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終於大結局了,47-48的兩集,之前的內容鋪陳了太多的政治,最後兩集裡,開始回歸真相,把故事畫圓,也把邏輯畫圓。揭開了謎團,留下了遺憾,最後還埋下了伏筆。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解答其中謎團,道出遺憾,也跟大家一起探討伏筆。
揭開了謎團:沒有意外,空有報國之志卻多年沉淪下僚的徐主事是長安危機的策劃者。一個醉心於數理化的技術宅最後變成了一位心理操縱大師,這事怎麼看都有點哲學的味道。誰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真正的王者也一目了然了:岑參。之前李必張小敬瞎忙活了十二個時辰都沒搞明白的事,他一個時辰就全推理明白了(當然條件是更好了)。怪不得李必張小敬最後雙雙離開長安,實在是沒臉混下去啊。
留下了遺憾:張小敬和檀棋最終還是沒有在一起。道理我都懂,既然張小敬是使檀棋發現自我的人,那麼檀棋最終選擇過自己的生活,用與張小敬不同的方式守護長安,其實是一個立意更高的結局。但講道理,編劇你最後已經用龍波徐賓何監這些人瘋狂拔高立意了,少一個檀棋沒什麼吧?
相比於無窮無盡的崇高,我更希望給這對情侶一個更有煙火氣息的結局。因為他們實在太美好了,但到後面,編劇甚至捨不得給他們一點單獨相處的時間。直到一曲終了,檀棋和張小敬也從沒有認真地對對方坦白的心跡,這是太遺憾的。往後的日子,只能是長相思吧。
可能,後會真的有期吧。感謝張小敬在一開始的主動,如果不是他的流氓行徑,這段感情根本不會發生。而如果不是他在知道檀棋的真心後選擇退讓,這段感情也不會擁有那種禮貌克制但又餘味悠長的重量。但願有一天,他們的故事能在另一個時空裡繼續。
另外,阿枝有沒有拿到李必的救命藥?趙參軍回家與娘子賞月了嗎?沒了小乙,李香香房裡的窗子由誰來修?騰空、季姜、安柱國的妻子和徐賓的阿爺,這些在長安危機中失去至愛的人們,他們以後的生活會怎樣?
埋下了伏筆:徐賓何孚龍波宅中的金幣,救助姚汝能的胡人,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安西。那裡有一股勢力支持了徐賓等人的計劃。他們是誰?也許下一部才會有答案了。
當看到賀知章一口一字地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雖然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玄宗加上的後一句無法考證,就看個熱鬧了)。我還是不禁聯想起小時候學的那些古詩,那是經過了多麼辛苦曲折的一生才可以寫下的詩句,後悔當初只把背詩視為機械式的任務,而賞析詩文也只是以辛酸、無奈等等空洞之詞草草結束。看著看著,不覺已經熱淚盈眶……
本片最大的2個遺憾:(1)收尾過快;(2)沒有李白。但正所謂,大巧若拙,大成若缺。李白雖然不在,但無時不刻都縈繞在片中,尤其片尾曲,基本都來自於李白。天寶14年,安史之亂。中華文明的在其自身周期的最巔峰見頂,其後,便開始向下。但無論如何,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依然持續了289年。安史之亂之後,依然靠其文化優勢和制度優勢持續了一百多年。
寫到這裡,都不知道能再寫些什麼了。關於大唐的感受,大家可能都已經感受到很多了。最後在這裡,願大家,都能在當下,感受到一個大唐般的中華。這是我們這一輩人,最大的幸運。很感謝,如此用心的製片人、劇組和演員的傾力工作。這樣的好片子,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