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私人書單

2020-12-14 翁炫

關注「翁炫」百家號,讓你快速搞懂一本書,立即獲得應對不確定性時代的方法。

你好。我是翁炫。這次,給你介紹的書是,《窮查理寶典》。這本書是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是巴菲特特別推薦的10本書之一。

查理·芒格是誰?為何如此成功?

他是巴菲特的導師和人生合伙人,也是當今偉大的投資思想家。他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牛的投資記錄——他們的伯克希爾公司,51年間擁有19.2%年複合增長率。

他就是查理·芒格,這個世界上最有錢卻最低調的人。

巴菲特說:「他拓展了我的視野,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他為何如此成功?芒格的成功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閱讀——他通過大量的閱讀完成對各個學科的學習。本書的前言說,「芒格之所以出類拔萃,正是得益於他超越學科藩籬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方式。」

而芒格自己則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一個都沒有。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他的「閱讀症」到了怎樣的程度?

「我手裡只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本書的序言作者李錄(芒格是李錄的投資合伙人,也是李錄的良師益友)說,芒格任何時候都會隨身攜帶一本書,即使坐在經濟艙的中間座位,他只要拿著書,就安之若素。

芒格的兒子戴維·博斯韋克則說:「夜復一夜,他總是坐在心愛的椅子上,研讀某些東西,充耳不聞身邊孩子們的打鬧、電視機的喧譁和媽媽喊他吃飯的聲音。」

芒格不在閱讀時,會做些什麼呢?思考。「父親思考時能夠抵制絕大多數的外界幹擾。如果你試圖在此時引起他的注意,你會覺得他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但正是有了這種能力,他才會如此成功。」戴維·博斯韋說。

他專注這件事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

芒格的女兒莫莉·芒格說:「我是1966年上的大學,非常幸運的是,那時我已經深受爸爸的影響。在那個憤怒和激進的年代,我會穿著牛津裝,在學校門口外面的地鐵站書報亭買《華爾街日報》或者《財富》雜誌,然後把它塞到腋下,大步流星地去上經濟和商業課程。當年的學生若不是正在霸佔院長辦公室,就是在去往監獄的路上,而我則在圖書館裡學習如何閱讀財務報表。」

芒格幾十年堅持如一日的閱讀習慣和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讓炫先森想起了去年公司邀請北京大學一位知名教授來蘇州做分享,這位教授跟蹤了近15年考取北京大學的狀元們的數據後發現:近15年考取北大的「貴子」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是來自醫生和教師的家庭。

這是為何?原因很簡單,一個從來都沒有閱讀習慣的家庭,卻常常要求孩子要閱讀,一個每天下班只知道打麻將或者看肥皂劇把電視機聲音開得震天響的家長,卻要求孩子認真學習,可能嗎?

還有一個數據可以跟大家分享。在學前階段,讓孩子過早地接觸閱讀(如繪本閱讀),可以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據炫先森所在的公司一項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顯示,在學前階段,具備閱讀能力或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實際上,進入小學後就顯露了出來)相較於那些從小沒有閱讀習慣或少有閱讀的孩子,他們更自信、更專注、更能獨處。

他喜歡讀哪些方面的書籍?

芒格說:「我本人是個傳記愛好者。我認為當你試圖讓人們學到有用的偉大概念時,最好是將這些概念和提出它們的偉人的生活與個性聯繫起來。我想你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和『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這聽起來很好玩,但如果你確實在生活中與那些有傑出思想的已逝的偉人成為朋友,那麼我認為你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這種方法比簡單地給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進行閱讀?

在芒格看來,世間宇宙萬物都是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只有把不同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並貫穿在一個思想框架中,才能對正確的認知和決策起到幫助作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這兩點:

一是,要突破學科的界限。「我是真的呼籲你們不要理會學科的法定界限。這個世界並不是按照跨學科的方法組織起來的,這個世界要求我們跳出學科的法定範圍。」芒格說。

如果只記住一些孤立的事物,那會怎樣?李錄在序言裡指出,許多一流的專家學者能夠在自己狹小的研究領域內做到相對客觀,一旦離開自己的領域,就開始變得主觀、教條、僵化,甚至乾脆就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所以大都免不了盲人摸象的局限。

二是,要能融會貫通使用。芒格說:「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你知道諺語是怎麼說的: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笨辦法。」

突破學科界限,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使用,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形成「普世智慧」——嗯,就是這樣形成「普世智慧」的——這本書講的就是如何才能獲得「普世智慧」。

但是,或許你還是不太清晰,究竟怎樣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形成普世智慧呢?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就是普世智慧了?其實就是說,要找到事物的底層規律,因為俗話說得到好,「萬變不離其宗」。

問題又來了:哪些學科的哪些基礎知識是我們應該掌握的,是可以形成普世智慧的?

