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先凱 報導
本報濟南2月17日訊 大眾日報、大眾網融媒體調查問卷之「年貨消費」調查數據新鮮出爐。截至17日12時,統計顯示,一半以上的網友需要花費一個月工資左右的收入來置辦年貨。網友置辦年貨花費5000元以內的佔84.58%,其中,花費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的佔總人數的49.78%。
數據顯示,與往年相比,今年食品類、禮品類年貨消費增幅最大。數據分析顯示,收入越高的網友表示自己年貨中禮品類、休閒類增長的越多。認為禮品類增長最多的人當中,收入3500-8000元的佔50.63%,認為休閒類增長最多的人當中收入3500-8000元的佔60.60%,而認為食品類增長最多的人群中,月可支配收入3500元以內的佔到了55.56%。
調查問卷顯示,大型超市是網友們選擇置辦年貨的主要場所,同時網購年貨也成為時尚,主要在網上購買年貨的網友有86%的年齡在40歲以下。40歲以上的網友多在大型超市置辦年貨,佔有56.94%的比例。在普通市場購買年貨的比例是34.72%,選擇網購為主要渠道的有8.33%。
相關新聞:
消費百變,不離團圓意
年貨,傳統不變新元素漸添
過年,過的是一份團圓熱鬧,忙年,為的是將那一份團圓熱鬧推向極致。菸酒糖茶、瓜果蔬菜、雞鴨魚肉,這些年夜飯必需、圍爐茶話必備終是少不了的;如今的人們雖已不再如舊時一樣盼望著大年初一的那身新衣,但是全家老少的衣服鞋帽仍是年貨單子上必不可少的置辦之物。大的類別沒有太大變化,但內裡結構卻已漸漸不同。
「我今年買的紅酒比白酒多,茶又比酒多。」消費者王婷的年貨清單是1月底就開始精心籌備的,「不管是自家用還是走親訪友,酒用的是越來越少了,反而是拿點好茶更讓人舒心。」
「我今年給爸媽準備的所有禮物就一個主題。」在濟南一所小學任教的劉琳給記者看她的購物清單,足浴盆、按摩椅、血壓計、運動鞋服……「對,就是健康。我希望他們新的一年裡能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多出門運動。」
有些人家籌備的東西與往年相比沒什麼大變化,但是購買方式卻大有不同。「年前這一陣,連續十來天,我家天天收快遞,有時一天好幾件,米麵糧油、衣服零食什麼都有。有很多是我爸媽和我一起趴電腦前選出來的,他們比我還有熱情。」家住濟南市陽光100社區的朱欣說。
旅行,扎堆遊催高過年成本
在超市人潮擁擠、年貨大集人頭攢動的忙年氛圍中,準備悠閒過年的人也有不少。臘月二十七,東營的郭建帶著妻子孩子飛往了馬來西亞,準備度過一個有著陽光海灘的春節,享受一份新鮮的體驗。
其實,春節旅遊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甚至開始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睞。「前年我們夫妻倆領著孩子春節去三亞過的年,爸媽雖然支持但卻不願跟我們一起去,今年徵求他們意見的時候,挺爽快地同意了。所以今年我們臘月二十八出發,全家一起去臺灣過年。」濟南市民韓新說。記者電詢多家旅行社獲悉,春節期間,海南、雲南,以及香港、臺灣、東南亞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旅遊線路,其中諸多全家老少同遊者。
旅遊市場的火爆從價格的變化可窺得一二,外出過個年花費不菲。為應對全年旅遊最旺季的到來,海南省物價局發布春節期間限價令:三亞市旅遊飯店客房標間原則上不超過5000元/間·天,少數高端客房標間最高限價不超過6000元/間·天。不少消費者希望春節期間團圓、旅遊兩不誤,但是要付出的金錢成本就要更高一些,從攜程網三亞5日自由行的網上預訂價格來看,2月16日出發的價格為4821元起,18日為5945元起,而過完除夕正月初一出發的話價格則漲至13201元起。
年味,不靠鞭炮重在團圓氛圍
中國人講究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爆竹几乎是家家年貨單子上的「標配」。而家住濟南市天橋區湖畔苑小區的王波前幾年曾花上千元購買各色鞭炮煙花,今年卻只花幾十塊錢買了幾掛鞭炮,煙花一點兒沒買。
選擇完全不購買鞭炮的人也有。「有人說過年少了鞭炮就少了年味,但是我覺得,作為團圓的節日年味還是要從團圓上下功夫,靠一些傳統的東西來找尋。」劉琳說,「爸爸親手寫的春聯,媽媽親手做的層層寶塔狀的棗饅頭,喜慶的紅燈籠,紅紅的剪紙,除夕夜再全家上陣包頓餃子,年的味道足足的。」 (趙小菊)
年貨花了多少錢?春節怎麼陪家人?過年回家最怕啥?紅包準備包多少?手機掃描右側二維碼,大家一起來大眾日報、大眾網聯合推出的融媒體系列調查「吐槽」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