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階級固化已是常態?

2021-01-08 風見說娛樂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階級固化已是常態?

每個人都希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生在窮困人家,也有人不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突破固有階級,那麼現在這個時代作為貧苦人家突破階層到底有多難呢?

從奮鬥即可成功的「美國夢」到階層固化,其實並沒用多久。

1959年,帕特南即將高中畢業,那時的美國還是一片機遇的樂土。

家鄉小鎮上,富人、律師、碼頭工人、餐廳服務員都住在同一條街。居民把所有孩子看作「我們的孩子」。孩子們上著同樣的學校,一樣得到大人們「去考大學」的鼓勵。要是哪家孩子遇到困難,也能在社區內找到援手。

可現在呢?小鎮的湖岸被開發為別墅,成了富人區,而窮人則慢慢聚集在另外的區域,「我們的孩子」變成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再也沒了相親相愛的氛圍,兩撥人交流漸少。

也就是說,在帕特南從年輕到年老的半個世紀,階層固化的過程已經完成。

如果從更大的經濟背景來看,1959年,美國剛經歷二戰和三年經濟大蕭條,富人也好,窮人也罷,都處在重新積累財富的過程中,貧富差距並不大。

這有點像我們剛改革開放那會兒,大家的財富值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線上。

帕特南還記得他們班裡只有一個富二代,平時也是和大家打成一片,不顯山不露水,不搞特殊。有一次,富二代的爸媽請老師到家裡吃飯,富二代氣得直發火,跟爸媽說,「你們這是讓我在全班面前難堪!」

班上的窮孩子,也都不覺得自己窮,甚至很多窮人學生後來比富家子弟還要混得好。

但到了帕特南的下一代,事情就開始變了:

我那一屆同學的孩子,並沒有取得超越他們父輩的任何教育進步。這就好像曾有一道自動扶梯帶著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而到了現在,差不多就是帕特南的孫輩,決定一個人在教育之路上能走多遠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成績,而是家庭出身。

也就是說,差不多三代人的時間,一個原本有著健康階層流動的社會就能完成階層固化。

這樣算起來,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試想,改革開放後,中國也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時期,我們爸媽算是享受時代紅利的第一代人,我們算第二代,那麼,到我們孩子這一代,社會的向上通道可能就會關閉了。

其實看看這兩年的新聞,就會發現這一切已有預兆:

北京五道口學區房單價破10萬元;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快樂就好」的同時,清華附小的學生已開始試著用大數據研究蘇軾;甚至中產內部都出現了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做朋友,也不允許學費五萬的幼兒園招收學費三萬的學生 ……