哪些學科的哪些基礎知識需要掌握?

首先要掌握的是數學。除了複利原理之外,還需要掌握基本的排列組合,以及決策樹理論。

這些知識,都是非常基礎的數學知識,我們都曾學習過,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使用它。為什麼會這樣?一是,我們的大腦喜歡偷懶,喜歡使用非常粗略和便捷的估算;二是,我們的決策依賴於感性、直覺以及此前的認知等。

但是,這是大腦的想法,而不是我們身為人的想法。我們身為人就必須要掌握這種非常基礎的數學知識,並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它。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正確地使用它呢?炫先森這裡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比如,在我的部門絕對不允許出現「好像」「可能」「差不多」這樣的字詞,所有員工在匯報工作時,必須拿出具體的數據或數字。有了具體的數據或數字,實際上也就有了基本的排列組合,結果(決策)也就自然浮出水面了。

芒格說:「我一直跟巴菲特共事。他擁有許多優勢,其中之一就是他能夠自動地根據決策樹理論和基本的排列組合原理來思考問題。」

數學方面,還應該掌握會計學。芒格指出,如果對會計有足夠的理解,才能明白它的局限——因為會計雖然是(商業活動的)出發點,但它只是一種粗略的估算。

芒格說,硬科學和工程學也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維來源,生物學和生理學也是可靠的思維來源,而微觀經濟學的思維模型則並不太可靠,但是卻值得我們掌握——微觀經濟學也是構成普世智慧的基礎。

說到微觀經濟學,就得說規模優勢。一個巨大的規模優勢是成本會沿著所謂的經驗曲線下降。也就是說,你生產的商品越多,就能更好地生產這種商品。

那麼,規模優勢有哪些?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可以通過簡單的幾何學來說明的規模優勢。比如,你打算建造一個油罐,顯然隨著油罐的增大,油罐表面所需的鋼鐵將會以平方的速率增加,而油罐的容量將會以立方的速率增加。這就是說,當你擴建油罐時,你能用更少的鋼鐵得到更多的容積。

第二類是,信息優勢。比如說,你去到一個小鎮上買口香糖,一款是綠箭,一款是當地的口香糖,你買綠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且買綠箭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可靠的選擇。因為綠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從而獲得了規模優勢——也可以稱為信息優勢。

第三類是,來自心理學上的「社會認同」。這很好理解,就是如果大家都在買一樣東西,我們會認為這樣的東西很好。

第四類是,壓倒性的優勢。也就是說,經過長期的競爭之後,有一家企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如網約車市場,滴滴勝出。

看到這裡,千萬不要以為大就是好,規模太大也有劣勢。主要的劣勢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種劣勢是,大但不專。比如,很多綜合類的報紙和雜誌紛紛倒閉,但是這能說明紙媒不行了嗎?實際上,不少專業類的雜誌卻崛起了。芒格所服務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美國廣播公司最大的股東,美國廣播公司旗下的很多刊物都倒閉了,但《越野摩託》——它的讀者是一群喜歡參加巡迴比賽的摩託車手——卻非常暢銷。芒格說,刊物的倒閉與崛起是因為「不專」和「專」,「縮小規模、加強專業化程度能夠給你帶來巨大的優勢。」

第二種劣勢是,規模大會導致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失靈,還會導致某種程度的腐敗,當然還有官僚作風。

所以,規模就像硬幣兩面,有優勢也有劣勢。而微觀經濟學的意義就在這裡,它能幫助我們認清,什麼時候增加規模會帶來利,哪樣的情況擴大規模則是在加速滅亡。

同樣的,微觀經濟學的意義還在於,讓我們辨別什麼時候技術會幫助我們,什麼時候技術會毀滅我們。

芒格和巴菲特曾合夥做過低端的無特性的紡織品生意。一天,一個人對巴菲特說:「有人發明了一種新的紡織機,效率是舊的紡織機的兩倍。」巴菲特意識到,如果真有這樣的紡織機,那麼關閉工廠才是明智之舉。

