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鼓勵降房價了,但你未必敢買

2021-01-09 虎嗅APP


房價的分化,勢必帶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資產的分化,進而造成群體間觀念的分化。


哈爾濱的房價要降了?


儘管距離鶴崗不過半天車程,但與這座因低房價而名噪一時的小城不同,省城哈爾濱鼓勵房企降價銷售的消息,還是能讓人在年末感受到一絲來自東北的寒意。



鼓勵降價銷售,哈爾濱有苦衷。/ 財經國家周刊


上個月,哈爾濱市即將印發的一份《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流傳,在這十四條以「提升樓市熱度、激發市場活力」為目的的舉措中,最引人注意的當數那條:


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


作為對照的是,不久前的九月,河南三十多家房地產企業湊在一起開了個會,會議的名字很長——「迎風把舵,勇毅篤行,2020年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會長閉門會二次會議」,結論卻很簡單:穩地產,不帶頭降價。


不降價,成為區域共識。/ 微信號「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


看來,從東北到中原,關於房子降不降價這件事,地產商們也還沒達成統一意見。而普通人更關心的,則是哈爾濱之後,還會有更多城市加入「鼓勵促銷」的行列嗎?


為什麼是哈爾濱


記性好的網友應當知道,中國城市向來不怎麼歡迎房子跌價,尤其作為省會城市,主動替開發商出謀劃策降價格,這還是頭一遭。


遙想2018年和2019年之交,幾起「降價未遂」事件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比如當時有媒體報導,在安徽某縣城,一樓盤前腳降價,後腳就被約談,不僅價格恢復如初,預售許可證也被停辦。


類似的事情見多了,吃瓜群眾也就默默記下一個道理:房價上漲只算常態,房價下跌才是新聞。若干年來,這種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去年鶴崗的「白菜房」,一夜之間震撼全國網友。


小城鶴崗,未必不如大城市宜居。/圖蟲創意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打折,哈爾濱在大城市裡第一個吃螃蟹,背後是有原因的。最直接的一點,恐怕就是缺錢。


過去這些年,大多數城市之所以不願看到房子降價,主要擔心房價下跌傳導到地價下跌。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近5.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疫情之下,這塊「賣地」收入顯得更為重要。


當然,房價下跌的城市,幸福感未必下跌。/ 圖蟲創意


算上上個月,2020年的前十一個月裡,上海土地收入2700億元,位列全國第一,杭州緊隨其後,以2500億元排在全國第二。


順著榜單往下找,哈爾濱以300億元排在第四十名,作為對比,杭州在疫情最嚴重的上半年,賣地收入就達到1700億元,幾乎是哈爾濱全年的六倍。


從地方收入這個角度來看,從前不許房子降價和如今鼓勵房子降價,背後的邏輯其實是一致的。


很多時候,城市間房價的此消彼長,也是人口用腳投票的結果。夕陽下的哈爾濱街頭。/ 圖蟲創意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沒有這一紙通知,哈爾濱的房價恐怕也漲不動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定期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哈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從六月到十月,連續五個月環比下跌。


當然,房價低有一定客觀原因,比如哈爾濱超過5萬平方公裡的轄區面積和66%的城鎮化率——作為對比,海南省的陸地面積也僅有3.5萬平方公裡,哈爾濱之大可見一斑。


但房價變動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城市競爭力的此消彼長。2019年,擁有如此龐大面積和千萬級人口的哈爾濱,經濟總量排在全國四十名開外,人均GDP更是幾乎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墊底。


再加上每年緩慢流出的人口和巨大的新房存量,房多人少之下,無怪乎哈市的房子難漲更難賣了。


你的城市會是下一個哈爾濱嗎?


