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不食人間煙火,卻是人間不一樣的煙火
文/寄愁心與明月
01
770年,長沙。
兩個滿臉滄桑的男人不約而同發出一聲驚呼,怎麼是你?原來是你!龜年兄,別來無恙?杜甫兄,近來可好?兩雙都已粗糙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兄弟,我近來「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酒不喝了,送你一首詩吧。杜甫有點不好意思,「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兄見外,我也被安祿山害慘了,這些年流落他鄉,我也為你獻歌一首吧。李龜年清了清嗓子,高吭而有磁性外加幾分滄桑的歌聲飄了出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我送你一首《江南逢李龜年》,你卻回我一首《江上贈李龜年》——就像兩個人正在酣暢淋漓的時候,你卻叫著另一個人的名字一樣,你懂的。那一刻,我們只能默默地心疼杜甫童鞋三秒鐘,他的內心肯定是崩潰的。但他應該很快會釋然,誰讓自己只寫詩不玩音樂呢?這可是大唐當時最流行的歌曲,有之一。因為還有另一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可見,這個元二,朋友圈只限於陽關之內,跟那個董大沒法比,人家可是朋友遍天下,高適曾對他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但是,《別董大》沒法比的是,《渭城曲》一經問世,即被譜成「陽關三迭」的曲子,立馬榮登大唐盛世送別主旋律的寶座,誰要是在送別的時候不唱這首歌,都不好意思說再見道珍重。
這兩首曲子,在大唐流行音樂排行榜輪流坐莊,一時風光無兩。
這兩首曲子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王維。
02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他主打山水田園詩,是山水田園詩的領導者。蘇大學士說,「品摩詰之詩,詩中有畫。」也就是說,如果上天給你一次機會,把一首王維的詩擺在你面前,你沒有看出一幅畫來,你就輸了。
你先看,一片清新開闊的原野上,天空明淨得沒有半點霧氣和塵埃,有挨著渡頭的城門,有連著溪口的綠樹,一座座重巒疊嶂青翠欲滴,突兀在近山背後;田畝間,農民們正在忙碌,有的舉著鋤著,有的趕牛耙地,有的正在除草。好一幅意境清新、景色優美且又生活氣息濃鬱的畫卷!
其實,這只是王維一首題為《新晴野望》的詩: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你再看,一座沐浴著夕陽溫暖餘輝的村落裡,牛羊回窩,麥苗爭秀,蠶兒靜臥,桑葉稀薄,老人家柱著拐杖站立在柴門外,農夫們擔著鋤走在村裡,三三兩兩在說著話。這不是一幅暖心的田家暮歸圖是什麼?
噢NO,這只是王維一首題為《渭川人家》的詩: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如果上天再給你一次機會,又把一首王維的詩擺在你面前,你看出一幅畫來了——但你還是輸了,因為,裡面還有音樂。
你先看,春夜靜謐的空山中,桂花無聲飄落,明月緩緩升起,如水的柔光灑在山澗,廖廖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寧靜幽美的春山月夜圖。且慢,請聽,山鳥在春澗中唱起歌來了: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你再看,秋天的夜晚,雨後的空山乾淨清爽,皎潔的明月照在松林間,清泉在石上流淌,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已經繪就。別急,恬靜舒緩的抒情樂曲上來了,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浣女盡情喧笑,漁歌悠然飄揚: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也太清新脫俗了,還有比這更愜意的嗎?
有,那就是王維的日子——
有時他「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有時他又「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看「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有時他坐在幽靜的松林裡,隨「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有時他又開著車在河邊兜風,惹得「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有時他什麼也不幹,「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總之就兩個字,任性。如果再加兩個字,那就是自由。
這不,話音未落,就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03
但是,這是王維已經成為老王的時候的事,還是小王時,王維可不是這種的畫風。
小時,王維是一枚多才多藝的翩翩少年,九歲開始寫詩,工於書畫,嫻熟音律。
十五歲那年一到長安,就颳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王者旋風,圈了一輪又一輪的忠實維粉。
十七歲想家時,吟誦了一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至今仍是在外遊子過節思鄉想家的標配。
特別擅長演奏琵琶,一曲《鬱輪袍》,秒殺玉真公主,讓她當場取關張九皋,轉粉王維。
更難得的是,這麼有才,還長得帥,有這樣人見人愛、車見車載、花見花開的絕世好男人嗎?
