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

2021-01-19 求是網

  根據《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務院新組建了生態環境部,並於近日掛牌成立。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是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我國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創舉。

  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中,科學認識和把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集中體現著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相繼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等一系列科學論斷,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汙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系統整體性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為突出的特質和要求,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提出了生態文明領域「大部制」的科學構想。現在,組建生態環境部就是這一構想的創新性實踐和制度化體現。

  統籌解決各類水體汙染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九龍治水」「多頭治汙」等政出多門的問題,嚴重影響著水體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的實際成效。事實上,在自然系統中,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共同構成全球水循環系統,各類水體汙染具有傳遞和擴散效應。在任何一個地理單元中,情況莫不如此。因此,治理水體汙染和保護水環境必須堅持系統治理和系統管理的原理和方式。現在,我們將原環境保護部水汙染治理職責,國土資源部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將分散的水體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的職能整合起來,從整體上推進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的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

  統籌海陸空環境治理的需要。為了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勝利,國務院先後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三個行動計劃。為此,原環境保護部設置了大氣環境管理司、水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這樣三個機構來具體推進這一工作。但是,這樣的設置遠遠不夠。原因在於氣圈、水圈、土圈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是全球生態系統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子系統。同時,空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相互之間具有複雜的動力學關聯。因而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應堅持海陸空統籌的原則,按照立體化的原則和方式加以推進,全力避免散兵遊勇、單兵突進等治理方式的弊端。現在,新組建生態環境部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原環境保護部、原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原農業部、原國家海洋局等機構的職能,統籌地上汙染治理和地下汙染治理,統籌岸上汙染治理和水裡汙染治理,統籌陸地汙染治理和海洋汙染治理,統籌地表汙染治理和空氣汙染治理。同時,不僅能夠協同推進空氣汙染治理、水體汙染治理、土壤汙染治理,而且能夠協同推進氣圈生態文明建設、陸地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形成立體化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此外,新組建生態環境部還有利於統籌城鄉環境汙染治理以及區域環境汙染治理。

  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需要。隨著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風險社會。現在,一旦出現核洩漏就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核安全已經成為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對外繼續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負責全國的核安全、輻射安全、輻射環境管理等的監管工作,統籌維護核安全和生態安全,以維護國家總體安全,進而維護全球生態安全。

  從整體上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生態和環境之間具有內在的複雜關聯,以至於人們往往將二者合稱為生態環境。在更為一般的意義上,生態指的是生物有機體與其環境構成的整體或系統,環境指的是生物有機體周圍的自然條件和自然因子。這樣來看,生態對於環境具有本根和規範的意義。過去,儘管原環境保護部專門設有自然生態保護司來負責生態監管工作,但我們慣常將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歸屬於不同的工作部門,這不僅分割了生態保護工作和環境保護工作,也沒有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一個本根性的依託,最終影響到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整體水平。現在,在原環境保護部的基礎上組建生態環境部,反映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治理思路上的一個根本性轉變,即絕不是用生態來修飾環境。這就需將環境治理融入和納入到生態治理中,在立足於生命共同體這一大生態系統的基礎上來推動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並實現二者的統一。

  國內節能減排和全球氣候治理統一的需要。全球氣候變暖是威脅到人類安全和地球安全的重大問題,全球氣候治理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重大事務。全球氣候治理要求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推進節能減排。長期以來,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應對氣候變化涉及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二氧化碳本身不是汙染物,卻是造成溫室氣體變化的一種重要物質,因此,控制二氧化碳原本不屬於環境汙染治理的內容,不屬於環保系統管理的問題。現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併入生態環境部,把二氧化碳排放也納入到生態環境部的監管範圍內,打通一氧化碳防治工作和二氧化碳防治工作,能夠更加全面地監管排放物,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總體效果,實現了大氣汙染防治和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統一,有利於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成效。

  從總體上說,組建生態環境部,能夠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統一監督管理汙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這樣,不僅有利於改善過去部門職能重疊造成的資源浪費、監管盲區等問題,而且有利於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科學的制度支撐和有力的體制保障。