當代年輕人,總要面對一個無解的悖論:房價高的城市生活壓力大,房價低的城市工作崗位和薪酬水平又差一大截,也即所謂的「大城市放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靈魂」。


就在寒冷的哈爾濱考慮著怎樣幫助房企「薄利多銷」的時候,還有一些城市的樓市,正經歷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熱鬧場面。


比如上半年的賣地冠軍杭州,累計出現數次「萬人搖」——因為限價政策,一些新樓盤的售價比周邊的二手房便宜一大截,最誇張的情況是每平米低上萬元,也就造成了「買到就是賺到」的利潤空間。 


杭州是近年來人口流入最快的城市之一。/圖蟲創意


只要手上有足夠的資金,買一套新房,轉手掛牌出售,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利潤,很少有人能不心動。購房者蜂擁而至,面對有限的房源,只好通過搖號確定購房資格。


限價的初衷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但因此造成的價格差,卻引來另一輪房產狂熱。


杭州的西溪公館樓盤,創造了六萬人報名搖號的紀錄,搖號前凍結的資金就達到400億。不僅是杭州,四月份,成都也出現四萬多人搶購七百多套房源的極端情況。


前不久,深圳住建局提出,要學習新加坡,將來讓深圳60%的市民住進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圖蟲創意


上個月,早已經勇奪房價全國第一的深圳,又以一次搖號衝上頭條——


據多家媒體報導,深圳某網紅樓盤,因為與周邊二手房動輒數萬元的巨大差價,被眾多投資者瞄準。儘管主推戶型都在100到200平方米,均價達到令人咋舌的每平米13.1萬,所有參與搖號者均需凍結350萬元,但還是吸引來了近萬名有效登記客戶。


根據購房資格要求,他們全部為無房客戶,社保繳納也超過了四年,是通常意義上的「剛需」。不過,其中某些購房者只是符合資格的「代持」,真正撬動天量資金的,是站在他們身後的投資者。


經濟觀察網對投資群體做出這樣的描述:「他們打著『首套房』名義,卻不一定是無房一族;手握上千萬現金,也受得住大額凍資;只要能搖到一個靠前的號碼參與選房,房子面積當然越大越好,至於朝向、樓層、戶型都不重要。」 


11月28日晚,新華社發表時評《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深圳的這場狂歡,才以隨後的一系列嚴查收場。


過去這些年,在一片漲聲中,大多數對於房價的預言都失效了。/ 電影《大腕》


很顯然,年初,一些人預想中樓市因疫情而全面降溫的情況並沒有出現,至少在熱門一二線城市,我們看到的景象並非如此——也許正如網友調侃的那樣,只要大家心底裡還想著一旦大城市房價下跌,便趕緊抄底買一套,那大城市的房價就永遠不會下跌。


12月頭一天凌晨,西安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彰顯這座網紅古都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決心。畢竟,在此之前,西安的房價已經連漲了55個月。


西安崛起,房價先行。/圖蟲創意


樓市冰火兩重天之下,哈爾濱們和深圳們仿佛處在兩個世界,不巧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把眼睛望向後者,所以無時無刻不處在疫情和房子的雙重焦慮中。


「買不起的天天想,買得起的看不上」,步哈爾濱後塵的城市不是沒有,上周,文山市發布通知,其中提到「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城鎮居民、農民、農業轉移人口、市外人員等到文山城區購買新建商品房或二手房」。


可是,展開地圖,又有多少人能準確地找出這座小城市的位置呢?


玉米、豬肉和房子


毫無疑問,中國城市的樓市正在迅速分化,持續多年的「普漲」大概一去不返,隨著人口和經濟的更加集中,大城市和小城市、東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房價或許正在拉大差距。


鑑於房子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種分化可能帶來更加深刻的變化。


被房子拉開的距離。/ 圖蟲創意


年初央行發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在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中,住房佔實物資產近七成,同時,中國城鎮家庭負債參與率達到56.5%,負債主要來自銀行貸款,其中房貸佔家庭總資產的四分之三。而且越是房價高的地區,槓桿率往往也越高。


無論漲跌,房子都已是錨定中國家庭財富和債務最重要的事物,房價的分化,勢必帶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資產的分化,進而造成群體間觀念的分化。

