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郵輪母港資料圖片
郵輪產業素有「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之稱,對經濟發展擁有1∶10的帶動效應。近年來,憑藉地理位置和服務優勢,青島郵輪母港躋身中國重要國際郵輪港行列。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青島郵輪母港接待出入境旅客5.3萬人次,同比增長53%,成為今年以來國內增幅最高的郵輪港口。
發展量質齊升
對青島郵輪旅遊來說,不斷上揚的向好發展不僅在於數字的攀升,更在於發展質量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青島郵輪母港排在全國第六位,發展勢頭在所有郵輪母港中最為強勁。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青島郵輪母港無論始發港郵輪還是訪問港郵輪航次都增長明顯,不僅首次實現郵輪在青常態化運營,而且實現了連續三年母港郵輪噸位品質提升。青島的郵輪更大、更多、更好了。」青島郵輪母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僅在3月,青島就迎來9個航次郵輪,平均每3天有一艘郵輪從青島郵輪母港出發或靠泊,這意味著青島郵輪母港實現了豪華郵輪的定班、定航、常態化運營。
3月25日,有「漂浮的古羅馬宮殿」之稱的「賽琳娜號」郵輪在青島郵輪母港首發,開啟從青島赴日本的踏春之旅。11.5萬噸的噸位,使得「賽琳娜號」成為迄今為止青島港運營的最大母港郵輪。
在去年國際郵輪巨頭紛紛在中國做「減法」的市場環境下,歌詩達郵輪的這一舉動備受業內矚目。「去年,歌詩達就將旗下的北方區核心產品——10.3萬噸的『幸運號』部署到青島郵輪母港,這是青島港史上首次迎來超過10萬噸的郵輪。此次在青島首航的『賽琳娜號』是歌詩達在整個中國區的核心產品,今年剛從華東市場調到華北市場。」歌詩達郵輪山東地區銷售經理王凱介紹說。
郵輪公司調整布局,將優質大船調往青島的同時,在青島開設定班郵輪實現常態化運營,是青島郵輪旅遊業的又一重大質變。
中國首艘國內自主運營的郵輪——「中華泰山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按照計劃,「中華泰山號」今年在青島運營18個艘次,成為首艘在青島常態化運營的定班郵輪。「青島郵輪旅遊市場行情很好,我們從青島出發的航次趟趟爆滿。這堅定了我們今後長期在青島運營的決心。」「中華泰山號」負責人表示。
9月10日,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滿載3300多名乘客前往日本長崎,度過4晚5天的海上中秋之旅。這是國際知名郵輪公司首次在青島、在山東實現常態化運營。
出於對青島市場的信心,豪華郵輪也紛紛向青島伸出橄欖枝。
近日,星夢郵輪旗下「探索夢號」將其北方地區首航設在青島,開啟「青島-下關-福岡-青島」航程。作為雲頂集團耗資3.5億元重裝升級的豪華郵輪,「探索夢號」船長268米,寬32米,內部設施豪華舒適,使賓客盡享浪漫夢幻海上之旅,是目前亞洲航速最快的郵輪。明年,地中海郵輪「榮耀號」將首航中國並布局青島。
培育後發優勢
2015年,青島建成郵輪母港,如今剛滿4年。4年來,青島郵輪母港從無到有,一批批遊客在此登船、遠航;一艘艘郵輪相繼起錨、靠泊;一條條航線先後開通、運營。
不斷向好發展的背後,是青島郵輪母港培育後發優勢的主動作為。
因海而生、憑港而興的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在發展郵輪旅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青島港是具有127年歷史的世界第六大港,早在110年前就開始接待國際郵輪,1979年開始接待現代國際郵輪靠泊,是國內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重要港口之一。由中國國家旅遊局批准,2016年青島成為「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去年青島榮獲「最佳接待能力」獎,服務能力得到郵輪業界普遍好評。
「在我國郵輪母港中,青島郵輪母港是少有的位於市中心的專業郵輪碼頭,區位優勢突出;與日韓海上距離最近,航距優勢突出;青島是國家級旅遊勝地,濱海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豐富,資源優勢突出;3個郵輪專用泊位,最大的可停靠22萬噸級超大型郵輪,6萬平方米的國際客運中心面積設計通關能力3000-4000人次/小時,設施優勢突出;擁有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服務優勢突出。」青島郵輪母港運營方——青島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副書記、工會主席傅志斌連用五個「突出」概括出青島郵輪母港的優勢。
青島郵輪母港的獨特優勢,也獲得市場認可。自其開港以來,皇家加勒比、地中海、歌詩達等9家大型國際郵輪公司紛紛進駐青島,在此布局多艘豪華郵輪,甚至將青島作為開闢中國北方市場的窗口。
「青島是中國著名的海濱城市和經濟發展中心,而青島母港一直以來都是歌詩達郵輪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戰略港口之一,也是加速北方地區郵輪市場發展的驅動引擎。」歌詩達郵輪集團亞洲總裁馬睿哲表示,在前瞻性地看到青島母港的巨大發展潛力後,歌詩達郵輪已連續四年部署青島母港並在此設立辦事處。
皇家加勒比遊輪全球高級副總裁劉淄楠同樣對青島郵輪旅遊市場大加讚譽。他認為:「青島本身是旅遊勝地,從青島出發的郵輪可以做更完美的行程規劃。」
在推動郵輪產業發展方面,青島是積極的行動派。今年以來,青島赴12省21市開展郵輪旅遊專題推介,累計籤約旅行社2300餘家;在自助通關、霧天靠泊、一機多辦、落地免籤等多個項目上,青島郵輪母港協調當地海關、邊檢等部門,實現所有航次安全靠離「零」投訴。
產城港相融合
「這幾年,中國郵輪港建設速度加快,郵輪旅遊區域建設逐漸完善,郵輪母港對區域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常務副會長鄭煒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青島郵輪母港城位於青島港大港老港區及周邊區域,它的開發建設不僅是青島港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也是青島市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的重大部署。
實際上,青島郵輪母港自建設伊始,就頗費了一番心思。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城北至海泊河,東、南至膠濟鐵路,西以海岸線為界,佔地面積約4.3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約600萬平方米。青島運用城市動態模擬仿真等技術,科學規劃設計,將郵輪母港城建設成為具有現代旅遊、免稅商業、船舶服務、特色娛樂、餐飲購物、星級酒店等功能的商業、旅遊綜合體,建設集郵輪、旅遊、金融、商貿、餐飲、物流等為一體的產、城、港融合國際郵輪港城。
目前,總投資約7.25億元的青島港總部大樓正在建設中,計劃年內實現封頂,將於2021年1月進行竣工驗收。建成後,該項目將成為青島國際郵輪港的地標性建築,吸引國內外航運、金融貿易等高端產業入駐,對郵輪港城特別是啟動區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帶動意義。
去年底,青島出臺郵輪扶持新政。《青島市扶持郵輪旅遊發展政策實施細則》及《關於鼓勵組織郵輪客源的辦法》兩個文件規定,扶持郵輪產業發展。青島郵輪母港與青島機場集團、公交巴士集團商洽開展海陸空交通聯運合作,攜手打造海陸空聯運服務鏈。
根據規劃,青島2020年將建成「中國北方郵輪中心」,進而晉級為「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國際客運中心和金融商務、商業貿易、文化休閒、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郵輪城」。
從上世紀獨領風騷的郵輪停靠港,到如今意氣風發的郵輪母港,再到將來帶動老城復興的郵輪港城,青島郵輪母港未來可期。(趙 偉 呂國瑋)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9月19日 第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