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去世後,為何要停七天才下葬?

2020-12-10 黃門左侍郎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對於逝者,人們尤其給予了應有的尊重,這樣的尊重主要體現在葬俗禮儀上。喪葬習俗是一個社會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漢民族大多實行的是土葬,逝者都講究個「入土為安」。

下葬前,親人們還會團聚一起,為逝者舉行各種形式的「告別」與「祈禱」,雖然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在古代,逝者一般要等到七天過後,才能入土下葬。面對這一習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燒七」,即人死後,於「頭七」起即設立靈座,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

民間亦有逝者「七日還陽」之說,這應該都是穿鑿附會之辭。之所以把屍體放置七天才進行埋葬,並不是所謂的迷信,而是源自古代一個神醫的病案。這位神醫是戰國時期的扁鵲。

有傳說稱,某年的某一天,扁鵲行醫來到豫陝一帶的虢國,聽說虢國太子突然暴斃。經過打聽,扁鵲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屍厥」症,並不是真正的死亡。醫者仁心,得知消息的扁鵲在徵得國君的同意後,入宮為太子治療。經過調治,太子竟然從死亡中奇蹟般轉醒。扁鵲又給太子開了藥方,讓其繼續調補陰陽,不幾天,太子就痊癒了。

從此,扁鵲的名氣更大了,還被稱為能讓人「起死回生」的神醫。扁鵲卻說:「我並不能救活死人,只是有些人是假死,一般人看不出來而已。」從此之後,為了防止因人假死而被埋葬,就形成了把屍體放置七天的風俗。

