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務院新組建了生態環境部,並於近日掛牌成立。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是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我國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創舉。
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中,科學認識和把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集中體現著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相繼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等一系列科學論斷,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汙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系統整體性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為突出的特質和要求,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提出了生態文明領域「大部制」的科學構想。現在,組建生態環境部就是這一構想的創新性實踐和制度化體現。
統籌解決各類水體汙染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九龍治水」「多頭治汙」等政出多門的問題,嚴重影響著水體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的實際成效。事實上,在自然系統中,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共同構成全球水循環系統,各類水體汙染具有傳遞和擴散效應。在任何一個地理單元中,情況莫不如此。因此,治理水體汙染和保護水環境必須堅持系統治理和系統管理的原理和方式。現在,我們將原環境保護部水汙染治理職責,國土資源部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將分散的水體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的職能整合起來,從整體上推進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的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
統籌海陸空環境治理的需要。為了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勝利,國務院先後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三個行動計劃。為此,原環境保護部設置了大氣環境管理司、水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這樣三個機構來具體推進這一工作。但是,這樣的設置遠遠不夠。原因在於氣圈、水圈、土圈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是全球生態系統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子系統。同時,空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相互之間具有複雜的動力學關聯。因而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應堅持海陸空統籌的原則,按照立體化的原則和方式加以推進,全力避免散兵遊勇、單兵突進等治理方式的弊端。現在,新組建生態環境部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原環境保護部、原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原農業部、原國家海洋局等機構的職能,統籌地上汙染治理和地下汙染治理,統籌岸上汙染治理和水裡汙染治理,統籌陸地汙染治理和海洋汙染治理,統籌地表汙染治理和空氣汙染治理。同時,不僅能夠協同推進空氣汙染治理、水體汙染治理、土壤汙染治理,而且能夠協同推進氣圈生態文明建設、陸地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形成立體化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此外,新組建生態環境部還有利於統籌城鄉環境汙染治理以及區域環境汙染治理。
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需要。隨著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風險社會。現在,一旦出現核洩漏就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核安全已經成為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對外繼續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負責全國的核安全、輻射安全、輻射環境管理等的監管工作,統籌維護核安全和生態安全,以維護國家總體安全,進而維護全球生態安全。
從整體上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生態和環境之間具有內在的複雜關聯,以至於人們往往將二者合稱為生態環境。在更為一般的意義上,生態指的是生物有機體與其環境構成的整體或系統,環境指的是生物有機體周圍的自然條件和自然因子。這樣來看,生態對於環境具有本根和規範的意義。過去,儘管原環境保護部專門設有自然生態保護司來負責生態監管工作,但我們慣常將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歸屬於不同的工作部門,這不僅分割了生態保護工作和環境保護工作,也沒有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一個本根性的依託,最終影響到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整體水平。現在,在原環境保護部的基礎上組建生態環境部,反映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治理思路上的一個根本性轉變,即絕不是用生態來修飾環境。這就需將環境治理融入和納入到生態治理中,在立足於生命共同體這一大生態系統的基礎上來推動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並實現二者的統一。
國內節能減排和全球氣候治理統一的需要。全球氣候變暖是威脅到人類安全和地球安全的重大問題,全球氣候治理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重大事務。全球氣候治理要求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推進節能減排。長期以來,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應對氣候變化涉及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二氧化碳本身不是汙染物,卻是造成溫室氣體變化的一種重要物質,因此,控制二氧化碳原本不屬於環境汙染治理的內容,不屬於環保系統管理的問題。現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併入生態環境部,把二氧化碳排放也納入到生態環境部的監管範圍內,打通一氧化碳防治工作和二氧化碳防治工作,能夠更加全面地監管排放物,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總體效果,實現了大氣汙染防治和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統一,有利於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成效。
從總體上說,組建生態環境部,能夠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統一監督管理汙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這樣,不僅有利於改善過去部門職能重疊造成的資源浪費、監管盲區等問題,而且有利於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科學的制度支撐和有力的體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