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的「煙火氣」 回來了!夫妻檔一起幹夜市,想努力賺錢買套房

2020-12-12 環京津網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臺東夜市在喧囂的叫賣聲中逐漸熱鬧起來,人們三五成群的吃著烤串,喝著奶茶,或駐足挑選,或與攤主討價還價,那觸手可及的煙火氣裡蘊藏著的是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機。

正所謂「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臺東夜市不僅是青島「夜經濟」的代表,也是青島煙火氣最濃鬱的地方。6月3日晚上,青島新聞網記者走進臺東夜市,用鏡頭記錄下攤主們忙碌而樸實的生活。當這座城市繚繞起濃濃的煙火氣時,一併升騰起來的,還有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盧姐:賣內衣褲利潤微薄 但對我來說足夠生活

晚上8點的臺東,向來是最熱鬧的地方,而這熱鬧的核心,就是臺東夜市。年近五十的盧姐站在攤位後面用挑杆整理掛在高處的女士內衣,盧姐的攤位面積不小,各式內衣褲、襪子擺得滿滿當當。

「我在夜市幹了七八年了,專賣內衣內褲。」趁沒人的空檔,盧姐隨手整理著被客人翻亂的貨品,「一個月能有個幾千塊的收入。」盧姐說,幹夜市都是小本生意,她賣的又都是些利潤微薄的東西,「我丈夫有一份工資,再加上我這邊的(收入),基本夠我倆的生活。」內衣褲雖然都是些小物件,但大批量上貨時也並不輕鬆,孩子不想讓盧姐太操勞,但她閒不住,也不想閒著。

3月底臺東夜市恢復開街後,盧姐又開始忙碌起來,雖然辛苦,但心裡踏實。「賺多賺少的是筆收入,現在就希望夜市的人氣越來越旺,最好是超過從前。」盧姐笑著說。

姚女士:現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從前的「感覺」回來了

在夜市逛上一圈,時常會看到背著書包追逐嬉戲的孩童,他們大多是夜市攤主的子女,放學後的時光都在夜市裡度過。「他們倆9歲了,上小學三年級。」在夜市經營鞋攤的姚女士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他們倆之前都是爺爺奶奶帶,現在爺爺奶奶有事,爸爸還沒下班,(孩子)就只能跟著我了。」

今年40歲的姚女士是泰安人,2007年,她從公公婆婆的手裡接過這個鞋攤,一幹就是13年。儘管鞋攤的面積不算大,但經營起來卻並不輕鬆,姚女士需要自己去外省看貨、發物流,回來後還要理貨、賣貨,雖然辛苦但好在生意不錯,收入也相當可觀。

「別看我這個攤不大,日常收入要用來還房貸、繳社保、養孩子,作用可大著呢。」姚女士笑著說。運營一個鞋攤看起來容易,可背後的艱辛常人無法體會,「每天忙活慣了,閒下來還真不適應,剛回來那會兒還得找找『感覺』,都不會賣貨了。」

現在找到「感覺」了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姚女士不住地點頭,「現在天暖和了,人明顯多起來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挺高興的,既找回了以前的『感覺』,也對未來充滿期望。」

王波:如果今年我能多賺點兒錢 我想在青島買房安家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幹夜市擺攤算不上是個「體面」的工作,但王波卻認為,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城市的煙火氣不能沒有他們。王波今年32歲,6年前從鄆城來青島謀生,現在在臺東夜市經營手機殼攤位,「這個攤兒原來是我親戚的,後來他不幹了就轉給我了。」

與其他人不同,王波和妻子是夜市裡的「夫妻檔」,兩人的攤位挨在一起,平時妻子就坐在王波「背後」賣帽子和項鍊,兩個攤位加起來的收入不僅能維持兩人的日常開銷,還能略有盈餘。

「我媳婦不想和我異地戀,就跟我來了青島,她以前是上班族,我們倆的時間不同步,她索性辭職也跟我幹起了夜市。」王波說,夜市通常是下午3點就要推車「進場」,幹到晚上10點收攤,過的是黑白顛倒的日子。「最期待7、8月份,那個時候人多生意好,賺的也多,但也非常累。」王波說。

雖然忙碌的時候很辛苦,但王波坦言,他想多賺點錢,好在青島買房安家,「如果今年或者明年能多賺點兒錢,經濟上再好點兒就考慮這事(買房)。」說起未來,王波的臉上展露出笑顏,「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怎麼說生活總得有點兒希望。」

