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舌尖上的中國3》 這些美食紀錄片同樣不容錯過

2020-12-21 書蟲時光

日前,央視紀錄頻道的名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有了確定的消息——CCTV-9紀錄頻道正式宣布,新一季《舌尖》定檔2018年春節期間。也就是說,這部曾經讓觀眾一邊流口水、一邊刷屏的美食文化紀錄片將要在下個月正式和觀眾見面啦~

新一季《舌尖》將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和前兩季節目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將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

近年來,展示中華美食的紀錄片層出不窮,除了《舌尖》系列,以下這些美食紀錄片憑藉其精彩的畫面、獨特的人文故事也有極佳的評分口碑,讓不少觀眾食指大動。

《水果傳》

六集

2018年1月6日起在安徽衛視每周六晚播出全網平臺同步

4K超清拍攝+高速攝影+延時攝影+航空航拍,四種拍攝技術齊上陣,靜時水果的每一寸鮮嫩肌膚質感,動時充滿力量果汁四濺的至尊美感,水果清新自然的四季悄然變化,以及360度立體全方位的水果大片觀感,都無一不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覺衝擊,恨不能一頭鑽進屏幕中捧著水果觀察個夠,抱著水果啃個夠。

鳳梨與菠蘿到底是什麼關係,柿子如何變身柿餅,可可豆是水果嗎?引爆味蕾的水果變身史也是一部答疑解惑史!

《面面大觀——絲綢之路上的麵食》

六集

該紀錄片是系列紀錄片《面面大觀》的第一季作品

該片採用全新的戶外紀實類節目製作模式,以明快的敘事節奏、活潑的講述語言、逼真的影像風格來滿足受眾的觀賞期待,聚焦於絲路沿線多樣的麵食文化,從美食看生活,從美食講絲路。觀眾在來自英國的美食調查員大米的帶領下,領略絲路風光,共同感受蘊藏在美食背後神奇的絲路文化和燦爛歷史。

《嘿!小面2》

兩集

2017年6月,60分鐘的《嘿!小面2》分上下兩集在《中國故事》欄目播出

2018年1月6日晚,「第十二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創優評析頒獎典禮」在河北正定舉行,重慶紀錄片《嘿!小面2》被評選為「十大紀錄片」。

《嘿!小面2》表現的是一個個家庭關於小面的故事,其間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該片導演曾磊稱,「相對來說,我想把《嘿!小面2》拍得更講究一點,片中的幾個故事都是家庭中關於小面的故事,做小面,講究的是傳統技藝,靠的是堅持。」

《尋味順德》

三集

2016年,《尋味順德》由創作《舌尖上的中國》的主力團隊擔綱製作全片共分3集:鄉土之源、 匠心獨運、美味相傳

廣東順德被評為「世界美食之都」,據說順德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職業廚師,人人皆是美食家。

該片以美食為切入點,記錄了30多位順德人的美味人生和近百道順德菜的精彩故事,以此呈現順德獨特的人文氣質和精神基因。

《臺灣食堂》

二十六集

這部紀錄片非常有情懷,原生態的美食,濃厚的原住民的味道,簡單的敘事……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讓人感覺溫暖、淳樸而又自然,也讓更多的人了解臺灣的飲食文化與特點,展現了臺灣菜的多元與廣博。

《臺灣食堂》呈現的故事裡傳遞著最簡單、最直接的情感,不管是火車便當還是苦澀又回甘的茶,都一點點拼湊出臺灣味道的輪廓,帶領著觀眾和每集的主人公一起感受,在一成不變中,體會味蕾與生活的萬千變化。

《川菜的品格》

六集

四川美食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川菜是嗜辣者的天堂,麻辣鮮香衝擊著食客的味蕾。該紀錄片介紹了地道的四川美食,麻辣燙,辣子雞,麻婆豆腐,夫妻肺片……人們享受麻辣,即使被辣的熱汗淋漓也樂在其中。

川菜的一大特點便是對食物的尊重,無論再廉價的食材,人們都會用心烹調,以高超的技藝賦予這些食材全新的樣貌。

《御膳房》

九集

2014年,《國寶檔案》欄目特別攝製了九期節目講述大清御膳房裡的故事

御膳房位於紫禁城東路、南三所西側,是清朝掌管宮內備辦飲食以及典禮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務的機構,隸屬內務府。

節目介紹了皇帝進膳事的講究、規格、喜好,還介紹了「獅子頭一品」、「菊花火鍋」、「鑲銀芽」等著名菜品。

康熙最愛的八寶豆腐的做法

其中不少菜品還展現了詳細的做法。還等什麼,快邊看邊掏出小本子記下來。

《城市的味道》

二十五集

美食,是人們樂其不疲的話題,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美食,而那些美食的生成與流傳,其過程都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本身就隱含和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品格與特質……