相關焦點

  •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部《「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解讀
    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補齊生態環境保護短板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解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近日就《規劃》的相關內容接受了採訪。問:「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編制《規劃》具有什麼重大意義?答:《規劃》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綱領性文件。
  • 2020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等招聘資格...
    2020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等招聘資格初審合格人員公告 2020-05-09 15:54:24|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招聘系統 根據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公開招聘方案,按照招聘崗位相關要求
  • 生態環境部迎來專家型部長,曾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生態環境部迎來新部長。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經表決,決定任命黃潤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從1979年在成都地質學院水文系工程地質專業學習開始,一直到2016年擔任原環境保護部副部長,37年來黃潤秋學習、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都圍繞「地質」展開。他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是我國知名地質學家。
  • 山東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孫守亮,已赴任生態環境部
    近日,據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官網「中心領導」一欄最新信息顯示,此前任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的孫守亮,已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此前擔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的吳舜澤,已調任浙江省衢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舜澤生於1970年,曾任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原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改革辦副主任等職,2017年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 美媒稱中國生態環境部「史上權力最大」 只為實現兩個目標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導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3月28日刊登題為《環境政策集中管理會加快中國社會的環保進程嗎?》的文章,作者為新美國安全中心能源經濟與安全項目研究員尼爾·巴蒂亞。文章稱,中國整個領導班子明顯表達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政治意願,設立新的環保部門只是落實這一意願的第一步。
  • 環境保護部介紹《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情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鄒首民司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研究所所長武雪芳,向大家介紹我國環境標準的有關情況,特別是《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環保部、環保廳、環保局的區分,「環境保護」已更名為「生態環境」
    不過環保部、環保廳、環保局的說法已經並不準確,因為2018年國家環境保護部已經更名為生態環境部,各省環保廳陸續更名為生態環境廳,而環保局也相繼更名為生態環境局。「環境保護」改為「生態環境」,更大的目的是在於職能的調整。
  • 環境保護部部長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 審議並原則通過《水...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10月18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水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和《環境保護檔案工作辦法(修訂草案)》。會議指出,現行《水汙染防治法》施行以來,水汙染防治標準規劃、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各項制度措施進一步完善,水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 環境保護部:中國與荷蘭籤署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11日在京會見了來訪的荷蘭環境大臣克拉瑪女士一行,雙方就關心的環保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並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與荷蘭王國住房、規劃和環境部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    周生賢首先代表環境保護部對克拉瑪女士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向客人簡要介紹了中國環保工作的最新情況。
  • 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被開除黨籍 長期對組織隱瞞真實年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對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就土壤、農業農村和地下水汙染綜合防治工作形成戰略聯盟。圖為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主任李海生
  • 生態環境部通報7起典型案例問責情況
    中證APP訊(記者 歐陽春香)12月27日,生態環境部通報7起典型案例問責情況。包括山西省違規備案核准高耗能項目、天津市垃圾及滲濾液汙染問題嚴重等。  2017年7月至8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完成對天津、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湖南、貴州等7省(市)督察反饋,並同步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
  • 生態環境部印發部門規章《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部門規章《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程序規定》(生態環境部令第14號,以下簡稱《審批程序規定》),為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修改、提高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對原有審批程序規定進行優化修訂
  • 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被開除黨籍 長期對組織隱瞞真實年齡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綜合報導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對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環境醫院」方案首次亮相「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走進江西」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9月25日-27日,在生態環境部領導下,由中國環境報社、江西省生態環境廳、上饒市人民政府、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全國巡講走進江西」活動,分別在美麗的上饒市和撫州市兩地舉辦。
  • 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被開除黨籍,曾和「環保首虎」張力軍...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紀委監委對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經生態環境部黨組會議研究,決定給予萬本太開除黨籍處分,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繳其違紀所得;河北省監委將萬本太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 生態環境部:關於徵求《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技術指南...
    7月6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徵求《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內容如下:   聯繫人:生態環境部吳豐成 陳勝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南小街115號   郵政編碼:100035   電話:(010)66556641/66556209   傳真:(010)66556206
  • 生態環境部:重點部署六大任務 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水平
    1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包括環境管理的需求
  • 環境保護部發布現行有效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目錄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現行有效的國家環保部門規章目錄》(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年第68號)和《現行有效的國家環保部門規範性文件目錄》(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年第71號),公布了現行有效的85件國家環保部門規章目錄和400件規範性文件。
  • 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