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後,在世界各地作戰的日軍也向盟軍發起了投降,中國、美國、蘇聯等國家都俘獲了大量的日本戰俘,如何處置這批日本戰俘是個比較麻煩的問題。最終,各國都執行了不同的方針。後來,這些日本戰俘被遣返回國,只有從中國回去的日本戰俘發聲:我們受到了尊重。那麼我國到底是如何處置這批日本戰俘的?
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國家是如何對待自己國家的日本戰俘的。
美國、美國對日軍可謂是恨之入骨,畢竟當初偷襲珍珠港是所有美國人心中抹不去的傷疤。所以當日本投降後,美軍就將太平洋上的日本戰俘帶回了美國。這些日本戰俘在美國接受過審判後就開始了勞動改造,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為美國的軍艦擦地板。
要知道美國海軍是十分痛恨日軍的,所以這群日本戰俘在這裡並不好過。他們在艦船甲板上光著身子勞動,很多時候都會被太陽曬得脫皮,可是他們不敢偷懶,因為一旦偷懶就會招來美國士兵的毒打。如此看來,日本戰俘在美國並不好過。
蘇聯、蘇聯當年在歐洲戰場與德國法西斯進行過艱苦卓絕的鬥爭,雖然最終勝利了,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以蘇聯待任何侵略者都是毫不留情的。
當初,蘇聯俘獲了日本關東軍在內的約20萬日軍,這20萬日軍戰俘被帶回蘇聯後,開始從事各種體力活動,但蘇聯根本不讓這群日本戰俘吃飽飯,甚至將他們派往寒冷的西伯利亞進行勞動時,都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禦寒衣物。這20萬日軍俘虜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不僅如此,幹活不積極還會招來蘇聯士兵的鞭打。可見,蘇聯對待侵略者就像是西伯利亞的冷風一樣凜冽刺骨。
據統計,最終從蘇聯遣返回國的日軍戰俘只剩下了3000多人,還都是半死不活的。
光是這兩個國家就已經把日軍戰俘虐得不成人形了,想想在二戰中受到日軍迫害最為嚴重的中國,是不是應該將這批戰俘直接槍決最痛快呢?不過事實可不是這樣。
當年,日軍宣布投降後,我軍收押了大批戰俘。但是我國並沒有對他們採取什麼過分舉動,除了在收押所中接受勞動改造外,我國保證了他們一定程度的自由,他們可以在戰俘營內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籃球、羽毛球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相撲場所。
至於日軍軍官,我國並沒有將他們關進戰俘營,儘管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但是仍舊允許他們居住在司令部,而且會定時給他們發送生活費,這些生活費跟他們之前日本所發放的一樣,根據不同的軍銜發放不同的生活費,也就是所謂的軍餉,他們可以用這些生活費在中國購買所需的生活用品,看守他們的中國士兵會幫他們買回來。
另外,在戰俘營的日本士兵,根據勞動成果也會發放一些零用錢,他們可以用這些零用錢購買香菸等物品,而這些錢財我國會在之後向日本清算賠償時一併算清。
當時,日軍代表前往武漢中山公園籤署投降協議書的時候,我國也給予了其很大的尊重。當時,武漢的中山公園被中國人民圍的人山人海,前來籤字的日本代表被嚇得兩腿發軟,全身冒汗,在籤字過程中連坐都不敢坐,好在我國人民雖然憎恨這些侵略者,但並未作出任何過激舉動,我們都知道,以暴制暴永遠不是最好的解決手段,我們可以包容他們,但是這不代表我們會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
這批日本代表在進入中山公園和離去的時候,全程受到了我軍的護送,最重要的是,在投降文件上,我國並沒有將那些日本軍人稱為「戰俘」,而是將其改成了「日本徒手官兵」。這讓日本代表深受感動。後來,在這群日本戰俘回國後,主動發聲,說他們十分感激中國,中國不僅沒有迫害他們,反而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尊重。
中國人永遠都有著善良包容的美好品質,以暴制暴也從來不是我們的行事準則,我們可以尊重這些日本戰俘,但不代表我們會原諒他們在中國所犯下的種種罪行,也不代表我們會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