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新的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是否適用

2020-12-18 騰訊網

來源 | 選車網

11月30日,以「變與不變」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辦。峰會由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作為行業指導單位,由清華大學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與選車網共同主辦,由大成汽車研究院協辦。峰會聚焦「新時期下汽車品牌與傳播的變與不變」,重點圍繞「媒體的走向與趨勢」、「傳統傳播理論在新傳播形式下是否適用?」兩個議題展開。

在峰會現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所長張莉發表主題為《新的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是否適用》的演講,以下為張莉教授的演講實錄:

在當今的媒體大環境下,我們每天都會被很多信息轟炸,企業發的議程可能被淹沒了,傳統的傳播學理論是否還能適用,議程設置理論是否適用?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如果適用怎麼適用,如果不適用,用什麼指導我們的工作?

大家對拉絲威爾傳播學的5W模式都非常熟悉。是誰,說了什麼,通過哪個渠道,向誰說,有哪些效果。他們實際上對應著傳播學五個研究領域,就是控制研究(傳播者研究)、內容研究、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其中,議程設置理論是效果研究的,效果研究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是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全能媒介階段,強調媒體對受眾有直接的效果。其中,魔彈論、皮下注射理論,這都是在全能媒介階段大家經驗得出來的。

第二階段是媒介能力理論檢驗,叫有限效果理論。但是後期我們發現,大量實證調查揭示了大眾傳播效果形成過程有很多制約因素,大眾媒介效果不是直接的,而是有條件的。

第三階段,1960-1970年代,這時候傳播學者從受眾角度研究它的長期影響,包括行為影響等等。這段時間,我們就是誕生了議程設置理論、使用滿足理論等等。這些理論都是強調研究長期積累變化的過程。

第四階段,人們對傳播學的研究到了另一個階段,發現我們可以協商了解媒介的影響。這時候強調的是媒介對社會有一種建構。比如,我們怎麼知道千裡之外、萬裡之外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第一經驗的體會。

實際上是媒介建構給我們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第一經驗的體會。舉個麥克阿瑟的例子,他退休之後到美國各個大城市巡演。有些人選擇去大街上聽麥克阿瑟的演講,有些人選擇在電視機前觀看。研究者發現真正去大街上聽麥克阿瑟演講的人,覺得這是平平無奇,電視機前的人覺得太嗨了,這就叫媒介世界。媒介世界強調了對我們建構作用,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培養理論。

加速變化是什麼呢?舉個例子,當時美國要不要打伊拉克,媒體宣傳加速了這個決策。並且這其中還有強化現存的變化。例如,相信民主黨的人,就會經常看民主黨的信息,不會看共和黨的信息,受到這些信息強化。最後還有阻止變化的作用,例如,美國在科索沃的時候主要以空襲為主,派了很少的軍隊,也是媒體的報導阻止大規模派遣美國士兵的決策。

有這麼多關於媒介效果的研究,議程設置理論在傳播理論當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

用戈爾丁的話解釋,提到由相互關聯的兩組概念,有意圖傳播和無意圖傳播以及短期效果和長期效果組成的矩陣來描述新聞傳播方面的效果。

其中,議程設置理論就是有意圖的中短期傳播效果。用美國歷史學家科恩的話就是,新聞媒體在告訴我們怎麼想這一方面可能並不成功,但是告訴人們想什麼的方面去異常成功。

隨著時間的發展,議程設置理論也有進一步的深化。人們想議程設置理論的議題告訴人們想什麼,怎麼影響人們的思想呢?

如果我們在報導當中去強調某個議題的屬性或者某些特徵,這時候發現它會影響公眾對這個議題的認知。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媒體不但能成功的告訴公眾「想什麼」,也可以成功地告訴公眾「怎麼想」。這是我們講的「屬性議程設置」。

在傳統媒體時代,議題屬性設置被很多案例證明是可行的,而現在這個議程設置理論受到了衝擊。由於現在媒體環境的三大變化,議程設置又怎樣起作用呢?

2000年之後,研究者對人類的認知模式在進一步的深入。人類的認知模式並不是線性的從A到B這麼簡單,而是大家在吸取信息的,無論看微信、微博,還是抖音、快手的,實際上你在記憶當中搜索,重新在記憶活動中的信息,從而形成對某個議題的認知。2000年之後,他們進一步對議程設置理論進行研究,發現公眾對議題、議題和屬性二者結合的認知,類似於通過不同節點相互連接的網絡結構而形成的,並不是一個線性排列的。

這個叫網絡議程設置理論。我們發現,客體議程設置產生在70年代,用於研究70年代的著作。我們歸為第一層次的議程設置。90年代是屬性議程設置,我們歸為第二層次的議程設置。現在網絡議程設置,我們叫做第三層次的議程設置。