報告中各省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 《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此前,楊超越因為「一百斤玉米只能換三斤豬肉」的言論,引來一片讚揚。輿論欣慰地表示,有過底層生活經驗、深知民間疾苦的超越妹妹,實在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可到了年底,楊超越關於房價的一番率真表態,卻成了無數打工人心頭的一根刺。在一檔訪談節目中,楊超越說起想在上海給家人買套房子的願望:「像個樣的房子得賣三千萬吧。」


當主持人表示,三千萬在北京郊區可以買別墅的時候,超越妹妹直接表示:「買個錘子哦,北京郊區,我買那犄角旮旯幹嗎?」 


最扎心的是,她說的沒錯。不是超越妹妹太飄,而是京滬的房價太高。大半年過去,玉米和豬肉的價格都發生了變動,今時今日,楊超越還能準確地判斷出,三千萬可以換多少斤玉米嗎?


你看,即便是明星,對於財富的判斷,也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房價改變。


令打工人不適的,並非楊超越說錯了什麼,而是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花三十年時光買的那套小房子,「不像樣」。/ 《巔鋒》


在北京,學區改革前夕,售價千萬的熱門學區房短時間內售罄;


在爛尾樓之都南陽,「業主籌款7600萬元自救爛尾樓」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在氣候宜人的春城昆明,著名的爛尾樓「財興盛大廈」的業主經過多年的籌款自救,終於拿到了等了12年的房產證;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今年曝出了「8個小區學位被降級,業主下跪」的新聞。隨後,當地發布調查通報,所謂「跪求學位」的七人中,沒有一人今年有子女申請學位,都存在借學位炒作房價的嫌疑。


雖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可眼看著高價買來的學位房貶值,購房者也難免在心中算計:黃金價值幾許,房價又是多少錢一平呢?


買了房的想繼續漲,還沒買的想快點跌,小城市居民驚訝於大城市房產的天文數字,說活在大城市的居民又覺得司空見慣……紛亂的2020年一再向我們展示未來的不確定性,可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2021年圍繞中國人的煩惱中,房子一定是不會缺席的一項。


2008年1月11日,北京一位大爺從爛尾樓前經過。/圖蟲創意


美國社會學家馬修·德斯蒙德在《掃地出門》一書中寫道:在世界上許多語言裡,「家」的意涵不只是遮風擋雨,這個字還會讓人聯想起溫暖、安全感與親情。


但這種共情,在房價漲跌面前顯得太過脆弱,那些數字可以輕易地將人們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群體。比如關於年輕人應不應該買房的話題,這個冬天,蛋殼房東、蛋殼房客和網絡世界的圍觀者們,一定有著不太一樣的感悟。


有售樓處為了區分不同渠道,啟用人臉識別,業主見招拆招,為了貨比三家,戴上了頭盔。/ 新華每日電訊


作家雙雪濤在《聾啞時代》中的一段話,可以用來描述這種荒誕和無奈:


在我看來,有些人已經瘋了,有些人正在一點點死掉……一邊吵鬧著這是一個多麼荒謬的世界,一邊為這個荒謬的世界添磚加瓦,讓它變得一天比一天荒謬。


出版這段文字的時間是2016年,你還記得那一年,身邊的房價是多少嗎?

