟給我打電話,沮喪無比地告訴我,他被辭退了。我聽了特別吃驚,因為師弟無論學歷還是工作能力上一直都是很優秀的,為什麼會被辭退。

原來師弟的上司最近一直給師弟加派好多原不屬於師弟的工作任務,經常都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完成,師弟心中一直有怨氣。

昨天剛好師弟女朋友過生日,很早就約好晚上一起去吃飯看電影給女朋友慶生。結果臨下班,上司又把本該另外一個同事做的工作交給師弟,讓他在今天之內完成,如果要完成這個工作,就註定又要加班到很晚,什麼陪女朋友吃飯看電影過生日全都泡湯了。

師弟一聽,當場情緒就失控了,和上司叫板起來,說天天讓他做別人的工作,上司是不是在故意整他,他今天就是不做,上司愛咋咋滴,然後把工作資料砸在上司桌子上,摔門走人,陪女朋友過生日去了。

第二天到公司,人事部就通知他去辦離職手續

這件事,我們姑且先不論師弟的上司是不是太過分了,或者是師弟沒有和上司好好溝通,又或是上司在考驗他,最終結果卻是因為師弟的情緒失控,導致他失去了一份較好的工作。

有人說70%的職場潛力股都栽在了情緒失控上,這個數值有沒有調查論證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職場上如果沒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時衝動與上司發生衝突,冒犯了上司,雖說不一定會辭退你,但是提拔絕對不會輪到你,因為沒人會去提拔一個曾經冒犯過自己的下屬。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常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一味讓壞情緒控制自己,只會把情況變得更糟糕。

職場上情緒失控最差的不是丟了工作,而是丟了性命,42歲中興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也是因為工作壓力讓他一時的情緒失控,留下了傷心的親人。

一、情緒是什麼

早在1872年,查爾斯. 達爾文在《人和動物的感情表達》著作中確認情緒是進化的結果。證實了情緒是發生在身體上的首要大事,是對環境中事件的生理反應,體現為各種生理改變,當然它也是對事件進行思考的想像結果。

1、大腦與情緒

我們大腦主要由大腦皮層和邊緣系統構成大腦皮層是大腦的主要部分,因為其負責人體的很多高級功能,包括語言、思考、規劃、執行、認知等,因此又被稱為「理性的大腦」邊緣系統包括無數在大腦皮質及皮質下區域的結構,包括海馬、杏仁核、扣帶回、下丘腦等區域,因為其主宰情緒、動機、記憶等功能,因此又被稱作「情感的大腦」

大腦對情緒處理採用兩個通路,即「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兩個路徑。邊緣系統的情緒反應很快,是迅速模糊的本能情緒;而大腦皮層的情緒反應更慢一些,是針對現狀的理性判斷,然後再用理性去幹預本能情緒。

這就是情緒在大腦中的反應。

2、情緒不等於感受

腦科學家已經可以用科學方法,對情緒進行測量,而感受只能用語言來描述。所以,從觀念上區分情緒和感受,對於管理情緒來說非常重要

在喬瓦尼.弗契多的《情緒是什麼》一書中寫到,感受是已經進入意識的情緒。情緒是生物反應的集合,從行為的改變、激素水平的改變到面部表情的改變。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改變能夠通過科學方法測量,而感受,則是對情緒的個人感知。

3、情緒不分好壞

情緒一般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腦科學家的區分方式是:迴避和趨近,這是用客觀方式來形容情緒運行機制的兩極。

比如憤怒、內疚、羞愧等消極情緒,都暗示著我們在抵禦、逃避某些事物;快樂、共情,都暗示著我們傾向於接受並喜歡某種事物。

4、情緒和理性並非對立關係

我們前面大腦結構圖可以知道,前額葉皮層對邊緣系統具有調節或控制作用。前額葉皮層可以抑制衝動的爆發。這兩個系統並不是彼此孤立,相反,有著細微的聯繫,使得它們的功能有所整合,人類最終的行為一定是受到了邊緣結構和前額葉皮層的共同調節。

所以情緒非但不是阻礙我們理性思考的絆腳石,反而還有正向的作用。比如,每當面對一種情景時,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記錄下當時所產生的情緒。這樣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景時,就能做出趨利避害的選擇。所謂「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這個意思。