舉例,歐盟希望了解中國社交媒體上人怎麼討論歐盟的。我們研究了傳統平臺,尤其是《人民日報》,發現其對歐盟的討論,大部分談到了中美貿易戰。關於貿易戰和關稅,美國和中國在打貿易戰,跟歐盟也打貿易戰,包括歐盟的態度是什麼,都是我們討論的觀點。除了貿易戰和關稅,還有什麼議題呢?還有歐洲難民的問題,包括是不是影響他們工作,影響經濟發展,政府福利等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還有伊核問題,因為美國要退群。還有歐盟相關的「一帶一路」相關的議題,這個議題差不多只有在官方媒體上能夠看到。

而微博上同樣也有貿易戰和關稅的問題,也有難民議題,但是還有其他的深根籤證,怎麼辦深根籤證,怎麼代辦,還有英國脫歐的議題,《人民日報》不再有了,但是微博上有。還有足球運動員轉會的問題。微信公眾號則討論的貿易戰和關稅,還有食品安全問題等等。

只有貿易戰和關稅是三個平臺都有關注,難民問題是主流媒體和微博上有關注,其他問題都是各自特有的,不同平臺上有相同類似的議題,也有不同的議題,在不同平臺上有議題。

這些議題有沒有關係呢?以貿易戰為例,我們通過二次複製過程進行驗證,提取了43個關鍵詞驗證,結果發現都是相當高的顯著性,小於0.001。這時候我們就發現,微博和微信二次複製相關係數達到2.928,主流媒體和微博高一些,主流媒體和微信相關係數低一些,這就驗證了我們網絡議程設置。

最終結論,在新的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同樣適用。需要考慮的是對於同一個主題、同一個議題,不同的方面怎麼去傳播。因此,我們還要回到內容為王。

