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認為歐洲國家大多都跟隨美國的腳步,對美國馬首是瞻,對待中國的態度也和美國一樣,並不友好。
實際上,歐洲大部分國家確實和美國走得比較近,但仍有這麼四個國家,對中國非常友好,並且給了中國一定的幫助。
四、烏克蘭。
烏克蘭在冷戰時期是蘇聯的核心成員國之一,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到了僅次於俄羅斯的軍工業,軍工實力非常強悍。
而中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適時地與烏克蘭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在軍工貿易方面也有很多合作。
當時,烏克蘭不僅為中國提供了很多軍工方面的高端技術人才,還出售給了中國很多尖端武器。
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就是從烏克蘭買的。
(瓦良格號的完成度有68%)
要知道,由於對立關係,中國在近三十年一直遭受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烏克蘭能夠頂著西方國家的壓力與中國進行軍工貿易,實屬不易。
現如今,烏克蘭和中國的關係依舊很友好,兩國不僅在軍工貿易上有合作,在其他領域也有很深的交流。
如果沒有烏克蘭的鼎力相助,中國的軍工水平很難達到今天的水平。
三、希臘。
希臘在歷史上曾十分輝煌,創造了古希臘文明,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目前,希臘憑藉著獨特的戰略位置(亞非歐交界之處)和文化地位,依舊是一個很具有影響力的國家。
在國際立場上,希臘雖然加盟了北約和歐盟,但是一直和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比如在把瓦良格號運回中國時,希臘就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當時,中國購買的瓦良格號在回國途經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到了土耳其的百般阻擾,中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答應了土耳其很多條件,才讓土耳其答應放行。
但土耳其依然以通過海峽時的安全問題為由,要求中國準備兩倍的拖船以及交10億美元的保證金。
希臘則在此時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動向中國租借拖船,並且承擔了安全風險,避免中國向土耳其交高額保證金。
最終瓦良格號成功到達中國,希臘的幫忙我們絕對不能忘記。
現如今,中國和希臘在經濟上的交流更加密切,希臘甚至把自己的港口交給中國經營。這對中國在歐洲的戰略至關重要,也體現了希臘對中國的充分信任。
二、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是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小國,屬於南斯拉夫人種。
和其他歐洲國家主動投入西方懷抱不同,塞爾維亞一直對西方國家嗤之以鼻,選擇和中國站在一起。
甚至每任塞爾維亞總統上臺後,都會第一時間表明立場,宣布對華友好,堅決不加入西方。
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南斯拉夫在遭遇西方國家的圍堵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為其發聲,只有中國在國際上為其聲援,並提供了幫助。
因此,儘管現在南斯拉夫解體了,但塞爾維亞依舊記得中國的這份恩情,一直對華友好。
現如今,中國和塞爾維亞已經成為最堅實的夥伴,兩國不僅在經濟上有很多合作,在國際立場上也經常站在一起,互幫互助。
一、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有四分之三的領土在亞洲,但是其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的重心都在其領土的東歐部分,因此,俄羅斯也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
在歷史上,中俄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時好時壞。
晚清時期,沙俄趁火打劫,侵佔了中國部分領土。
二戰以及建國初期,蘇聯都給了中國巨大的支持,幫助中國建立了基礎的工業體系。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關係又開始走向破裂。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大減,此時西方國家慢慢把矛頭對向了東方。
這時,中國和俄羅斯再次走到了一起,共同抵擋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
現如今,俄羅斯對中國也非常友好,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雙方除了共同面對西方的壓力外,還存在一定的互補關係。
俄羅斯可以向中國賣石油資源來緩解其經濟壓力,而中國則可以通過購買石油來保證自己的工業發展。
在國際立場上,兩國也相互支持,唇齒相依。
總結:即使在西方國家很強勢的歐洲,依舊有四個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國家,其中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工合作夥伴,希臘用行動證明自己對中國的友好,塞爾維亞一直選擇和中國站在一起,俄羅斯則是中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