二、我們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1、杏仁核發揮作用,大腦脫離理智

人為什麼會情緒失控,這個還是得看看我們的大腦。在大腦邊緣系統中有個組成部分叫杏仁核,杏仁核心負責情緒記憶。當我們遇到危險或者讓自己感覺不快的,杏仁體就會發揮作用,一旦杏仁體發揮作用,我們將脫離理智的大腦控制。

作為情緒記憶的倉庫,杏仁核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比當前情境進行比較,只要發現當前狀況的關鍵要素和之前的相似,就會產生「匹配」的判斷,使得人們似曾相識的情緒再次襲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情緒爆發」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道理都懂,但遇到具體情境和問題時,依然不假思索衝動行事的原因了——大腦接收到來自杏仁核發出的匹配判斷,在沒有全面認知情況之前,就採取了草率的行動。

這正是情緒讓人驚嘆的威力所在,它先於思考做出判斷,繼而引發迅速草率的行動

2、憤怒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憤怒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在憤怒的過程, 血液會大量集中在四肢末端,令人肌肉緊繃,並使得挑戰、無畏等感性思維取代理性思維,使人迅速地進入攻擊狀態。憤怒確保了人類在逆境中瞬間擁有異乎尋常的戰鬥力。

在人類進化初期,憤怒這種從心理到生理的聯動反應無數次挽救了我們祖先的生命。

三、如何控制好我們的情緒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如何面對情緒,並且控制好它,才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1、控制身體,從而改變情緒

《具身認識》一書中寫明具身認知是心理學的一個新興領域,它的主要觀點是:身體和大腦的關係是相互的,我們可以利用身體來影響,甚至創造心智。

我們身體對大腦有著巨大的影響,身體和大腦的關係是相互的,並不僅僅是執行大腦命令的被動設備,不只有大腦可以控制我們的身體,身體同樣也可以反過來影響大腦。

身體為啥能夠影響大腦呢?因為大腦很多時候,不能準確區分信息的真相,當我們把一些「錯誤信息」傳遞給大腦時,它就會信以為真。

身體的疼痛會讓你拒絕參加社交,增加心理痛苦。

「有力站姿」站立,哪怕幾分鐘,會增加你的心理力量感,增加你願意冒險的意願。

溫度能讓我們覺得心裡溫暖,減輕孤獨感。

因此,我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儘量用身體來調整,比如感覺孤獨就去曬太陽,喝杯熱茶,就會感覺感覺被擁抱,心情會好很多。

工作中要對客戶進行方案講解或者總結大會發言,可以在上臺前保持1分鐘有力站姿,抬頭挺胸,會讓你感覺到充滿力量。

當你在工作中遇到無法解決問題時候,也不要一直坐在電腦桌前冥思苦想,而是起來到處走走,可以幫助你平時看似不相關的想法聯繫起來。

憤怒的時候,就捏緊拳頭,深呼吸,轉移思想,去想別的事情,讓杏仁核不能調取曾經憤怒的情緒記憶而不能發揮作用。

2、為自己制定「情緒備忘錄」

我們可以製作一本關於己的「情緒備忘錄」,把自己曾經因憤怒做出的愚蠢決定和獲得的教訓寫在裡面。

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翻開它,或者是想到它,都這可以提醒你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大大提高你「忍得住」的功力。

當我們衝動的時候,問自己兩個問題:

(1)「這樣做,最可能導致的果是什麼?符合我的期望嗎?」

(2)「真正想成為的是什麼樣的人?」

在為自己一一解答之後,衝動的情緒就會被平復下來,不至於做出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的舉動。

比如路怒症,別人別了一下你的車,你很憤怒,想報復回去,但是你就問一下自己:「這樣做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什麼?符合我的期望嗎?」這樣一問,你肯定能想到,報復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兩車擦碰,顯然沒人會希望自己的車子被擦碰,畢竟就算有保險,去4S店也會浪費時間。

被上司批評,憤怒的時候,問一下自己「我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答案是」事業有成的人,而非像現在這樣被人指責。「那就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向上爬, 這樣想,憤怒已經不是主要情緒,而向上努力的鬥志才是主流情緒

3、識別你心中神秘而強大的「情感觸發器」,並控制它

情感觸發器是指能觸發你內心最為強烈的情感能量電荷的一些特殊的人、事、物、經歷、信息和願望。你的情感觸發器觸及你內心深處最真切的情感,能夠在理智和情感層面引起你的共鳴。——摘自《當時忍住就好了》