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階級突破已是難上加難,話雖如此,我們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哪怕沒有我們預期得那麼好,但也絕不會差,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寒門再難出貴子?階級固化帶來不可逆轉的現實:很難,但並非不可
    寒門再難出貴子?階級固化帶來不可逆轉的現實:很難,但並非不可!早在一年前就在網上看到「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帖子,當時看的整個人非常亢奮,也很迷茫,作為一個還在象牙塔中,對未來毫無方向的寒門子弟來說,這樣的毒雞湯無異於給了自己沉重的一擊。
  • 階級固化,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麼
    記得2011年,在天涯上面有一個帖子特別火《寒門再難出貴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內容過於真實,現實卻殘酷的有些無奈。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麼一說,從你出生那一刻起,家庭背景、家庭環境就決定了你的人生,要想改變人生,就得通過重重的考驗和測試。
  • 在階級固化的社會,寒門再難出貴子,請關注農村學生的教育
    這本書提出最關鍵問題只有一個:在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裡,寒門為什麼再難出貴子?這本書的作者帕特南在本書中得出結論,在今天的美國,富孩子和窮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以「個人奮鬥、機會平等」為要義的「美國夢」已經衰落。
  • 在中國,寒門再難出貴子?
    我們經常能從別人的口中,聽到「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的詞語,的確,在經過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30多年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速放緩,90,00後的年輕人確實遇到了「階級固化」「向上通道變窄」等問題。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寒門再難出貴子」才是常態,一個社會留給人們的,階級流動窗口期是很短的。
  • 朱門豪奢酒肉臭 寒門再難出貴子
    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句話:寒門出貴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鑽研刻苦,不埋怨,積極想辦法,即便你的出身並不高貴,但是你一樣可以躋身上層社會,寒門照樣可以出貴子!   可現如今事實真是如此嗎? 先別著急,如果要了解事情本質的真相,還需要去還原一段逝去的歷史。
  • 階級固化嚴重,寒門難出貴子?是窮家富養出太多「白眼狼」
    然而在現在的中國,有很多家境很普通甚至比較貧困的人家,也在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富二代去養,穿衣必阿迪耐克,手機必蘋果三星,生生用一個家庭的財富堆出了個「小祖宗」。我們小區就有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夫妻倆支撐著一個小店慘澹經營,維持房租都有些勉強,夫妻倆平時吃飯都不敢點肉菜。而他們的女兒去上大學卻是張口就要換最新款的蘋果手機,為了不讓女兒丟了面子,夫妻倆硬拖了一個月的貨款滿足了女兒。
  • 深度解析寒門再難出貴子
    現在就開始論述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我覺得這得從兩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一、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第一,當人們現在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說明寒門以前能出貴子,那麼就必須先了解以前寒門是怎麼出貴子的。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寒門子弟出路何在?貴子何成?
    引用一名教師於2011年8月在網絡上發的帖子:「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當時,這句話在網上引起熱議。 還有來自「永樂大帝二世」所寫的《寒門再難出貴子》,本出自天涯,後有網友將帖子整理編輯。內容發人深思,提出了家庭教育所帶來的思維方式對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影響。
  • 「寒門再難出貴子」?古代社會階層的流動給你答案
    「寒門再難出貴子」首次出現在人們視野內是在2011年度的熱詞評選中。此後,每逢高考之時,「寒門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總是以各種案例呈現在人們視野中。其實,關於寒門貴子的言論在中國的歷史中就已經存在。寒門,與 「寒人」、「庶族」同義,指被壓迫階層、或統治階級內部的下層。
  • 寒門再難出貴子?誅心之言,其心可誅
    前面文章《階層固化:一廂情願的一場遊戲一場夢》中,本號從歷史的角度,駁斥了關於「階層固化」的謊言。今天,我們再從人類稟賦的角度來分析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荒謬。問了下度娘,「寒門再難出貴子」之所以流行開來,其最初來源有兩個:一個來源是叫做「linyang222」的網友。
  • 「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的時代已走遠,我們該反思什麼
    大家可曾聽過一句話「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至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通俗給大家解釋一下,「寒門」指貧寒的家庭,「白屋」指茅草屋,也就送住在茅草屋的家庭,總體意思是指貧寒人家常常出現貴人物,公卿等高官往往出身於平民家庭。
  • 寒門再難出貴子,素質教育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
    寒門貴子,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一旦哪個地方出現了寒門狀元都會被當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例如曾經的寒門學子劉強東,去北京上大學的費用都是全村人東拼西湊才攢齊了學費和車票。時至今日,寒門貴子的概念卻越來越少見諸報端,仔細分析我們國內的頂尖大學的招生數據,寒門學子的比例越來越少。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其實是貴子難從寒門出
    窮人本來活著就難,讀書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如果連這機會都要剝奪,底層還有什麼希望?01如果不是陳春秀命「硬」,估計這事還蒙在鼓裡。冒名頂替的陳豔平還在一派小資中繼續當著她的公務員,做著她的春秋大夢。
  • 寒門再難出貴子?9條攻略,讓你成為1%的寒門貴子
    原題:成為1%:寒門貴子的9條攻略經作者首席米蟲授權發布來源:簡書,首席米蟲@堆米記投資,微信號duimijtz 一、如果沒有牛逼的爸媽,難道就真不能有牛逼的未來? 那篇大火的《寒門再難出貴子》文中,農村家庭出身的治國,儘管品學兼優相貌堂堂,善於溝通勤於做事,可最後因為拿了一包招待用的煙想帶給爸爸,不受直接領導待見,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獲得實習轉正的機會;而父母本是機關內有權勢的女孩周周,父母一番活動後,作者HR收到行長直接示意,要留下來轉正,這個時候,行長甚至還不認識周周,勿論她的工作能力和表現是否滿足要求。
  • 寒門果真難出貴子?
    網友1:果然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網友2:家庭教育強過學校教育。 網友3:父母才藝雙全,孩子在這種薰陶下肯定不會差。 等等等等的評論,這種彩虹評論千篇一律,直到有一條評論吸引了我。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這4個原因很現實,有些打臉,不敢不努力
    古人常言道,寒門出貴子,意思就是說,越是貧窮的家庭越容易成為朝廷重臣。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家庭貧困,所以更加用功努力的讀書。反倒那些富貴家庭出身的人,反而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不過如今世道完全不一樣了,流行著另外一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
  • 寒門再難出貴子?難在哪裡?是什麼,在局限原本優秀的我們
    是什麼,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超脫自己的局限寒門再難出貴子,在四海昇平的時代,這個讓極多數普通人,感到窒息的話題,堵在了多少人的心口?這是一個用營銷方式,打造社會氣氛的時代。到處販賣的攀比心、虛榮值、焦慮感、危機感、飢餓感等,讓人能感到享受的消費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以自身的感受,去判斷自己的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是來自外界。
  •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狀元告訴你,現實並非如此!
    就在大家紛紛認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時,有媒體報導了一位高分的寒門貴子,在低矮逼仄的家中,說她想當一名法官。肖澳彬,2018年巨鹿縣高考文科第一名,634分。她的家在河北巨鹿夏舊城村。進入低矮的小院,院裡擺滿了各種農具,客廳裡沒有家電,只有兩個破舊的沙發和一張桌子。
  • 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富家子弟總結出「3點」,網友:太現實!
    很多人會問:「寒門能出貴子嗎?」根究目前狀況來說,寒門的確能出貴子,但只是少數。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富家子弟總結出「3點」,網友:太現實!一、輸在起跑線富家子弟一出生就擁有優質的資源,他們有資本去見識更多的東西,一般來說,他們的眼界會比寒門子弟寬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