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一首《聽媽媽的話》見證了周杰倫的孝心。
1979年周杰倫出生在臺灣,父母都是淡江中學教師。在幼兒園裡小杰倫調皮好動,但他一站在鋼琴前就拔不動腿。四歲時,一家人拿出了全部的積蓄給他買了人生中第一架鋼琴。到了小學,像很多小孩一樣因為好動,每天兩小時練琴根本坐不住,媽媽就拿著藤條站在一旁全程督促,每當聽到窗外其他小孩的嬉鬧聲,內心非常的煎熬痛苦,但他選擇了聽媽媽的話努力練習,鋼琴彈得越來越好了,但家庭卻出現了裂縫。
初中時,有一次父親拿出全部的存款,做生意血本無歸,從那時開始,父親就總是伶仃大醉。美好的日子也漸行漸遠,爭吵日夜不休。周杰倫最喜愛的錄音機也被醉醺醺的父親摔壞。那是一眼驚恐的小杰倫憤怒的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父親。《爸,我回來了》至今透露著對那段時光的不解和無奈。
一天剛上初二的周杰倫格外的興奮,因為他寫的作文《孝順的老爸》被評為優秀範文。但正是那天小杰倫卻得知一個噩耗父母離婚了。小杰倫不敢相信同學們口中哪個父母離婚的消息。當回家看到媽媽閃爍的眼神時,原來只有他最後一個知道。這給了小杰倫的成長沉痛一擊。
此後和媽媽相依為命,本來就不怎麼說話的小杰倫變得更加的沉默寡言,甚至被同學說成是智障。一年後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來信。「一年多沒見,長高了,籃球打得更好了,爸爸想你,但是不敢面對你。」一邊看信,一邊流淚。淚水打溼了信紙."杰倫你有音樂天賦,將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音樂。"原來內向的父親一直暗中關注著他。
周杰倫他知道自己越是恨父親,也越是思念。生活本就艱難,之後又給了他一次沉痛的打擊。聯考時沒能完成父母的期望考上大學,但母親沒有放棄,鼓勵這失落的周杰倫,在父親的督促下,一邊端盤子,一邊創作歌曲。誰又能想到這個不被看好的小孩,能成為未來的天王巨星呢。
1997年9月,在父親的鼓勵下,周杰倫參加了選秀比賽,卻碰到了他人生的伯樂。但是選秀比賽確實演砸了,就在周杰倫演砸落選的時候,靦腆的母親直接衝上舞臺找到評為吳宗憲,放手一搏,把周杰倫原創的手稿拿給他看,吳宗憲看完以後驚嘆連連,當即贏得了去唱片公司做助理的職務。
在吳宗憲的幫助下,最終周杰倫贏得了從音樂小助理到亞洲天王的蛻變。《青花瓷》《本草綱目》總能激起觀眾的共鳴,功夫瓷器中藥都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讓年輕人聽到歌詞的同時能夠了解到我們的傳統文化。
周杰倫還將對家人們的愛融進歌曲裡,發布與母親葉惠美同名的音樂專輯,創作《以父之名》《聽媽媽的話》《外婆》等感動了一代人。周杰倫出行的時候經常會帶著父親母親,雖然破鏡再難重圓,但周杰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父母外婆的愛與孝心。
如何用你自己方式表達對父母親人的愛與孝心,你準備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