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婦女」的3個煩心事,做女人難,做留守婦女更難
似乎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比較多,其實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孩子不僅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
其實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農村的留守婦女也需要關懷。她們的丈夫外出務工,把自己留在農村家裡。她們也有數不清的煩心事。都說做女人難,只做留守婦女是難上加難。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深刻的剖析一下,希望男人們能夠回家多陪陪老婆,心疼心疼自己的枕邊人。
所有的生活苦難都是被逼的,身處漩渦中的她們根本無從選擇,就像農村的留守婦女一樣。一年到頭辛苦種地,根本掙不下什麼錢,可是家裡有老人需要贍養,孩子也需要照應,所以就逼迫著這些男人們要外出打工掙錢,而把自己的女人留在家裡照看老人和孩子。這些女人就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留守婦女,雖說現在社會要求女人也能頂半邊天,不過生活依舊對這些留守婦女太殘酷了
第一:難為相思之苦。男人們外出務工,甚至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回家。女人們就只能留守在家裡翹首以盼。雖然自己名義上有老公有男人,可是他們卻不能時刻陪在自己身邊,自己的生活就像是異地戀一樣。想老公的時候只能是打打電話發發信息,卻不能得到他的安慰和溫暖。農村婦女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生理需求,而這個時候的她們往往是最空虛的。無盡的孤寂的夜,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她們所承受的痛苦和壓抑並不比男人少。
第二:農活繁重。女性先天的身體素質就比男人要弱,而男人外出務工以後,把家裡所有的田地農活都交給了女人。像春耕、秋收、澆水等等的農活,沒有男人的幫襯一個人很難獨立完成。繁重的體力勞動,逼迫的女人比男人更堅強。她們無怨無悔的為這個家辛勤的付出,甚至於完全超過了身體承受的負荷。
第三:繁瑣的家務事。男人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也是一個家庭婆媳的潤滑劑。男人離家以後,就只剩下女人照顧老人和孩子。而家庭的事務又如此的繁瑣,不少的農村婦女跟老人就產生了家庭矛盾。而農村的留守婦女一般都和老人在同一屋簷下,彼此都感覺到壓抑和痛苦。婆媳矛盾的爆發甚至於讓一些家庭就走到了破碎的邊緣。
生而為人總是痛苦的,生活中的痛苦和磨難總是一波接著又一波。而這些農村留守婦女就被迫的過著這樣的生活。筆者也算是一個悲天憫人之人,可是面對如此的窘境也無能為力,只能祝願他們生活越來越好,一家人幸福團圓才是最美的。
筆者是一個專注於農村生活的農民二代,經常分享一些農村的奇聞趣事以及農業發展,喜歡的小夥伴也可以多多關注。此為筆者一點淺見如有不妥,敬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