情感觸發器是你比較在意的東西,也往往是你情緒引爆的點。

我們發現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因為對方無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行為或者一個表情就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這很可能是因為對方觸發了我們內心的某種情結,勾起了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某些痛苦經歷與情緒,才觸發了爆怒

針對於此我們要懂得提醒自己,不要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歸咎於他人,因為對方的言行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讓我們「爆炸」的是我們內心儲存已久的炸藥而已

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探索一下那些可能會引爆「炸藥」的情緒,並且記住,遇到同樣事情的時候,才能做不到遷怒。

當我們對自己的內心了解的越多,那引爆我們情緒的炸藥就會越少。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約翰·米爾頓

相關焦點

  • 同事推卸責任,我很憤怒,學會4個技巧,讓你平靜應對憤怒情緒
    由於周濤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與譚輝在會議上大吵,直接的結果就是與譚輝今後很難再配合工作,少了工作上的助力;另一方面,周濤了解到領導想給他晉職,因為此事領導可能會有想法,這也是周濤能夠聯想到的。與他人關係融洽有助於你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憤怒會讓你毀壞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同時憤怒使你不能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不能充分展現你的工作能力。③ 憤怒會讓情況變的更糟。人在不發火的時候,完全有能力解決衝突和困難,在憤怒的時候,你的想法和行為不大可能是最佳的。
  • 不生氣就是好的情緒管理?你錯了,你的隱忍和假象孩子都看在眼裡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控制情緒和管理情緒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不知道各位家長能否分清。 在孩子犯錯誤或者出現問題時,父母做的幾乎都是控制情緒,而非情緒管理。
  • 3步走,父母輕鬆應對孩子情緒的決堤,引導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和責任擔當
    事情很簡單,但孩子的哭鬧讓媽媽覺得很沒面子,繼續數落,結果就是:孩子更激烈地哭鬧和最終媽媽也情緒失控。明明是自己弄壞的玩具卻還哭鬧,孩子到底想要什麼?1、這是我的,不是他的。4歲多的孩子,正是物權意識建立的敏感期,開始對「我的」有了非常強烈的意識。
  • 孩子情緒失控了?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
    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現實生活中,孩子情緒失控的場景並不少見:幾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在自己手裡,就歇斯底裡地哭喊;在超市裡,看到某個喜歡的零食,媽媽不讓吃,就大聲哭喊引人注意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呢?還要從情緒發生點開始分析。「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也可以拆分成「Energy in Motion」,翻譯過來就是「流動的能量」。
  • 能力再大,都要管理好自己。心理學家說:別讓壞情緒拉低你的層次
    情緒的由來情緒是大腦皮層對丘腦的抑制解除後丘腦功能亢進的生理結果。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美國著名心理醫生貝弗莉.恩格爾說過:「憤怒情緒也是一種正常、合理的情緒。只是成年人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人在情緒失控時,常會做出不當的行為一次職場失控,可能就讓你永遠失去晉升機會;屢次婚內失控,會使讓你徹底丟掉親密愛人;孩子教育失控,會給孩子的人格成長帶來扭曲及親子關係疏離。
  • 「假裝樂觀,我卻害了自己」:千萬別讓你的壞情緒毀了你
    測試一下,你是否有如下症狀: 1、和別人吵架鬥嘴,事後腦海裡不斷把畫面重演; 2、總是很多負能量,感覺自己內耗很嚴重; 3、覺得親密的人無法理解自己,無助而不想說話;
  • 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人願意當你的出氣筒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善待身邊的人,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自己愛的人。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不想做了,就想辭職走人,回到亂七八糟的家就更生氣,就看到誰罵誰,吃了火藥一樣,我就會生氣抱怨老公的不好,抱怨家婆的不幫忙做家務,喋喋不休,抱怨個不停。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
    這個短片帶給我們家長很多的教育啟示,現在我們以父母的"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來解讀這個短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短片的環境是相對恐怖的,可是父母吵架的樣子在小女孩看來堪比怖片甚至是更加的恐怖。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重慶一對夫妻吵架,妻子欲開車離開,丈夫怒氣衝衝追出來,張開雙臂擋在車前面,瘋狂捶打擋風玻璃。下一秒,妻子情緒失控,踩下油門,丈夫摔了出去,後腦勺著地,當場身亡。在警察局裡,妻子一臉懵逼,嘴裡念叨著:如果當初不這麼生氣就好了。
  • 夫妻之間吵架,怎樣才能控制情緒