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城市的味道》,由濟南、南寧、南京、廣州等數十家城市電視臺聯合攝製,每個電視臺製作一集,獨立成章,各自拍攝自己最為熟識的城市特色美食。這是運用紀錄方式對各自城市性格的一次推敲和詮釋。觀眾可在其中領略到風味迥異的美食文化:如福州的魚丸、南京的金陵鴨、石家莊的八大碗、澳門的葡國菜、南寧的老友粉等。

相關焦點

  • 除了舌尖3,這些高分美食紀錄片來了解一下!
    「舌尖」這個ip可謂是影響力不減當年,但前兩季的重要功臣陳曉卿並沒有參與這一季,而是聯手騰訊視頻重拾舊業,打造紀錄片《風味人間》。而本季總導演,則是去年4月才從新聞頻道調入紀錄頻道的劉鴻彥。《舌尖3》的製作周期,頂多只有10個月。臨危受命的新一任總導演,坦言自己接盤這個項目是「無知者無畏」。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讓萬千吃貨期待的《舌尖3》時隔4年暖心回歸,在許多人胡吃海喝的春節假期裡,依然看餓了一幫觀眾。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美食紀錄片不止是《舌尖上的中國》!
    前幾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不僅在國際上橫掃大獎,更是讓國內外眾多吃貨對該片中介紹的眾多美食流連忘返。其帶起的一股美食熱潮不僅令許多幾近失傳的手藝從新走入觀眾的視野,也讓眾多本來深藏深山老林或是偏僻小鎮的美食「大白於天下」,成了人盡皆知的傳統美味。
  • 美食節目只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這4部紀錄片豆瓣評分同樣爆表
    而各大網站中所播放出的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就成了我最下飯的最大樂趣,人不可能沒有樂趣,總得給自己找點喜歡的事情。而就這央視所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更是三季連追。發現美食,尋找美食,便成為了我出去旅遊的的唯一目的。就說這紀錄片,最有知名度的應該就是舌尖了。但是關於其它紀錄片,其它美食種類的美食,你是否都有看過。想要一枚正宗的吃貨,只知道吃,不了解美食等於冒牌。
  • 《舌尖上的中國2》四月開播 多檔美食紀錄片受熱捧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細膩唯美的畫面和對飲食文化的探尋在中國乃至世界吃貨間名聲大噪,觸動無數華人的味蕾和對家鄉味道的回憶。近日,《舌尖上的中國2》已確定即將於四月初登陸優酷紀錄片頻道,配合多檔美食紀錄片形成美食文化節目帶,傾力打造「優酷美食節」,為觀眾們生動地繪製一幅中國吃貨地圖。   「優酷美食節」將以城市維度呈現各地傳統名吃,在喚醒舌尖味蕾的同時,令大眾充分領略中華傳統美食文化,更會依靠優酷的平臺優勢,發起「show出你的拿手菜」主題徵集,讓普通網友參與到製造美食的大潮中。
  • 從《舌尖上的中國》看民俗紀錄片的中國文化傳播【3】
    三、《舌尖》中的中國化敘事啟示 敘事理論認為「每一個敘事都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故事,也就是『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二是話語,也就是『這個故事是怎樣被講出來的』」③。突出「紀實」性的紀錄片同樣需要敘事的方法和技巧。
  • 《風味人間2》:最接近舌尖的美食紀錄片回來了!
    2012年,陳曉卿帶著一部紀錄片意外地火遍了大江南北,這部紀錄片用一個又一個震撼的鏡頭向人們闡釋了美食這一冷門題材獨有的魅力,這部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的爆紅幾乎是現象級的,在它之前,沒人將美食紀錄片拍的那麼有意思,在它之後,人們才發現原來中國大地有如此多的美食,這些美食不光在高檔飯店中,更在尋常百姓家裡。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進攻全球偏重美食減少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最新消息】備受關注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式啟動。5月12日,在央視紀錄頻道的節目資源推介會上,《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介紹稱,第三季將於9月啟動,預計明年年中播出。和前兩季不同,第三季節目除了拍攝國內的美食外,還將走出國門,在美洲、歐洲等多個國家取景。
  • 碾壓舌尖上的中國3的國產美食紀錄片來了!
    要說有什麼紀錄片,能讓身為美食編輯的我拍手叫好,那真的不僅需要把食物拍得誘人,更重要的是擁有獨特的視角。尤其是在《舌尖3》播出後,被各路網友炮轟之慘烈,讓我對國產的美食紀錄片甚至不再抱任何希望,日常下飯還是靠百看不厭的《深夜食堂》和《孤獨的美食家》……直到我看到這部只播出3集,在豆瓣評分就已經高達9.0分的——《人生一串》
  • 推薦10部下飯美食紀錄片,果然還是中國美食最好吃
    自從幾年前《舌尖上的中國》在國內火起來之後,越來越多優質的美食紀錄片湧現出來,這些紀錄片畫面誘人,製作精良,看著它們下飯,泡麵都能吃出大餐的味道。這篇文章會分享10部我個人覺得比較值得一看的美食紀錄片,愛吃的朋友不要錯過。