你可能會說,巴菲特去採購這樣的機器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關閉工廠呢?巴菲特的想法是:更好的機器能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但最終受益的是那些購買紡織品的人,而廠家卻是什麼好處也得不到。

芒格說:「有好些各色新發明雖然很棒,但只會讓你們花冤枉錢,你們的企業就算採用了它們也改變不了江河日下的命運,因為錢不會落到你手裡,改善生產帶來的所有好處都流向消費者了。」

那麼,怎樣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芒格建議,要進行第二步分析。我們往往只看到或者說只關注到了第一步:那些推銷機器的人,甚至是我們內部那些催促我們購買設備的員工,總會跟我們說使用新技術會為我們節省多少成本。但從沒有進行第二步分析:究竟有多少錢落在了我們手裡,又有多少錢落在消費者手裡。

不過,如果你的產品有唯一性,購買新技術則可以幫到你。比如,你擁有全市唯一的一張報紙,有人發明了更為有效地排版技術,你去購買這種技術,那麼錢則不會白花,節約下來的成本還是會回到你的手上。

你擁有全市唯一一張報紙,更新技術,真能立馬見效賺到錢嗎?芒格提出了一個叫競爭性毀滅的現象。比如,你擁有一家最好的馬鞭廠,突然之間,市場上出現了不用馬的汽車,那麼,更新技術還能賺到錢嗎?

說到這裡,不難看出,這就是投資者尋找良機的策略。芒格說:「在漫長的人生中,只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抓住一兩次這樣的好機會,就能夠賺許許多多的錢。」

但是,即便某個領域有商機,芒格也不會輕易涉入。比如高科技行業。不僅不會涉入,還會避開。因為他正視自己的知識缺陷。

芒格指出,每個人都有他的能力圈。要擴大那個能力圈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你們必須要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你們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而你們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們註定會一敗塗地。」「你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必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競爭。」

微觀經濟學模型,加上一點心理學,再加上一點數學,將它們融會貫通使用,就可以形成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了。

特別連結:芒格私人書單

自然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牛頓說:「圓滑是一門表達觀點而又不樹敵的藝術」,「我們造的牆太多,而修的橋太少」

●約翰·葛瑞本《深奧的簡潔》

查理·芒格說:「想要理解萬物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你無法理解它,你可以把問題交給一位比你聰明的朋友呀。」

●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達爾文說:「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

人類

●賈雷德·戴蒙德《第三種黑猩猩》

●史蒂芬·平克《語言本能》

●馬特·裡德利《基因組》

●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賈雷德·戴蒙德《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極限之內》

●阿瑟·赫爾曼《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經濟

●戴維·S.蘭德斯《國富國窮》

這本書回答了今天人們最感興趣同時也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一些國家成功實現了經濟發展,而另一些國家卻深陷貧窮的泥淖?

●伯納德·曼德維爾《蜂蜜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班傑明·M.弗裡德曼《經濟增長的道德意義》

●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格裡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第7版)

格裡高利·曼昆說:「社會上的每個人不能達到他希望的最高生活水平」,「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恩《富裕社會》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投資

●菲利普·A.費舍《怎樣選擇成長股》

菲利普·A.費舍說:「投資人五不原則: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公司;不要因為一隻好股票在『店頭市場』交易,就棄之不顧;不要因為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格調』就去買該公司的股票;不要以為一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不要錙銖必較。」

●勞倫斯·A.克尼厄姆《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巴菲特的投資組合》

●班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

班傑明·格雷厄姆說:「聰明的定義是:要有耐心,要有約束,並渴望學習;此外,還必須能夠駕馭你的情緒,並能夠進行自我反思。」

●羅傑·洛溫斯坦《拯救華爾街》

●弗蘭克·帕特諾伊《誠信的背後》

人生

芒格說:「我想我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範,我是通過閱讀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我一生中常常如此。」