    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涵養又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可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又很難讓你不得不面對現實。看看現在老吳一天天窩在家裡,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折騰著做生意,自己又不是做生意的料,不是賠錢就是被人欺騙,弄到現在都沒有給兒子買房,壓力大,情緒失控成了家常便飯。真的應了那句老話:貧賤夫妻百事哀啊。
  • 「如何擺脫情緒的羈絆,並輕鬆應對他人的情緒?」丨《情緒剖面圖》
    而且,更多的時候我們所面對更多的是對我們無比熟悉的家人、朋友、同事,上司、鄰居,以及毫不相關的路人,無論是出於情感還是利益,可能我還可以忍受,忍耐,包容,但是有時恰恰是這種熟悉令我們更加苦惱和難堪。所以,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為個人、家庭、公司和社會帶來積極的轉變,在與自己或他人相處時提供幫助,同時,如果能夠學會有效改善自身情緒,我們也能成為更從容、更快樂的自己呀!3.人活一世,總是需要面臨很多的挑戰,有些挑戰可以等閒視之,但也總有些挑戰我們不得不去面對。比如,與人相處。
  • 情緒管理:90% 的疾病都與情緒有關,這份「情緒管理指南」請收好
    在講情緒管理之前,小編想問大家一個關於情緒的問題:當一個人情緒爆發的時候,會嚴重到什麼樣的程度?在知乎中,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情緒爆發的時候,會讓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無所畏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同感:強烈的負面情緒會讓人做出不理智的行為,說出不理智的話,還會產生更多的情緒隱患。一旦情緒爆發,所有的事情都會被你拋在腦後,就算天塌下來,也不如你此刻的情緒更重要。而情緒爆發後的後果就是,自己懊悔難受,你周圍的人也會深受困擾。所以,情緒管理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正確表達並管理自己的情緒
    人的情緒都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良好的情緒可以使人活力滿滿,倍感快樂,但不良的情緒卻會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讓人們煩惱加劇那麼,這時候表達自己不良的情緒以及如何表達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 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
    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動物,所以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或控制,這對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來說是一大忌諱。當大事小事接踵而至時,你一定會覺得煩躁不安;當工作屢受挫折時,你也許會心情沮喪;當工作無聊時,可能會百無聊賴,思想開小差。
  • 總是情緒失控?你該與過去做個和解
    史阿姨是一個性格直爽的人,但這也讓她特別容易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情緒問題。史阿姨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兒媳婦發生口角,甚至跟老伴也處理不好關係,這讓她感到心力交瘁。她很想做出改變,卻不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 3招讓他學會管理自己情緒,未來情商會更高
    而孩子在小時候通常是沒有情緒的管控能力的,這時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小張的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爭吵,還把同學打了。後來孩子的班主任就叫小張到學校裡開家長會。當然,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就應該注意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倘若家長都不注意自己的情緒的話,那孩子還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嗎?孩子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想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嘗試一下這3個方法。
  • 孩子總控制不住情緒?教孩子「情緒ABC理論」,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的情緒總是很脆弱,有時候被我們或是老師批評,孩子就撇著嘴巴要哭的樣子,和小朋友相處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說他的不是,他總是表現得很傷心,但事後會出現報復情緒。"小西就很發愁,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這麼差,以後學習和工作如何和其他人分工合作,這樣的脾氣估計誰都沒辦法好好地接受。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1、無法合理控制情緒控制不了情緒其實是你在被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通過情緒說出來。比如《獅子王》中的木法沙,再這樣生氣害怕的情緒下,他都沒有讓自己的這種情緒轉化成衝動,沒有發怒、批評和懲罰。
  • 父母情緒失控VS孩子情緒失控,輸贏一目了然,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你家的娃娃是不是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呢?拿著手機玩遊戲,叫了他幾聲不要盯著手機,他不僅不聽還嚎嚎大哭,要接著玩。帶著她去逛超市,看到一個玩具硬是吵著要買,但是玩具並沒有在計劃之內,所以並沒有買給孩子便賴著不肯走,甚至是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 家長批評老師,老師勸孩子辦退學;情緒失控,害人又害己
    隨著事件的發酵,教育局對此作出回應,家長和班主任在開學後要相互進行適當範圍的道歉。事情本來可以有商有量的處理好,只因情緒過激,雙方都得到懲罰。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都會有些情緒,這很正常,可有情緒也該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