楊莉:生意好幹活就更有勁頭 為了孩子我得努力賺錢

臺東夜市諸多小吃中,烤海鮮的攤位不在少數,但要論起服務,楊莉的海鮮攤可是沒話說。「想吃點什麼過來看看吧。」面帶微笑,聲音甜美,楊莉熱情地招呼著每一位經過海鮮攤的路人,她的攤位前也因此聚集了不少食客。

今年30歲的楊莉和丈夫都在臺東夜市經營海鮮攤,這份工作油煙很大,也常會被燙傷,但楊莉對此卻習以為常。說起入行的經歷,楊莉打開了話匣子:「我老公以前在飯店當廚師,生意不好,我們倆就決定創業,幹夜市投入的成本小,只要肯吃苦就能賺到錢。」

楊莉個子高挑,皮膚白皙,說話時語速很快,很難想像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4歲,小的1歲,老人在家照顧。」楊莉說完又很快補充道,「我得出來賺錢,養家餬口,(離開孩子)也是沒辦法。」

幹了這麼久夜市有沒有想過開個飯店?楊莉搖了搖頭說:「以前想過,但房租和人工成本太高了,壓力會很大,幹夜市時間自由些,還能多陪陪孩子。」楊莉說,夜市的海鮮攤生意主要依靠外地遊客,「雖然之前受了影響,但現在好多了。」開朗的楊莉又笑起來,「5月比4月好,現在又比5月好了很多,人多生意好我幹活也更有勁頭。」楊莉從烤箱裡取出一盤烤扇貝遞給顧客,「咱靠不了父母,沒什麼學歷也找不到好工作,只有靠自己好好幹才能讓孩子以後過得好。」

孫先生:研究過轉型也想過去上班 最後還是決定繼續擺攤

「這些都是新到的貨,這兒有鏡子,喜歡就試試。」在一個賣飾品的攤位前,圍滿了挑選耳釘的女孩子,老闆孫先生賣力地介紹著自己的商品,仿若「飾品界李佳琦」。「我要是李佳琦就好了。」孫先生聞言笑了起來,他直言現如今的網絡直播賣貨對實體的衝擊很大,他們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在家閒著那倆月我也沒轉型做網店,我怕麻煩,利潤微薄的小東西,一上網就可能會有千奇百怪的售後問題。」

孫先生的妻子在青島幹婚慶行業,閒暇時就來臺東夜市幫丈夫打理生意。「她那邊也沒什麼活,就來幫我賣賣貨,倆人一起多賣點,就能多點收入。」孫先生說,「我今年30了,下半年(經濟)情況好點了,我們打算要孩子。」說完這句話,孫先生盯著他售賣的耳飾看了一會,又補充道,「我覺得能行,能好起來,沒問題的。」