這是天下無敵,自絕於人民的節奏啊,還會有朋友嗎?沒事,有貴人。
想考狀元,皇帝的哥哥為他力薦,皇帝的親妹為他背書。
這樣的人生想不開掛都難,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二十歲那年,王維以第一名考中狀元。
所以,初到長安那幾年,王維意氣風發,他渾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湧出濃烈的豪俠氣息,似乎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見——仗劍走天涯;他作品的每一筆每一畫每一字每一句,都透出豪情萬丈。
你可以感受《少年行一》中遊俠少年的逼人豪氣:來吧,遊俠鹹陽的騷年,舞要跳,馬要跑,酒要好,這鬥萬錢的新豐美酒,為了咱的意氣相逢,整起!高了也不怕,寶馬在樓下,隨時可開走,長安無酒駕。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你也可以感受《少年行三》中殺敵少年的英勇氣勢:左鉤拳右鉤拳,調好姿勢又一拳,五個敵王全部KO。騷年,你這樣視敵人如無物、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你家人知道嗎?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你可以看短片《觀獵》,將軍射獵的豪邁氣概讓人神往:北風勁吹,箭飛弓鳴,還有敏捷的鷹隼號無人機轟鳴疾馳,矯健的寶馬牌越野車加速狂追,轉眼已過新豐市,馬上又回細柳營,回望射鵰的地方,千裡暮雲與大地連成一片。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
你還可以看戰爭大片《燕支行》,出徵激戰的雄壯場面讓人熱血沸騰:大軍在大沙漠中行進,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黃沙漫天,戰鼓齊鳴,沙漠洶湧翻騰,明月不停顫動……將軍一馬當先,戰士以一當百,排山倒海,敵兵鬼哭狼嚎。
畫戟雕戈白日寒,連旗大旆黃塵沒。
疊鼓遙翻瀚海波,鳴笳亂動天山月。
……
拔劍已斷天驕臂,歸鞍共飲月支頭。
漢兵大呼一當百,虜騎相看哭且愁。
04
話說上帝給你打開一道門的時候,也可能隨時關上。
一不小心,王維撞在門上,跌回地面。剛工作幾個月,他就因「黃獅子案」獲罪被貶濟州司倉參軍。「黃獅子者,非一人不舞也。」也就是黃獅子只能為皇帝舞,其他人是不行的。
所以說任何時候,黃色有風險,看黃須謹慎啊,同志們。
這個時候,別說黃色,什麼顏色都沒有了,天空是陰的,前路是黑的,濟州那地方,村落在黃河浸潤的岸邊,城鎮上空海雲濃又深,縱使還會回京,只怕年歲已老雙鬢已白。
閭閻河潤上,井邑海雲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侵。
也許,進進出出帶來的快感容易讓人上癮,所以門不斷地開了又關。
之後的日子,王維娶了妻,但還沒生子,三十一歲的時候又經歷了喪妻之痛,之後沒有再娶。
在濟州,王維日子始終不鹹不淡,直到張九齡任丞相,才把他提拔回京任右拾遺。但是,好景不長,口有蜜腹有劍的李林甫把張九齡擠出朝廷,並貶往荊州,靠山轟然倒塌。
後來,他被排擠出中央,使至塞上,察訪軍情,拍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奇觀,為邊疆地區發展旅遊產業,打了長期有效的免費廣告。
又在幾年後,他到南方主持科舉考試,在襄陽送別好朋友沈子福回臨圻,留下了另一首美麗的送別詩篇《送沈子福之江東》,使沈子福與元二齊名於後世: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然後,門又開了一條縫,就在王維以為可以進去的時候,門又「呯」的一聲關上了——安史之亂開始了。
05
那個時候,時間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
雖然大唐開通了「紅塵」快遞,但那只是唐玄宗為楊貴妃運送荔枝而特設的專線。
所以,當「安祿山來了」的消息傳到耳朵裡的時候,王維已經被安祿山抓住,與其他政府官員一起被押往洛陽。
「安史之亂」是什麼?這麼說吧,就像美國大兵進入伊拉克那樣——要不是唐玄宗跑得快,他也已經成了薩達姆。
安祿山這個節度使中的戰鬥機,幾年時間就把大唐盛世轟回了解放前,把大唐詩人轟得七零八落。
「安史之亂」結束後,大唐要舉行世紀大審判,論功行賞,論罪行罰。
二話沒說就從了的,殺頭。
半推半就也從了的,流放。
王維初吃藥裝啞,誓死不從,後雖無奈委身於賊,但只是肉體出軌,精神始終忠貞,一首「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可證清白,在大是大非面前還算立場堅定,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降為太子中允,以觀後效。
欽此。
06
之後的王維,雖然官至尚書右丞,人稱「王右丞」,但他的心,已另有所屬,「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他在藍田輞川下買了一幢二手別墅,開始了一個過了油膩中年依然能玩小清新的生活,每天下班後都淨室焚香、默坐獨處、冥想誦經、參禪悟理,或與友人縱情山水,相互唱和,寫了一批山水田園詩,直到761年逝世。
王維的一生,經歷了令人羨慕,到令人唏噓,又到令人羨慕的過程,基本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曲折前進規律。
看到他「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酒脫,也要看到「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侵」的迷茫。
看到他「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的與世無爭,也要看到他「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的理想追求。
看到他「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豪情,也要看到他「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的淡泊。
這就是王維——我就是我,不食人間煙火,卻是人間不一樣的煙火。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