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中曾描述過康熙朝後宮的一名妃子,稱其「美豔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還「體有異香,洗之不去」,甚至「唾液亦含芬芳氣」,從描述來看,這絕對是一位美豔絕倫的女子,經過查對,或許康熙後宮還真的有這樣一名妃子,她就是良妃。
良妃是一名來自內務府正黃旗的包衣女子,屬於辛者庫出身,曾祖父瑚柱在皇太極時期率領族人歸順朝廷,因家族人數少而被編入包衣管領,並非因罪而入者。此後,良妃母家成員一直擔任如膳房總管、侍衛之類的差事,雖然不算是高官,但也不至於太寒酸。
康熙十四年,良妃衛氏參加了宮女選秀,被順利選中,其實以良妃的條件能夠被選中本就是令人意外的一件事情,這說明良妃的個人條件是非常出眾的。現有史料還不能判斷其究竟有沒有宮女履歷,不過對於這樣美豔的女子,被皇帝發現,那是遲早的事。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康熙便注意到了這位美人,將其納入了後宮。
康熙二十年,經過六年的蟄伏,良妃終於為皇帝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在康熙眾多皇子中排行第八,取名為胤禩。不過,由於當時良妃只是一名庶妃,身份低微,沒有撫養皇子的資格,因此,胤禩出生不久便被送到了延禧宮,由惠妃那拉氏來照料。
或許是康熙太過寵愛良妃的緣故,抑或是胤禩深得父皇疼愛的因由,良妃在康熙二十八年得以擺脫庶妃身份,被詔封為嬪,不過沒有舉行冊封禮,這個冊封禮一直延遲到康熙三十九年才舉行,當時與良妃一起受封的還有愨惠皇貴妃(封為貴妃)與惇怡皇貴妃(封為和嬪)。
估計這次冊封完全是母以子貴的緣故了。因為就在良妃受封的前兩年,她的兒子胤禩被封為貝勒,成為康熙受封爵位兒子中最年輕的一位。隨後不久,良妃再次被晉封為為妃,封號不變,稱良妃。
然而,這一切都在康熙四十七年發生了改變。
這一年,康熙第一次將太子胤礽廢黜,在隨後舉行的推舉太子的活動中,胤禩受到眾多大臣的推崇,這令康熙十分忌憚,自此開始疏遠胤禩,到康熙五十三年斃鷹事件之後,胤禩算是徹底地失去了繼位的機會。
在此期間,良妃於康熙五十年薨逝,享年50歲,據記載,康熙親自主持了良妃初滿月禮祭祀典禮,這說明良妃在康熙心中還是佔據一定位置的,並非是有些資料中所說的「辛者庫賤婦」。而且,良妃還創下一個記錄,她是清朝第一位出身辛者庫而受封嬪位與妃位的女人。
不過,良妃的兒子胤禩在奪嫡鬥爭中失敗,最終被雍正幽禁致死,還被改名為阿其那,削除宗籍,真的是慘烈至極呀!
參考資料:《清史稿》《康熙皇帝起居註冊》《清聖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