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多人卻不知

2020-12-21 落葉城主的歷史課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多人卻不知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酒桌文化,很多喝酒的人雖知道於身體無益,卻會爽朗的說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可以說是千古名句,但你知道嗎?其實這一句名言後面還有下半句,只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就下半句才是整句話的經典。

其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一句還有一個故事:明朝的時候,張獻忠攻城,在城外小寺廟駐守的時候,張獻忠卻強迫寺廟的和尚破戒吃肉。在這樣的威脅之下,有一名叫做破山的和尚挺身而出,跟張獻忠談條件,答應只要張不傷害無辜的百姓,他就願意吃肉。

張獻忠答應了,面對佛家人最忌諱的酒肉,破山悲壯地吃下,還留下了千古名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而最經常說這句話的和尚是我們最熟悉的濟公,濟公又被稱為濟癲和尚,他原名李修緣,來自浙江,道濟是他的法號。濟公可以說是南宋時期最出名的和尚,他雖然吃酒喝肉,卻是真真正正以實際行動做到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根據歷史記載,電視劇除了那些玄幻的法術,其它的並沒有誇大濟公的形象。歷史上的濟公擅長出謀劃策,而且能寫詩作賦,雖然平時的套路百出,但是他經常懲罰良善,幫助弱小,百姓們都很愛戴他。

而濟公的放蕩不羈也讓他經常說一句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這一句話雖然分為兩部分,但卻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前半句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但下半句才是精華,濟公認為既然你選擇相信佛教,就應該有個認真的態度,擺正姿態,不要以一己私慾強求菩薩保佑,還免其名曰信眾。也不要以為認認真真打坐誦經磕頭上香就是信奉。真正的信奉,是內心的底線的堅守。

當然,這些也教育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行為,不要違反法律法規,不要跨越道德底線,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譴責他人,也不要以為在網絡上披了馬甲就可以四處「聲張正義」,實際卻是以善良之名做了邪惡之事。