相關焦點

  • 有城市公開鼓勵降房價,寶雞房價會降嗎?
    觸及房地產行業靈魂的核心政策就是: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銷售新建商品房,並大幅降低公積金買房門檻。此文件一出,便迅速引起熱議,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因為房地產行業牽扯甚多,降價賣房實屬罕見,哈爾濱此舉可謂開闢了先河。都知道房價對於地價,乃至未來整個房地產市場發展都是息息相關的。
  • 鼓勵開發商降價賣房,這個城市到底怎麼了?
    其實我認為,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背後起碼有兩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1、哈爾濱市為什麼敢這麼做?2、這個現象對當下其他城市的購房者有何警示?在解決問題前,我們還要徹底摸清楚一個概念,「限跌令」。其實不只東莞,去年馬鞍山也規定開發商,新房降幅不得超過備案價10%,低於這個紅線,必須重新進行備案,也就是說「降價超過10%,開發商就喪失了賣房資格。」更早的還有贛州、惠州、大連、杭州等城市,均出臺過」限跌令「。所以說,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對開發商只有限跌,根本不會鼓勵降價。
  • 全國第一個鼓勵降房價的省會城市 買房要過山海關嗎?
    原標題:全國第一個鼓勵降房價的省會城市,買房要過山海關嗎?   全國第一個鼓勵降房價的省會城市來了!
  • 有人買14套房,有人買17套,然而房價降了,誰還敢這麼炒房?
    我們再看一則新聞,北晚《女子花1400萬買14套房,不到一年想退:房價降了,損失了三百萬》文章稱,近日,昆明一女士反映,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年9月該房子價格降為8000-9000元/㎡,這下,她覺得虧大了!
  • 房價從2.4萬降到1萬左右,置業顧問:後續房價還會繼續漲回去
    難道真的是這些小縣城的房價比一二線大城市房價更堅挺更有支撐點嗎?當然不是,在筆者看來情況恰恰相反,這些經濟不發達的小城市和小縣城的房價,現如今已經嚴重偏高,而且這裡的房價已經沒有了經濟、資金和人口的支撐,房價隨時都有可能下跌。而正是因為如此,房企們才不敢像一二線城市那樣打折促銷,因為現在一二線城市打折促銷有購房者購買,在這些小城市和小縣城打折促,由於剛需購房者非常少,可能準備購房的也要觀望了。
  • 為啥房價不下降?不是不願降而是不敢降,開發商說出4大原因
    在前些年,房價一直上漲,是非常明面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房價卻讓人越來越琢磨不透了,它是想降還是不想降呢?現在的房地產,剛需買房子的人非常的難受,因為在糾結是現在買還是再等等;同樣難受的還有開發商們,由於現在國家開始插手了,開發商們的日子過的也不是很舒服啊,因為現在的房子也不好賣啊;既然房子不好賣,為什麼不選擇降價呢?開發商說出了四大原因,不是他們不想降價而是不敢降;讓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 這個城市的房價很低,你一年的工資能買好幾套房!為何無人問津?
    我國的房價參差不齊,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的房價高得離譜,郊區也要好幾萬一平米,中心地段甚至十幾萬一平米,這樣算下來一套房少則上百萬、多則就要上千萬了,很多人不吃不喝在一線大城市也需要幾十年才能買得起房,而有些偏遠地區的房價或者特殊地區的房價卻低得離譜,你一年的工資能買好幾套房
  • 鼓勵降價賣房,終於來了!
    其實我認為,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背後起碼有兩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1、哈爾濱市為什麼敢這麼做? 2、這個現象對當下其他城市的購房者有何警示? 在解決問題前,我們還要徹底摸清楚一個概念,「限跌令」。
  •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中國佔4座,擺地攤能買多少平?
    6月5日,全球知名地產商業投資公司CBRE世邦魏理仕發布了《2020全球生活報告》,對全球39個重點城市2019年住宅市場數據與發展趨勢進行綜合對比與解讀。其中,香港、上海、深圳和北京再次躋身全球住宅價格排名前十城市。
  • 房價大跌,你會多買幾套嗎?房價真的會大幅的下跌嗎?
    這些年來,房價一直在上漲,使得買房越來越難。但是由於人們都很喜歡買房子,所以我們總是在討論什麼時候房價會下跌,如果房價降到每平方米3000元,你會買多少套房呢?#事實上,如果房價真的跌到每平方米三千元,我根本就不會買房子,因為房價不會漲太多了。