●狄更斯《聖誕歡歌》

●毛姆《人生的枷鎖》

●歐文·斯通《篳路藍縷的先行者》

歐文·斯通說:「人的童年過得十分緩慢,好像滿載的火車;老年的歲月轉瞬即逝,猶如夜空的流星」,「你受到的磨難越多,你就越應該感到高興。一流的畫家就是這樣造就出來的。空著肚子比腦滿肥腸要強。一顆破碎的心所感受到的不幸,比美滿的幸福對你更有好處。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說:「對所有的人以誠相待,同多數人和睦相處,和少數人常來常往,只跟一個人親密無間」,「人生的悲劇就在於我們衰老得太早而聰明得太晚」

●赫爾伯特·A.西蒙《我生活的種種模式》

●榮·切爾諾《洛克菲勒傳:全球首富的創富秘訣》

榮·切爾諾說:「記住別人告訴你的東西很重要,比你自己早已知道的東西更重要」,「洛克菲勒認為沉默代表著力量:只有內心虛弱的人才會隨口亂講,對著記者喋喋不休,而謹慎的商人則守口如瓶。『成功來自多聽少說』和『只說不做的人就像是長滿荒草的花園』是洛克菲勒最喜歡的兩則箴言。」

●查理德·費曼《別鬧了,費曼先生!》

●約翰·班揚《天路歷程》

處世

●羅傑·費希爾等《談判力》

●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

●傑克·韋爾奇《贏》

●安迪·希爾《要快,但別趕!》

●安迪·格魯夫《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魯夫說:「應該堅持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當然不能是非法和違背基本倫理道德的)做下去,除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你也會收穫意外的驚喜。」