  • 10部高分的國產紀錄片,它們的鏡頭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其實,相比於《舌尖上的中國》,有太多的紀錄片的鏡頭感和現實意義更值得觀眾去欣賞,相信接下來的9部紀錄片推薦可以讓大家為小愛點個讚哈!《我在故宮修文物》:匠人精神的傳承在鏡頭美學上,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絲毫不輸《舌尖上的中國》。
  • 紀錄片《舌尖3》啟動 將走國際範兒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的拍攝12日在京啟動,《舌尖》系列總導演陳曉卿透露《舌尖3》將會在全世界的框架下來審視中國的美食,有計劃去到國外一些國家拍攝。
  • 有哪些類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紀錄片,滿滿的攻略!
    最近有點迷上看記錄片,特別是美食記錄片!一邊看一邊流口水!今天舌尖計為大家推薦幾部很好看的美食紀錄片,吃貨們看過來,這簡直就是美食攻略啊!一、《尋味順德》也是央視的美食紀錄片,講述了順德這方水土與順德美食和順德人的不解情緣。通過30多位順德人的美味人生和近百道順德菜的精彩故事呈現出順德這一特殊地域的獨特的人文氣質。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九月開拍 主打美食走出去
    而《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第三季也在本次推介會上首度揭開面紗。據總導演陳曉卿透露,《舌尖3》將會在全世界的框架下來審視中國美食,在新一季中,將會把國外食物和中國美食進行比較,把中國美食放在更開闊的視野中展現。《舌尖3》預計播出時間定為2016年7月。
  • 央視或聯手BBC研發美食紀錄片 "舌尖3"吃出國門?
    原標題:下一站,「舌尖」吃出國門? 上周末,《舌尖2》第七集落幕。與第一季相比,《舌尖2》在收穫了高收視的同時,一路也伴隨「故事搶鏡」「拍攝抄襲」「解說抒情」等各種爭議。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總導演陳曉卿坦言,「舌尖」的播出是一個檢驗,而不管劇組收到的數據分析好評率如何,爭議的力量都會顯得很強大。
  • 美食之外的聽覺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配樂賞析
    時光網特稿 一個月前,在中國的電視螢屏上,一部以中國美食為記錄對象的人文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經由央視最新開闢的晚間黃金檔播出後,迅速引爆網絡熱議,被網友們稱為「食物版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 這部有點「醜」的美食紀錄片,比舌尖3更下飯
    就在今年春節檔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部遭遇「口碑滑鐵盧」的時候,美國Netflix網站推出了一部同樣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Ugly Delicious(中文多譯為「不中看的美食」)。美食,不再只是餐桌上鮮美誘人的單調形象,搖身一變成為走上美國街頭、穿梭於世界各地、映射出全球多元文化衝突與融合的一隻稜鏡,有趣更有料!有人把它稱為「舌尖上的美國」。
  • 比《舌尖上的中國》更好吃!Netflix買下的首部中國美食紀錄片,徹底...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說:「潮汕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汕頭,他就不叫美食家。」點擊播放 GIF 0.0M最近,一部潮汕美食紀錄片又刷了屏:豆瓣評分8.6分《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操刀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啟動
    [摘要]中國美食在異域的發展與流變,將會是《舌尖3》關注的重點。 2015年5月12日,央視紀錄頻道(CCTV9)節目資源推介會在北京舉行。在推介會上,一共有14部紀錄頻道原創作品隆重推出,其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成為推介會的壓軸環節。走向世界的《舌尖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即將開拍的消息,早在2014年10月就已向媒體公布。2014年11月18日,央視2015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廣告冠名權就拍出1.18億的高價。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啟動拍攝
    與前兩季最大的不同是,《舌尖上的中國3》此次將走出中國,放眼海外,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審視中國美食。對此,陳曉卿認為,這將為觀眾提供一個更寬闊的視野。「全球視野」創作自去年4月播出第二季後,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直鮮有新動態,而在經歷近一年的沉寂之後,這部「全民紀錄片」終於在昨日宣布啟動第三季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