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引導下,如今農村的經濟條件以及精神面貌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不少人也紛紛蓋起了小洋房。而在發展新農村建設的同時,涉及到的拆遷問題也是越來越多。對於農民來說,農房可謂是立身之本,當下拆遷問題層出不窮,因此農民朋友一定要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便於合理維權。另外,據悉在2020年農村房屋遇到拆遷,還可申請國家賠償。那麼賠償標準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農房拆遷的有關內容吧。
2020農房拆遷賠償標準
目前並沒有相關明確標準,就農房拆遷賠償金額而言,既有按照商品房價格規定的,也有按照當地拆遷政策而定的,因此,建議大家可從以往的拆遷賠償案例中來進行判斷,有疑問的地方,也可向相關權威律師進行請教。另外,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違法拆遷的應當進行相關的賠償,且賠償不應低於應得的相關拆遷安置補償權益。
而申請國家賠償的,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同時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受害人的自然狀況、具體的要求、根據和理由等。行政審判庭或賠償委員將會以合議的方式來審理案件,並作出決定是否作出賠償。需要注意的是,國家賠償的前提要求是國家機關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因此,那些來路不明的拆遷隊造成的拆遷損害其賠償不會囊括在內。
賠償不合理該怎麼辦?
在拆遷賠償的過程中,農民朋友經常會遇到賠償不合理的情況,若對賠償款項存在疑問的,農民朋友可及時進行訴訟處理。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賠償協議訂立後,如果一方未履行賠償協議規定的義務,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訴訟。具體流程如下:
1、起訴。對於賠償裁決不服的,可向縣、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提交材料。包括自己的身份證明、賠償合同和協議、被告的身份信息情況,工商登記信息情況以及地上附著物估價的證明等等。
3、審理答辯。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後7日立案,並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方依法提交答辯狀。而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4、開庭判決。維持原判決或裁定、裁定發回重審、或者依法改判等等。
如何判斷是否為非法拆遷?
拆遷行為主要分為合法拆遷和非法拆遷。合法拆遷相信大家也比較清楚,像未經村委會同意私自擴建農房等類似情況,經過司法機關出示拆遷決定書後,有關部門可以進行合法拆遷。而一般情況下,合法拆遷是沒有經濟賠償的,甚至肆意私建農房者還會面臨罰款的風險。另外,非法拆遷的情況就比較多了,若符合以下幾點內容即可判斷為非法拆遷:
1、拆遷方沒有相關部門頒發的拆遷許可證。
2、應當先補償後拆遷,先拆遷後補償的都是非法拆遷。
3、採取暴力、威脅、中斷水、電氣和封路等強迫拆遷行為。
4、拆遷只能由法院執行,由街道、鄉鎮、區或市政府及其主管的局、辦實施的行政拆遷是非法拆遷。
5、不讓選擇貨幣補償或產權調換的拆遷是非法拆遷。
被非法拆遷如何維權?
1、通常協商來取得合理的補償,若面臨非法威脅時,可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並保留送達回執。
2、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後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人民法院等單位提出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和政府籤訂徵收拆遷協議之後,而且對方也已經履行了相應的補償,若沒有正當理由拒不搬遷的,又或者是對補償結果不滿意,也不提起行政訴訟,但是在補償決定規定期限內又不搬遷的。這兩種情況下,房子也可能會被拆遷。但無論是什麼情況,只要遭遇到非法拆遷,一定要及時維權。
農村房屋拆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補償利益的得與失,因此建議那些法律意識淡薄,或者對政策內容不太清楚的農民朋友,一定要花上一些時間好好學習一下。而對於各地普遍存在的賠償不合理以及非法拆遷等行為,農民朋友也不要總是充當弱勢一方,要善於藉助法律武器及時維權,該出手時就出手。最後,想問大家對於農村房屋拆遷行為怎麼看呢?若大家還有更好地應對非法拆遷問題的方法,也歡迎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