●西塞羅《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孔子《論語》

相關焦點

  • 鮮有人知的查理芒格先生
    -----這是查理芒格在伯克希爾哈撒韋上的講話今天介紹的查理芒格先生一般大家所了解的是他作為股神巴菲特的副手和伯克希爾公司的副總裁。但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查理芒格不同的一面,他的家庭教育以及個人品德價值觀。
  • 沃倫.巴菲特的最佳拍檔——查理.芒格
    查爾斯"查理"芒格,長期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帕薩迪納。芒格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複利機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有名的副主席。 只有對那些不太了解查理的人來說,查理被稱為"副手",對於那些認識他的人來說,查理是一位非常獨立的知識分子。 除了共同領導伯克希爾事件以及其他各種商業和慈善事業的工作外,查理還以他流暢、多學科的頭腦而聞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芒格曾受過氣象學家培訓,在哈佛擔任律師,之後投身於商業。
  • 「世界上第一聰明人」: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素有「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幕後智囊」、「最後的武器」之稱,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二號人物,與巴菲特一起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投資奇蹟。
  • 《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和他的智慧箴言
    《窮查理寶典》:芒格的智慧箴言,無疑將會讓我們的頭腦更加聰明股神沃倫·巴菲特說:「芒格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困得多。」芒格是誰呢?為什麼巴菲特給予了他如此高的評價?
  • 跟著查理芒格學習處世智慧
    1924年出生於美國的查理芒格,現年已經97歲,作為全世界久負盛名的投資界核心人物,查理芒格一生秉持著學習、堅持、突破這三條原則。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他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記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帳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飆升至84487美元。
  • 001|「查理芒格」的4個致富思維
    前言: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他是當今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他的智慧和價值被嚴重低估。查理芒格曾說過,如果你想知道怎麼成功,那就先知道失敗,從各種各樣的失敗決策中尋找教訓,翻轉過來獲得正確的決策的線索。《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查理芒格的財富是112億元。
  • 查理·芒格:我的劍只傳給能揮舞他的人
    查理·芒格是誰?「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這是他的合作夥伴,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說的。查理芒格就是巴菲特的導師和站在巴菲特身後的人生合伙人,他們一起經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四十年的時間總價值超出3000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地增長,創造了美國投資界的神話。
  • 查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學
    來源:格上理財大概五年前,第一次看《窮查理寶典》,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與其說芒格是一位投資家,不如說他更像一個思想家、一個智者。這本書講具體投資的東西並不多,它更多的是講一些思維方法,甚至一些心理學。投資是一項綜合的工作,光懂經濟學不行,所以芒格提倡跨學科多元化的知識架構。
  • 有一種普世智慧,叫做查理·芒格
    文:王冠亞,原載於王冠亞(ID:livespoem)11959年,29歲的巴菲特在家鄉,第一次遇見了35歲的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妻子蘇珊琢磨著,這麼優秀、縝密、聰明的兩個人碰到一起,會不會「強強相爭」呢?
  • 解讀《查理芒格傳》4、讓巴菲特和芒格直冒冷汗的所羅門
    解讀《查理芒格傳》4、讓巴菲特和芒格直冒冷汗的所羅門   本期節目的文案是由李義君執筆。   上期節目我們說到芒格是如何改變巴菲特的,以及在後來一系列的收購案中,他們的金融帝國已初長成。在這對黃金搭檔後來一路暴走,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段冷汗直流的日子。他們遇到了什麼?
  • 巴菲特人生導師,查理芒格成功就靠這一種思維方式
    「我一生閱人無數,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查理這樣的人。他擴大了我的視野,他推動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被譽為當今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是巴菲特的導師和合伙人。
  • 剽悍晨讀:查理·芒格的三個人生智慧
    今天是2017年6月14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叫《窮查理寶典》。這本書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他與巴菲特合作幾十年,聯手打造了公司市值增長13500倍的奇蹟。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投資思想家。這本書把他多年的演講匯總在一起,不單是教人如何投資,更集中展現了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
  • 巴菲特背後的諸葛亮—查理·芒格的經典語句
    巴菲特曾這樣形容查理芒格帶給他的助益:「查理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就連比爾蓋茨也認為:「如果沒有芒格的輔佐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麼好。」
  • 查理芒格最新觀點:當下中國的投資機會比美國好很多(附完整採訪譯文)
    前言:查理芒格在情人節(2019年2月14日)這天出席了 Daily Journal 的年會,很多芒格的信徒參加了這次會議。儘管芒格已95歲高齡,在會上仍保持一貫直率而睿智的談話風格,我們可以從他的言論中學到很多關於投資與生活的智慧。
  • 用13句話告訴你查理芒格的投資智慧
    來源:中歐基金導讀:在投資領域,查理.芒格並非最富有的那個人。作為巴菲特一生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身價只有「區區的」18億美元,遠遠不如許多對衝基金的創始人。但是查理.芒格對於價值的理解極其深刻,這個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投資,還體現在人生。巴菲特關於查理.芒格有兩個極高的評價。
  • 誰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的籤名  誰是巴菲特最信賴的搭檔?又是誰讓巴菲特「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查理·芒格,作為隱藏在股神巴菲特背後的投資巨人,如今越來越引起中國投資者的注意。  2010年5月5日,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之後,芒格在西科金融公司股東大會上再次與部分中國投資者見面。本期《財道》特別邀請參加股東大會的中國投資人、美國華裔教授學者協會(南加州)會長孫滌教授對芒格的投資智慧進行點評。  投資如同好姻緣  查理·芒格 (Charles Thomas Munger),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
  •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著名投資大師查理芒格
    著名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投資理念和智慧值得投資者收藏和學習 1. 我一直欽佩孔子 我非常喜歡孔子的孝道思想。他認為孝道既是自然的,也是教育的,應該代代相傳。為了絕對準確地分享查理·芒格的投資理念和智慧,作者沒有改變查理·芒格的語言和思想 尊敬長輩,尊重學術,尊重事實,這是研究的基礎修養,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投資理念和智慧,每天記住,堅持一年,你的投資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投資是科學和藝術 股市就像道場,投資就像實踐 投資沒有捷徑,你需要一直這樣做 種樹的最佳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財富是認識的實現.
  •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10句至理名言,絕對受用終生
    提到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很多人就能脫口而出查理·芒格。1924年1月1日,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出生,今天是他95歲的生日。我們就用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10句至理名言,從他智慧人生中吸收他的「營養」吧!
  • 查理·芒格給投資者的建議,字字珠璣!
    來源:雪球查理·芒格,美國投資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1924年1月1日出生,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查理當了一名律師,並開始投資證券以及商業活動。經歷一次成功買斷後,芒格漸漸意識到收購高品質企業的巨大獲利空間。1978年受巴菲特邀請,查理加入伯克希爾,兩人共事數十載創造了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傳奇。
  • 查理·芒格:我欽佩中國發生的一切
    這個股東會更像是價值投資的公開課,查理·芒格先生認真回答與會者關於投資的以及投資以外的話題,希望與會者能不虛此行。據筆者觀察,與會的人以投資者為主,也有學生和與家長一起來的孩子。這些人有來自美國的,也有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這樣的人群構成像極了伯克希爾股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