古人有許多筆記小說裡,都有過假死情節的描述,有些人暴斃後,被倉促埋葬,結果被盜墓給折騰活了,就是因為假死造成的誤判。所以,古人把屍體放置七天才下葬,不是因為迷信,而是防止因為假死而造成悲劇的發生。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古代人去世後,為何要停屍七天才下葬?
    下葬前,親人們還會團聚一起,為逝者舉行各種形式的&34;與&34;,雖然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在古代,逝者一般要等到七天過後,才能入土下葬。醫者仁心,得知消息的扁鵲在徵得國君的同意後,入宮為太子治療。經過調治,太子竟然從死亡中奇蹟般轉醒。扁鵲又給太子開了藥方,讓其繼續調補陰陽,不幾天,太子就痊癒了。從此,扁鵲的名氣更大了,還被稱為能讓人&34;的神醫。扁鵲卻說:&34;從此之後,為了防止因人假死而被埋葬,就形成了把屍體放置七天的風俗。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下葬古代人的一個習俗停屍三天是古代人的一個習俗,三天是指對死者的尊重,是為了送逝者最後一程。
  • 古代人去世為什麼要七天後才下葬?
    在古代,一旦有人去世,並不會馬上把他埋葬,要放置七天後,才會讓他入土為安。那為何要把屍體放置七天呢?後來,長桑君在去世之前,覺得扁鵲宅心仁厚,就把這些秘方交給了他。就這樣,扁鵲沒有辜負長桑君的期望,終成一代神醫,周遊列國,為人治病,且具有較高的醫德。
  • 古代皇帝去世後,靈柩為何要停放幾個月才下葬?難道不怕腐爛嗎?
    ——項羽《垓下歌》在我國歷史上,皇帝靈柩停一段時間是正常現象,甚至一些皇后、嬪妃的棺槨都要停一段時間。當然了,這個停放的時間有長有短,時間短的十幾天,時間長的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有。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要停這麼長時間?屍體不會腐爛嗎?每當新任皇帝繼位,就有臣子專門請一些風水師看風水,修建皇陵了。
  • 為什麼去世當年不能下葬要等三年以後下葬?
    在民間有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是:當一個人去世後,逝者的靈魂還未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而墓地就等同於靈魂的家,民間流傳的說法是三年可穩定,在這個靈魂還未穩定的時間裡,逝者生前的家人最好不要在這一時間打憂逝者的靈魂,或是變動逝者的安放地方,讓逝者往生後不得安寧。
  • 古代皇帝的妃子,下葬前為何要堵上肛門?竟然是因為保持尊嚴?
    身份越高的人對於自己的喪葬越是講究,尤其是古代的皇族,比如說古代皇帝的妃子下葬之前,是要將她們的肛門堵上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也是因為一種封建迷信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裡面也是有一些科學依據可以證實的。在我國長達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傳承過程中,自然也留下了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習俗。
  • 古代皇帝的妃子,下葬前為何要堵上肛門?竟然是因為保持尊嚴?
    身份越高的人對於自己的喪葬越是講究,尤其是古代的皇族,比如說古代皇帝的妃子下葬之前,是要將她們的肛門堵上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也是因為一種封建迷信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裡面也是有一些科學依據可以證實的。在我國長達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傳承過程中,自然也留下了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習俗。
  • 她是鹹豐帝的原配皇后,為何去世後,經過三朝才下葬
    既然如此,為何道光帝會選中薩克達氏呢?有兩個理由。其一,薩克達氏仁德恭順又有孝心,也就是說,道光看中了薩克達氏的人品。後來鹹豐在追諡孝德皇后的時候,也不斷提到她「誠敬」、「仁順」、「孝順」等等。由此可見,薩克達氏具備母儀天下的條件。
  • 古代皇帝去世後,靈柩為何要停放幾個月才下葬?難道不怕臭了嗎?
    在王朝當中帝王去世,是很重要的事情。皇帝去世之後,通過各種禮儀之後,就會下葬至早就準備好的陵墓。,然後再下葬。因為很多材料,要從很遠的地方調運,那時候交通又不是很便利,所以沒幾個月等不到這些材料。但是有些皇帝在自己陵墓沒修好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而這時陵墓還沒有修好,所以不可能下葬。因為皇帝的陵墓,也關係到整個皇朝的龍脈,這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哪怕皇帝已經去世,也要等陵墓修完之後,才能下葬。也並不是每個皇帝,上位之後會立刻修建陵墓。
  • 孝莊去世後,康熙為何停屍37年不願將其下葬
    得知病危的消息後,康熙晝夜不離,親自奉湯藥陪伴左右,誦讀經文祈禱。並且,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天壇,祈告上蒼,寧願折損自己的生命增加祖母的壽命。那麼為何又會遲遲沒有下葬呢?那是因為,孝莊皇后的遺願,他不願與皇太極合葬一起。所以,康熙遵循遺願,靈柩並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京東清東陵。並且「暫安奉殿」,停靈在這裡。面對祖制以及祖母的遺願,康熙都不願意違背,所以,這個靈柩一停就是37年。
  • 人死後通常要停屍三天,這究竟是為何?
    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而人去世後到底歸到了什麼地方,這是困擾了人們許久的問題。我們都了解的規律,一個人離開後他的屍體是要停三天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其中的謎題到底是什麼解答?其實它並非全是迷信,那麼有何依據?
  • 老蔣去世都40多年了,為何棺槨還不下葬?
    原來,蔣介石他根本沒有下葬,在去世後只辦過喪事,並未入土為安。也就是說蔣介石都死了40年,棺槨放在慈湖並未下葬。老蔣為何不讓自己入土為安呢?蔣介石棺槨奉厝慈湖       辦完盛大的喪事和瞻仰儀式後,蔣介石的棺槨並未下葬,而是轉移到慈湖陵寢,暫時安息在此。
  • 皇帝去世後,為何遺體要放置數月才下葬?他們不擔心屍體腐爛嗎?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可秦始皇陵到公元前208年才修好,他才下葬。還有清朝的慈禧太后,去世後近一年才下葬。古代的帝王去世後,靈柩大都要停放幾個月才會下葬。靈柩為什麼要停放數月後再下葬?古人不擔心屍體腐爛嗎?
  • 古代嬪妃下葬,為何要堵上肛門?有點不敢想像啊
    那麼她們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比如就喪事來說,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去世之後可能裹上白布就下葬了,連棺材都沒有。但是如果王公貴族下葬,不僅要舉辦盛大的葬禮,而且還有很多珍貴的陪葬品。一般來說,有身份地位的人會在生前就找風水先生看好適合下葬的風水寶地,他們認為死後埋葬在好地方也可以庇佑後代。
  • 張作霖去世後,為何過了9年才下葬,還沒有兒女前來送終?
    但有一點一直令人感到不解,張作霖在爆炸中喪生之後,為何過了9年才下葬呢,還沒有兒女前來送終?由於老元帥去世的太突然,張學良在其生前從未計劃過打造陵墓,所以便找了一片風水寶地,花重金為張作霖建造了元帥森林,經過三年努力才有了一定規模,但就在這個時候,「九一八事件」來了,東北三省接連淪陷,打造元帥森林的工作不得不停一停,就連老元帥的棺材也沒來得及被張學良帶走,而是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 朱元璋剛剛去世,朱允炆為何就把先帝下葬?讓朱棣有了理由造反
    那麼建文帝為何沒有停屍七天,就將祖父給下葬了呢?其實有三點原因,第一點原因是天氣原因,在記載中:「閏月癸未,帝疾大漸。乙酉,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時,朱元璋已經病入膏肓,御醫們診斷後束手無策。到了五月二十二日,朱元璋病逝於西宮中,享年七十一歲。
  • 古代嬪妃下葬為何要堵上肛門?是有科學依據的,並非迷信
    古代嬪妃下葬為何要堵上肛門?是有科學依據的,並非迷信在我國的文化中,喪葬習俗也是一種文化,人們常說「死者為大」,人去世之後下葬也是要非常重視的。但是因為家庭條件的不同,可能葬禮也會有一些差別,比如說有錢人去世,陪葬品都是無數寶貝,而窮人可能連塊棺材板都買不起,而皇室的喪葬習俗,自然也是更加繁瑣的。
  • 她深受康熙的寵愛,為何去世後穿著龍袍下葬,慈禧都不敢這樣做?
    即使下葬的時候,他身穿龍鳳圖案的衣服,只不過把鳳畫在了龍騰之上,代表自己高於男權社會,僅敢在這裡做些文章。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內蒙古的一座古墓被發掘,人們驚訝的發現古墓裡女屍身上竟然穿著完整的龍袍,而且上面綴滿了珍珠和瑪瑙。再來女屍保存得非常完好,一看身份特別高貴,非尋常人家。
  • 中國民俗中,為何去世後一定要穿壽衣?其實是對後代好!
    從古至今,人們對逝去的人都是很敬畏的,葬禮有很多講究,比如在中國民俗中,人去世後是一定要穿壽衣的,而且怎麼穿,需要穿幾件都是很有講究的,這些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民俗,承載著活在世上的人,對已經去世的人的祝福。那麼中國民俗中,為何去世後一定要穿壽衣呢,有什麼寓意嗎?
  • 歷史檔案:許世友將軍去世後,為何在凌晨3點下葬?
    歷史檔案:許世友將軍去世後,為何在凌晨3點下葬?1905年,許世友將軍出生在河南省新縣。為了維持生計,許世友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少林寺學習武功,經過刻苦訓練,他的武藝非常高超,一個人打十個根本沒有問題。在1985年的時候,許世友將軍生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