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19日訊(記者 田進 劉洋 王敏)2017年10月19日上午,在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主辦的第九屆全國腐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侯保榮院士做了題為「中國腐蝕成本」的專題報告。報告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的意義、實施過程和調查結果,同時發布了調查項目的總報告——《中國腐蝕成本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專著。該報告總計170多萬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隨後,侯保榮院士代表項目綜合組,對參與項目辛勤工作的人員代表計128名進行了表彰。
腐蝕問題幾乎涉及國家的各個行業和部門。腐蝕會造成設施裝備結構損傷、使役壽命縮短,嚴重的腐蝕還可能引起突發性災難事故。腐蝕造成的海上平臺斷裂、公路橋梁垮塌、國防裝備失效等重特大事故在世界範圍內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2015年,中國工程院抓住國家重大需求,設立了「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重大諮詢項目。項目得到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機關和30多名兩院院士及500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的大力支持。
項目組聯合上百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組成500餘人的專家團隊針對我國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水環境、生產製造及公共事業5大領域30多個行業的腐蝕狀況及其控制措施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結果表明,2014年我國腐蝕成本約為21,278.2億元,約佔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34%,每位公民當年相應承擔的腐蝕成本為1555元,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該結果說明:腐蝕是安全問題,腐蝕是經濟問題,腐蝕是生態文明問題,腐蝕防護是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容,腐蝕防控力度是國家文明和繁榮程度的反映。
項目組多名專家將這次調研結果結合多年在腐蝕防護方面的認識與思考,集結成32本專著,形成了《中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叢書》。這些專著從具體的角度——例如重腐蝕環境、海港環境、火電環境等,對腐蝕的狀況和防腐蝕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叢書完整而全面地介紹我們各領域腐蝕調查結果,可以為政府部門、企事業決策者提供高質量的決策參考、保障工業生產裝置及重要基礎設施運行的安全、為國家重大工程的選材提供科學依據,為我國腐蝕防護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理論指導。
作為本次調查的總報告,本項目170餘萬字的《中國腐蝕成本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總體介紹本次調查背景及方法、各行業的腐蝕簡況、腐蝕成本的統計、腐蝕防護策略和建議。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介紹了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水環境、生產製造及公共事業等五大領域30個行業的腐蝕調查結果。這部書的出版對我國的腐蝕防護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推廣、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推動我國在各領域支柱產業的長足發展。也希望廣大讀者能夠通過這部書,進一步關注我國腐蝕防護技術的發展,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我國各個行業存在的腐蝕問題和防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