相關焦點

  • [學子論文]議程設置理論在中國的研究綜述
    由此可見,議程設置理論在中國得到了大量關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是以簡單的介紹(翻譯作品、訪談相關學者)為主,21世紀以來開始變得豐富,主要的研究有議程設置的介紹,議程設置與輿論引導,議程設置的檢驗,議程設置的利用,新媒介環境下的議程設置的新變化等。
  • 黨報議程設置理論運用與擬態環境建構
    這期間,《廣西日報》充分運用黨報的議程設置功能設置主題,通過版面設置與新聞組接,將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資源整合,構建出一個特殊的擬態環境,為中國與東協各國的良好關係營造出友好和諧的媒介環境。【關鍵詞】黨報;議程設置;擬態環境;廣西日報;東協博覽會一、黨報議程設置理論運用與擬態環境建構的現實意義議程設置理論功能是指如果新聞媒介決定用大部分的時間和內容版面來報導同一個事件或現象,那麼這一話題將會在受眾議程中佔據重要位置
  • 新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的發展與轉向|20北師大新傳專碩真題
    >答題思路 本題主要考察新媒體時代語境下的議程設置理論的發展和轉向,這要求考生不僅要對「議程設置」的自身概念、定義有清晰的了解,還要追求理論的解釋力和命題中新媒體環境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越能夠彰顯回答者的專業實力。
  • 城市形象建構的媒體議程設置研究
    議程設置理論自二十世紀提出至今,學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不斷完善和修改,本文以新媒體環境下的媒體議程設置理論為基點,通過長沙城市形象的案例分析,探討城市形象建構過程中媒體議程設置的相關問題。 一、 新媒介環境下的議程設置理論 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學者李普曼出版《輿論學》,他認為由於社會規模的不斷擴大,「現實世界」和「我們頭腦中的圖景」開始呈現分離的趨勢,公眾的認知由媒體設置的「擬態環境」控制,這是議程設置理論的原型。
  • 議程設置理論與研究50年:溯源·演進·前景
    面對媒介融合為主導的傳播環境變化,議程設置理論也在進一步發展完善,形成了議程設置理論第三層次——網絡議程設置。論文主要從概念溯源、理論框架、研究方法和現狀前景四個方面對議程設置理論50年來的演進脈絡進行梳理,並著重分析基於網絡分析的研究方法形成的網絡議程設置理論在當前的理論價值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 引導輿論要避免對議程設置理論的誤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議程的形成,並不是因為某一家媒體主動設置了新的議題,而是因為各家媒體對於新聞價值的判斷達成了一致[9],多數媒體共同報導一個公認的熱點問題後,使得公眾也認為這是熱點。(2)議程設置的主體是多元的而非單一的。那些認為媒體可以主動設置議程的觀點犯了一種常見的錯誤:將議程設置當做是媒體特有的功能。
  • 學子論文網絡視域下的議程設置理論的研究(組圖)
    摘要:面對近年來由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大眾傳播環境的變遷,很多學者從新的視角檢討了傳統的議程設置理論。本文對收錄在清華CNKI資料庫裡的有關網絡視域下的議程設置理論研究的期刊文章,從文章數量、文章類型、研究方法三個層面進行了內容分析,力圖揭示我國網絡視域下議程設置研究的現狀、特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等。
  • 傳媒觀察 | 主流媒體「議程設置」要接地氣、接民氣
    編者按  議程設置理論是認識理解傳播的重要理論,對於發揮媒介社會功能,特別是運用媒體實施輿論導向具有重要作用。這一理論不僅適用於大眾化的傳統傳播時代,同樣適用於分眾化差異化的數字傳播時代。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小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蔡惠福在《傳媒觀察》2019年第2期撰文認為,主流媒體必須努力提高統攝力、滲透力和影響力,進行議程設置創新。重視議題「正面設置」與「負面設置」的結合、加強議題間互動,提高可溝通性、謀求在議題屬性層面的趨同一致,是創新的路徑與方法。同時,必須遵循分眾化差異化傳播環境下議題設置的規律,增強可信度和說服力。
  • 網絡時代媒體的議題與屬性議程設置變化
    摘 要:網際網路時代,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媒體的議程設置能力也出現改變,本文分析了媒體議題議程設置與屬性議程設置的現象,對其變化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對網際網路時代下媒體的發展提出引導。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第十二章 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環境認知——「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一、「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和特點。2)議程設置功能考察的整體的大眾傳播具有較長時間跨度的一系列報導活動所產生的中長期的、綜合的、宏觀的社會效果。3)議程設置功能暗示了傳播媒介是從事「環境再構成作業」的機構。
  • 議程設置合集: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
    8:議程設置的「轉向」——議程建構迪林和羅傑斯認為,1968年提出的經典議程設置理論只討論了媒體議程與公眾議程之間的關係,沒有考慮媒體議程的來源,也沒有討論政策議程與媒體議程、公眾議程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議程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
  • 碎片化時代傳統媒體議程設置功能的回歸
    □張慧子【摘要】議程設置是指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針對報紙、廣播、電視這類傳統媒體而言。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微博平臺信息社會化參與程度的提高,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逐漸被微博的群集效應取代。本文主要依據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和古斯塔夫·勒龐的群體心理學,通過對微博平臺中議程設置盲區、微博中群體及意見領袖的分析,指出信息碎片化時代傳統媒體要積極回應社會化媒介的個體式信息傳播,加強自身的議程設置功能建設。
  • 微信時代議程設置探析
    哈姆(Bradley J.Hamm)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個體、團體和議題融合:社會分歧論》的學術論文,拓展了議程設置理論。2000年,唐納德?肖(Donald L.Shaw)和他的兩位女助手黛安娜?諾特(iDanaL.Knott)、德博拉?卡普蘭(DeborahKaplan)又提出一篇新的論文《公共議題的衰落:個體怎樣與媒介融合以形成新的社群》,對「議題融合論」做了進一步的闡釋。
  • 網絡傳播下的議程設置,看這一篇就夠啦!
    「議程設置功能」是一個重要的大眾傳播效果理論,最早由美國傳播學家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提出,其主要觀點是: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導和信息傳播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近年來,隨著網絡傳播的發展,議程設置功能在網絡環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得到重視。
  • 公共新聞:議程設置理論的改革性實踐【3】
    (二)「誰來設置媒介議程」:公共新聞致力推動媒介議程、公眾議程和政策議程的互動 記者應致力於促進協商公眾的形成,但「誰最有權決定公民應該探討什麼問題」?,答案在實踐中有所體現:公共新聞運動提倡由公眾參與設定新聞媒體議程。
  • 媒介融合背景下議程設置的共振與斷裂現象分析
    孫盧震、徐海麗在《新媒體時代議程設置功能的強化與其主體的泛化》一文中,通過實例研究,分析網際網路環境下議程設置功能的變化,指出傳統媒體單一的議程設置功能正在消解。而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議程互動,使議程設置功能呈螺旋式上升。
  • 議程設置理論/真題一點通
    議程設置理論真題來源:2020山西大學440名詞解釋>參考答案:1968年,唐納德·肖(Donald Shaw)和麥克斯威爾·麥克姆斯(Maxwell McCombs)對總統大選進行了調查,看媒介議程對公眾議程有多大的影響。
  • [學子論文]議程設置理論在新浪微博「微話題」的應用分析
    摘 要:在媒體日趨社會化的今天,媒體對公眾的導向作用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弱,議程設置作用似乎也不似從前明顯。新媒體時代,是否還存在媒體的設置議程作用?如果存在,又有著怎樣的效果?而這正是本文即將分析的問題:議程設置理論在新興媒體——新浪微博中的應用與效果。
  • 公共新聞:議程設置理論的改革性實踐【2】
    二、議程設置理論的新聞學傳統視角 自1972年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正式提出議程設置假說至今,議程設置理論代表了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一大轉向,「這是一次提出假說並搜集數據、研究新聞媒介與社會的關係這一經典問題的努力」[4],隨著戰後傳播學領域的逐步發展,涉足新聞實踐的記者也加入了大眾傳播研究的訓練和學習
  • 媒體間的議程設置|清華大學真題解析03
    2020年清華大學專碩440名詞解釋媒體間的議程設置答題思路本題給出的名詞是媒體間的議程設置,那麼我們首先需要對它的概念進行簡單的敘述,有能力的話最好把它的提出者和出處也寫出來,能給你的答案增分,最後拓寬思路,圍繞該名詞的概念意義結合實際,敘述它在現實中的應用。參考答案1986年,美國學者丹尼利恩和瑞斯提出了「媒介間議程設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