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江西桑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職工、同時也是該公司為職工興建的危房改造項目——新祺周花園的業主反映:臨近收房,單位違反此前籤訂的「認購協議」約定,要求他們在協議約定的基礎上加價180元/平方米購房。此舉引起業主不滿。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李志強/文
反映:職工危改房交房前加價180元/㎡
桑海開發區國藥北大道西側新祺周花園臨近交房,業主歡喜的心情夾雜了不快與不滿:「項目2014年破土興建,2017年是合同約定交房時間,房子卻沒能如期交付,業主對此沒有抱怨。推遲兩年終於等到交房,公司卻發布了一道口頭通知,即每平方米加價180元,補交齊才能領到鑰匙。他們給出加價的理由是物價上漲。」
加價通知在業主中迅速引起波瀾,質疑聲不斷,在他們看來,以「物價上漲」作為加價理由荒唐得站不住腳,是違反合同約定行為,購買價格應遵照合同。
10月28日下午,新祺周花園門口插滿彩旗,一片歡迎業主入住的喜慶場景。提到加價一事,數名業主表示:「這是單位危舊房改造項目,以很低的價格,解決了我們員工的住房問題,客觀來說,在這一點上我們感激單位。只是加價這件事會讓我們覺得單位違反了約定,有失誠信。」
記者看到兩份業主的「認購協議」,顯示單價各為1663元/平方米、1888元/平方米。「與周邊商品房單價約5000元/平方米相比,這個房子價格確實非常低,但我們認為這不能成為違約加價的理由,哪怕起初把價格定得高一點,也比事後加價更能讓我們接受。」有業主說道。
另外,物業管理問題也在業主中引發議論。業主稱,小區不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引進物業公司,而是指定物業公司進駐,致使小區物業費高出周邊小區0.2元~0.5元/平方米。
回應:系基於協議內容變換收費方式
記者查詢到,新祺周花園是經過公示的「桑海集團2013/2014年危房改造集中新建項目」,資金來源為集團配套及職工群眾自籌解決。
28日下午,江西桑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外聯絡處處長李衛革告訴記者,最近他們確實提出了每平方米加價180元的方案,但並不是憑空無理由的違約之舉,而是基於與業主籤訂的「認購協議」變換一種方式收費。
他向記者出示了一份「認購協議」範本,與業主提供的「認購協議」格式內容一致,其中有一條這樣約定:「乙方(業主)於收房前應交納的費用如下:前期物業管理費(物業收費標準待定)、水電初裝費、天然氣初裝費、電視網絡初裝費等個人費用(詳見後期籤約的《房屋買賣合同》)。」
李衛革解釋道,加價部分就是根據該條約定作的改動,我們將協議中約定的「收房前應交納的費用」進行了綜合計算,得出將每平方米加價180元均攤給每戶業主,差不多與「收房前應交納的費用」持平,所以提出以加價方案來替代「認購協議」的約定方式。
進展:已停止以加價方式收取前期物管費等費用
28日上午,公司已召開會議作出調整,決定不以加價名義收取前期物業管理費、水電初裝費等,收房應交費用仍以認購協議約定執行。
此外,李衛革表示,「收房前應交納的費用」認購協議中並無具體約定,這本應按相關收費部門標準來執行,但很多業主對收費標準很難認同,因此,他們已將收費標準的定價權交給業主,由業主提出定價方案。目前,相關事宜尚在與業主協商。
針對物業公司係指定、物業收費過高的質疑,李衛革說,目前進駐的物業公司是在2017年經過招投標程序引進的,籤訂了一年合同;物業費定價確實比周邊小區要高,但沒有超出物價部門文件規定標準範圍,同時,這個收費標準也是根據小區的電梯數量等基礎設施耗能最終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