記者:李倍、孫志文

攝影:孫志文

相關焦點

  • 臺東夜市煙火氤氳 最撫你我凡人心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煙火氣,是樓下店鋪的豆漿油條,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紅泥火爐的把酒言歡,是街巷市井的嘈雜喧鬧……
  • 夜幕降臨臺東夜市煙火氤氳 這是熟悉的青島夜生活
    臺東夜市在喧囂的叫賣聲中逐漸熱鬧起來,那觸手可及的煙火氣裡蘊藏著的是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機。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感受到的是青島夜生活那熟悉的氛圍。伴隨著煙火氣升騰起來的,是人們對生活的信心。
  • 熟悉的臺東夜市,帶著美景美食回來了!
    5月30日晚,不少市民來到臺東三路步行街逛街周末,臺東三路步行街的夜晚,已經恢復到了以往旅遊旺季時的那種熱鬧的景象,大批市民來到這裡逛街,其中許多都是年輕人的身影。小吃街上的特色海鮮美食小吃夜市上的美食許多年輕人來逛臺東,專門就是奔著品嘗小吃而來,一些網紅店鋪的窗口前更是紛紛排起了長隊。
  • 最新,臺東夜市實拍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青島這座城市最富有煙火氣息的臺東夜市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熱情的吃貨
  • 青島的城市「煙火氣」:臺東夜市客流量已恢復到「六七成」
    臺東和興路夜市上人頭攢動,各類小吃、日用百貨琳琅滿目,一片繁榮熱鬧的景象。劉 棟 攝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劉 棟每到下午三點多,臺東和興路步行街就逐漸熱鬧起來,攤主們推著車子從四面八方趕來,張羅著鋪排面兒,等待著華燈璀璨的繁榮景象。「一般晚上六七點的時候,逛街的人會慢慢多起來,這幾天的人氣比上個月旺了不少。」68歲的孫永利是臺東夜市的「老攤主」,自2000年夜市開市以來,就一直在這裡練攤兒。
  • 聚焦青島地攤經濟|城陽呂家莊夜市:人間煙火氣 問需百家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茜 王勝楠 馬銘徽 青島報導編者按: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大眾網·海報新聞今起推出《聚焦青島地攤經濟》系列報導,通過記者的實地探訪和體驗,展示青島的地攤經濟和城市的煙火氣,以及這座城市在保就業、保民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今天刊發《城陽呂家莊夜市:人間煙火氣 問需百家業》,聚焦青島市城陽區具有12年歷史的呂家莊夜市。
  • 「把周邊小夥伴都呼喚回來」吳山夜市復市一周了,熱鬧和煙火氣正在...
    然而,復市的第一天,吳山夜市的生意卻有些清冷,那天的天公也不太作美,還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一周過去了,吳山夜市的煙火氣回來了嗎?昨天(3月19日)晚上,小時新聞記者又一次走訪了吳山夜市,和一周前相比,出攤的商戶明顯多了,來的客人也多了不少。
  • 青島夜市重啟!熟悉的夜生活又回來了!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青島這座城市最富有煙火氣息的夜市,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熱情的吃貨。 5月29日,在重新開放的李村步行街夜市上,年輕人逛街、淘貨、嘗小吃,感受著夏夜青島的悠閒愜意和溫馨浪漫。夜市有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進入市場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掃碼。
  • 臺東夜市客流高峰刷新 周末夜市5噸垃圾當晚「清零」
    周末夜市產生5噸垃圾6月13日夜晚10時50分,記者來到臺東三路步行街的臺東夜市,雖然已是深夜,但整個夜市燈火通明,人流如織。因為臨近夜市閉市,攤販們一邊經營,一邊開始忙著收攤,攤位上清理的垃圾雜物整箱整袋投入垃圾桶。
  • 「夫妻檔」第一書記:生活少了煙火氣 多了泥土味
    紅莊村第一書記施小紅和上黃村第一書記杜軍這夫妻倆,把自己的家庭和兩個村莊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2015年8月,丈夫杜軍走馬上任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上黃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妻子施小紅也成為原州區張易鎮紅莊村第一書記。自那以後,每天清晨兩口子出了家門一個往東,一個向西,奔向各自的扶貧崗位。「孩子已經上了大學,主要是家中老人照顧不上,心裡愧疚得很。」
  • 中山路夜市重現「煙火氣」