  • 荊州你一個三線城市 憑什麼房價那麼高?
    就是工資死都不漲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818 荊州你一個三線城市 房價憑什麼那麼高 ,甚至還會列舉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駁斥。
  • 房價本不會漲 買的人多了 房價就漲了
    同理,房價本不會漲,買的人多了,房價就漲了。 先說玉門,一個曾經繁華的地方,隨著新城區的建立,大量市民的搬遷,老城區徹底荒涼了。房子更是無人問津,沒有需求就沒有價值。 再說鶴崗,隨著年輕人的大量流失,買房人驟減,以至於房價越來越低。最近兩年經常能看到鶴崗房子賣四五萬一套的新聞。
  • 老梁預測一線城市房價走勢,2020年一線城市房價很難降下來
    但關鍵房價降了多少貌似並不太了解,僅僅聽說一部分二手房價在持續地降低,這一點也是有可能的。 但關鍵房價降了多少貌似並不太了解,僅僅 聽說信息說一部分二手房價在持續地降低,這一點也是有可能的。
  • 國家發聲「批評」高房價,更首次鼓勵房企降價賣房,房價跌定了?
    需要正視的是,房地產一家獨大、高得離譜的房價問題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關注和重視。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不久前,國家主管媒體中國青年報發聲「批評」道,「高房價的『惡果』已經逐漸開始凸顯:年輕人不敢買房、不敢戀愛、不敢結婚、不敢生子的比例越來越高。很多人傾其一生積蓄也買不起房,或需要掏空『六個錢包』才能勉強貸款買房。
  • 房價下跌不敢入手?從人口看房市,這幾個城市仍後繼有力
    其次就是樓市了,不管是因為疫情還是因為調控,總之房價迎來了「寒冬」時刻。不少城市的房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原本打算買房的人們一時間開始躊躇,不知道今年這種情況是否應該買房。其實,從國家多次強調「促進樓市健康穩定發展」態度不難看出來,樓市今後想大漲大跌是比較困難的。
  • 全國年輕人都在擔心房價,唯獨這個「準一線」城市除外,讓人羨慕
    我說的這個「準一線城市」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作為直轄市,現在無論從什麼指標來看重慶這個城市都有進入一線城市的超強實力。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去重慶旅行和出差,另外,自己也有很多重慶的朋友,一部分是從北上廣深「撤回」家鄉重慶人。
  • 專家:房價回到兩年前也沒有人買
    常常看到各個媒體報導今天哪個城市房產發布了調控政策,明天哪個城市發布調控政策,反而看到調控後的房價並沒有出現下跌,甚至有時會出現微漲,反而專家仍舊再說「房價回到兩年前也沒有人買」!自以為聰明的專家難道真的懂得大眾的需求嗎?
  • 最新70城房價來了:北京降了 領跑的竟是這個城市
    來源:央視原標題:最新70城房價來了!北京降了!領跑的竟是這個城市→剛剛,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穩中有落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0年1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2020年11月份,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總體平穩,略有回落
  • 未來房價會不會降?兩年後的你一定會相信這6條「購房鐵定律」!
    我說,南昌的房子可以買,畢竟是省會城市,不過要買就買紅谷灘那一帶,新建的市政府、省政府、地鐵1號線都在那,佔盡地利。可是朋友嫌紅谷灘價格貴了,一直猶豫,遲遲沒有下手。不久,中央定調「房子不是用來炒的」,他覺得這回房價該降了吧,眼巴巴地盼著房價跌再買,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房價不降反升不說,就在3月8日晚間,南昌出臺了最嚴限購令,即日起暫停向市區有房者出售住宅。
  • 瀋陽「最恐怖」爛尾樓,房價3000都無人敢買,網友:白給都不住!
    瀋陽現在其實也是一個處於「人口紅利」期的城市,它境內發達的經濟不僅讓其在東三省地區很是「出色」,而且也是為它吸引來了很多的高端人才。人員一多,本來就很嚴峻的住房問題也隨著搬上了臺面,即使這個城市現在不斷地建造新樓房,但是這裡的房價還是居高不下,基本1萬5起步,有的已經上了2萬,這樣的高度也是讓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