最後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堅守自己的本心,做無愧道德的事,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相關焦點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精華在後半句,卻被後人所遺忘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俗語,如果單從這句俗語的字面意義上去分析,可以發現酒肉和佛祖十分矛盾。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既不能喝酒吃肉也不能好色。但這句俗語,卻將這兩種衝突的事物放在一起。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什麼意思?精華全在下半句!
    關於戒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而且是這句俗語的精華所在。但是因為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所以人們常常會對這句俗語產生誤解,認為出家人破戒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如何並不重要。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至於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繼續往下看。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一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各類民間文化書籍中的常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定然家喻戶曉,然而這句話的精華確實鮮為人知的後半句。這句話的出處最早是記載是在《濟公李修緣》上,不過關於此話的來歷還有兩個說法。
  • 世人只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後面2句,才是精華!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這歌膾炙人口,正是電視連續劇《濟公》中的主打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吧!在很多影視劇中,一身破袈裟,左手扇子右手酒葫蘆,嘴裡念叨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的典型形象。很多人以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然後就沒有下文了,但其實後面還有兩句,恐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 古人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半句同樣經典,有道理嗎
    古人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半句同樣經典,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古時候和尚有很多清規戒條要守,比如說不能殺生,不能撒謊,不能喝酒吃肉等等,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做和尚很苦,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所以是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做和尚的。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還有下半句,古人忠告值得一聽
    並且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濟公時常會說出這樣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看似超越常規,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古人忠告值得一聽!這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乃是出自《濟公李修緣》,真正令這句俗語廣為流傳的,主要還是以下兩種傳說:第一種傳說:破山吃肉古代戰亂年代,破山和尚在李立陽的軍中弘揚佛法;當見到因為戰爭導致生靈塗炭的時候,破山和尚便向李立陽諫言,要求他減少不必要的殺戮。
  • 世人皆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道下半句才是重點
    世人皆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道下半句才是重點一提到和尚,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會想到要與青燈古佛相伴,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和尚就是活佛濟公,濟公和尚呢,是一位行為非常不像正常和尚的人,他總有一句話就是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皆知上半句
  • 世人皆知「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卻不知後兩句話,才是現實
    世人皆知「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卻不知後兩句話,才是現實文/文化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活佛濟公,活佛濟公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和尚,對於他的評價有好有壞,但是大多數覺得他雖然為人不羈和其他的僧人不一樣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有」,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才是精華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有」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這才是精華我們都知道佛家弟子都要遵守清規戒律,佛學裡認為飲酒吃肉都是不應提倡的東西,因為吃肉就要殺生,殺生就是對普世生靈的不敬,應該萬物平等。但是也有一些佛家之人就不遵守這些戒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卻仍然被人們當成是活菩薩,因為他們都做到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有」。首先是花和尚魯智深,雖然魯智深因為不受戒律被師傅逐出師門不允許他當和尚,但是魯智深還是心裡裝著菩薩的,有一顆善良的心靈。看到惡霸欺凌弱女子時會選擇仗義出手逞兇除惡,遇到貪官徇私也能不畏強權抗爭。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高僧的話流傳千年,下兩句更經典!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高僧的話流傳千年,下兩句更經典!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是一句流傳千年的俗語,在現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這句話,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你知道這話是誰說的嗎?這背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明朝末年,張獻忠作亂,自立為王,山賊橫行,張獻忠帶著手下到處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無人不知,百姓們流離失所,有一次來到了四川峨眉山,一群老百姓慌慌張張,逃到山中的寺院!
  • 俗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面還有半句更精彩!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出自《濟公李修緣》。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常常被人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吃肉喝酒的「藉口」。實際上大部分人僅知道前半句,卻不知後面還有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 世人皆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殊不知下半句才是佛教真諦
    而佛教的道義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晦澀難解的,極其複雜,故而每當有德高望重的高僧開講經會的時候,幾乎得到消息的人大部分都會趕到,來聆聽這一場講經。故而佛教用語也有許多流傳開來,成為人們所熟悉的話語,好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還有後兩句,它們才是精華所在
    眾所周知,佛教中人,要求清規戒律,喝酒吃肉是不被允許的。但在很多的影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佛門子弟打破規矩的情節發生,有時候是出於無奈,但有時候卻是故意為之,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會聽到他們說這樣一句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有兩句,才是經典。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兩句才是關鍵,意思完全變了
    文 | 歷史九點半佛教傳入我國後,逐漸演變出了一條獨特戒律,那就是出家人不吃酒肉,和尚吃酒肉,被認為是破戒律的事。但是,我們也會經常看到一條俗語,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意思淺顯易懂,表面意思是尊佛在心中,可以不必在乎一些繁文縟節,也經常被一些「花和尚」拿來做吃肉喝酒的擋箭牌。這是出自《濟公李修緣》的話,濟公很多人都不陌生,各種影視劇廣為流傳,他就是位有名的酒肉和尚,因而說出了這句話。但其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並不完整,後兩句才是關鍵,意思完全變了。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震驚!這些詞語原來是這個意思!窮不過三代,一直窮下去就娶不起媳婦,就沒有第四代。無微不至,沒有微信的地方就不去,包治百病,紅包可以醫治百種病。馬到成功,擁有寶馬轎車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後面兩句才是至理名言
    我們總是聽到過這樣一句俗語,就是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中,可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後面兩句才是至理名言!這兩句後面還有兩句,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吧。小時候我們都是非常喜歡看濟公這個電視劇的裡面的濟公有一些瘋癲,雖然是一個和尚但是總是喝酒吃肉,每當有人說他的時候,他都會說這句話,這句話後面還有兩句話,大家是不知道的。
  • 人人都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殊不知後面兩句才是經典!
    人人都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殊不知後面兩句才是經典!俗話說「人民締造歷史」,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在古往今來的歷史長河之中,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士兵們改變了歷史,這是歷史的潮流,也是人心的所向,眾所周知,俗語是我國流傳極為廣泛的民間智慧,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勞動人民們生活的經驗,它是我國歷史中不可忽略的文化之一。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面還有兩句話,才是濟公本意!
    畢竟僧人和普通不一樣,他們慈悲為懷,吃齋念佛,受戒律的約束,聽起來就讓人覺著高深莫測。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僧人的吃穿住行也越來越和普通人無異,甚至和尚吃肉喝酒,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在高僧中,濟公可以說是最出名的一位。他渾身髒兮兮,看起來瘋瘋癲癲,喜好吃肉喝酒,也不受戒律的約束。
  • 你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的後半句嗎?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流傳很廣,無論信佛學佛的,還是不信佛的人,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酒桌上,經常被當做一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藉口,用來勸初學佛的人喝酒吃肉。大家一般都看過電視劇《濟公》,濟公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這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尤其是被一些愛喝酒吃肉的人牢牢記住,他們在勸學佛的朋友喝酒時就會說:濟公算高僧吧!那樣的高僧都可以喝酒吃肉,你剛學幾天佛,為什麼你就不能呢?難道你比濟公還厲害嗎?這樣一勸,還真就有人不知道怎麼回答了。那麼這句話到底對不對?違不違佛法呢?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所以和尚可以喝酒吃肉?你看後半句
    同樣,佛教也禁止僧侶飲酒,因為酒精會讓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導致修行毀於一旦。這也是大家對於僧侶普遍的一個認知:不能吃肉、不能喝酒。那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僧侶可以因為這句話而破戒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出自《濟公李修緣》,屬於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