    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雷小琴)4月10日下午6時,隨著工作人員緩緩移開門欄,1月29日起休市的南寧市中山路美食街夜市恢復開市。夜市限流3000人,市民測體溫合格後,可憑廣西健康碼綠碼進入。夜市一開市,從海南來南寧工作的李先生便迫不及待地到一酸嘢攤買酸蘿蔔。攤主甘先生和母親已在該夜市賣酸嘢20年,當日他們製作了18種酸嘢。「休市70天了,現在能恢復經營,我們挺高興的。開市了,防疫不能放鬆,我們每天都進行自我健康檢測,並做好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甘先生說。夜市裡,有茅根馬蹄甘蔗水、芝士榴槤、玉林雲吞、烤生蠔等二三百種美食。
  • 帶你一起尋味臺東!你想吃的美食這裡都有
    如果要問臺東的「老字號」火鍋,那麼開了二十多年的張大媽火鍋、瑤瑤火鍋、亮來順火鍋絕對是青島為數不多的老店,外表平平無奇,但能給人帶來從外到裡的滿足。如果想在臺東吃炒菜,毓聰、順泰、滿口香、豐順、旭光、雲峰菜館都是當地地道的家常菜,隨便一家都能嘗到青島的原汁原味。
  • 夜市重開!南京人,你們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
    01義烏小商品城從龍眠大道出來,一陣濃鬱的肉香就把大家的食慾勾了起來,濃厚的煙火氣息撲面而來,依舊是記憶中那個熟悉的義烏小商品城。/徐州胖子油炸/雖是小攤子,但老闆在食材上可沒有偷懶,大大小小接近四十種食材,全是每天早起去菜場買新鮮食材串的。生意辛苦,老闆做人卻很大氣,經常主動給抹零頭~他們家的炸串,特色是要配徐州煎餅,炸好的食材不論葷素裹進煎餅裡,主食小吃全都有了~/韓國小魚餅/小魚餅,又叫魚形燒,是一種韓國特色小吃,韓劇裡經常能看到。共有2種口味,奶油和豆沙。
  • 逛夜市別只知道去臺東,青島這個夜市人氣超高,好吃的太多還便宜
    逛夜市別只知道去臺東,青島這個夜市人氣超高,好吃的太多還便宜青島的夜市其實蠻多的,除了比較熱鬧的臺東夜市,李村夜市也是相當有名氣的。對於青島本地人來說李村夜市完全是可以媲美臺東夜市的。來李滄夜市也是很方便的,不管是乘坐公交是地鐵,都可以到。
  • 重回巔峰的臺東李村夜市,你逛了嗎?
    地攤經濟的火熱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同諸多三分鐘熱度的話題相比這團「煙火氣」,似乎越燒越旺了青島自然也不例外臺東、李村青島兩大夜市的「扛把子」如今也滿血復活,重歸大眾視野!作為一個資深吃貨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夜市,就是我打牙祭的聖地奶茶、烤冷麵、臭豆腐、爆肚……這些簡單的美味
  • 青島臺東夜市,一排豪車前來擺攤,猶如車展現場
    如果你現在想對一個女孩表白的話,直接邀請她一起去擺攤去,你賣涼皮兒烤麵筋養她。不過小編比較害怕的是涼皮和麵筋還沒有賣出去,女孩就已經吃遍了整條街了。其實現在很多人去擺地攤都是不賺錢的,因為他們純屬是想要賺個吆喝,或者說這些人擺地攤只是為了感受一下生活而已。
  • 《夜市人生》將播陳小藝張晨光再現鄉裡鄉親的「煙火氣」
    陳小藝、張晨光都市勵志情感生活劇《夜市人生》將於今晚在安徽衛視海豚第一劇場播出。該劇將鏡頭聚焦城市生存現實,講述一條最平凡的夜市街上,一群普通人面對生活艱辛卻依然勤懇奮鬥的故事。生活總是不夠完美,當遭遇不如意,是堅持初心還是屈服妥協?
  • 青島夜市——臺東小吃街——撒尿牛丸
    青島臺東小吃街夜市在青島市市北區威海路上有一條街叫臺東小吃街很是熱鬧,尤其是到了晚上就更是人山人海的,大家只能擠著往前走了。臺東小吃街是青島最有名氣的吃的好去處,用當地青島土著的話說就是:「臺東就是不缺吃的」帶著濃濃的山東腔調,卻讓人感覺親切樸實。各種小的攤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商品,而小吃類都是各種家常小吃,讓人看了親切美好,總忍不住想各樣都嘗上幾口。吃不重要,要的是那種充滿著煙火氣的感覺。
  • 臺灣的臺北夜市無人能敵?開玩笑,青島的臺東夜市前來應戰!
    如果你想從街頭吃到街尾都是海鮮,臺灣的夜市絕對做不到,但是青島的臺東夜市就能做到!臺東夜市有個接地氣的名字,叫做野混沌,主要是指晚上9點後的路邊小吃攤,每一位來青島旅遊的遊客都會去臺東夜市逛一逛,吃上幾道地方特色小吃,體驗一把青島人原滋原味的夜生活;臺東夜市不僅僅只有吃的,而是吃喝玩樂賣雜貨全都有,如果你想買些青島旅遊紀念品,這裡絕對比景點門口販賣的要來的便宜划算。
  • 江蘇泰州:夜市經濟點燃城市「煙火氣」
    本報訊(記者 王亦清 通訊員 沈傑)市文旅集團主辦的「夜泰美夜市」已於7月16日晚在三水灣和柳園街區開市,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前去光臨。開業三天以來,客流量超過1.6萬人次,銷售額也已突破10萬元。據悉,「夜泰美夜市」是市文旅集團「鳳城河夜泰美」夏日夜經濟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為期100天,從7月16日將持續至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