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在設計樓盤戶型的時候,不會認真考慮和完善到每一個戶型,多多少少都是會有一些大大小小不盡人意的不足之處。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戶型改造是必要的,因為每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注重的空間尺度是不一樣的。房子戶型不好怎麼改造?改戶型,就是對空間做一個新的取捨,根據需求重新劃分的過程,才是所謂的設計。作為從業30年的專業設計師,這裡分享下如何改造設計完美戶型,使得空間動線更符合居住需求,房屋使用率得以最大化。
因住戶各異,家庭生活方式、使用要求的不同,個性差異,都會設法去調整戶型結構。 作為設計者的角度,我想說:功能最重要!我會為了功能而改變環境。每一個功能性區域或裝置都有它們最佳的使用方法和呈現方式,寧可改變周圍的環境去適應功能,也不會將就環境去改變功能。 用戶自己也要秉承一個活躍的心態去面對空間的變化。從設計的角度出發,空間的功能不是固定的,只要結構和條件允許,原建築規劃的內容都可以發生改變。
比如別墅裡,樓梯空間的定位很可能給整個空間的動線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的前提即是滿足功能需要。 小空間公寓中,為獲取更多的儲物功能而置換一些功能區域達到改變的目的也很多。
改造要素: 功能性,實用性,通風,採光。在有限空間裡往往無法完全滿足,針對使用率來進行取捨。 列舉諾幹實例。 住宅必須實用,有功能才能過體現實用價值。這是自己作為設計師,管理者的第N次發聲:功能、實用、美觀,順序排列。 所有的住宅在基礎功能之外都會針對儲物空間進行了細分(入戶儲物鞋帽,快遞收納,超市採購等),衣帽間,雜物間,食品儲藏室等等。生活功能上添加個性化的設計,鋼琴、書房、遊戲活動等等,每個空間改造後都有它的個性,表達了用戶的生活方式。
圖1,公寓,一家四口,由2房改造而來,試想3個臥室,3個儲物間,開放式廚房,80平米中,怎麼能夠塞得下。
圖2,公寓,新婚夫妻,4房改2房,利用橢圓弧的無邊無際顛覆生活動線,入戶以小見大,各功能得以放大添加,開發大廚、洗衣房、儲物間、衣帽間、入戶恰當好處的鞋櫃,以及整牆的恨天高收納櫃。
圖3,公寓,3口之家,90平米,孩子高中,如何解決有限空間裡儲物,同時使用一個衛生間不打架,如何利用動線調整增加生活便利
圖4,別墅,大空間如何分配生活區域和功能性區域,改造樓梯改變主動線,擴大得房面積,規劃個性化地下室。
圖5,複式,顛覆性戶型改造成功作品,倒置設計,廚房、客廳等活動區域放置2層,1層整改為生活區,全由一把通天光梯實現。
圖6,關於小型別墅,入戶區域的合理規劃,閣樓功能性設計的典型案例。
除了兩種情況之外,非常有必要改動,一種是預算有限導致的將就,一種是不想折騰對生活細節要求不高。為什麼說非常有必要改動戶型,因為每個家庭與個體對居住肯定有不同需求,至少也是大同小異,但同一個戶型完全是一模一樣,人性還是各有不同,所以不可能完全適合這個戶型,改動其實是符合人性的合理,同時改動也無所謂大小,不是改動越大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適的改動,任何改動得考慮這個家庭近幾年的一個變化,適當留空也說一個很棒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