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通報兩起移送公安機關案件情況

2020-12-14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75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華證期貨閔明涉嫌挪用客戶保證金案件、景興紙業徐俊發等人涉嫌內幕交易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情況。  

一、關於閔明涉嫌挪用客戶保證金情況的通報

2011年10月24日,證監會接到華證期貨報告,華證期貨董事長閔明擅自挪用客戶保證金4100萬元,給華證期貨造成重大風險隱患。2011年12月29日,證監會對閔明涉嫌挪用客戶資金行為立案調查。2012年6月6日,證監會依法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

經查,華證期貨控股股東華證投資集團(以下簡稱華證集團),由閔明實際控制,閔明同時為華證集團和華證期貨法定代表人。在處理華證集團因參與民間借貸形成的債務關係過程中,閔明利用職務便利,擅自指使華證期貨財務部副經理賈江虹,通過預先借用的客戶帳戶,將4100萬元客戶保證金挪用,造成嚴重後果。

閔明涉嫌構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和第二百七十二條所述行為,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等有關規定,證監會將閔明涉嫌犯罪情況移送公安機關查處,並對賈江虹進行同案移送

證券期貨交易客戶保證金是交易客戶用作交易履約保證的資金,嚴禁挪作他用。我國《刑法》、《證券法》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此有明確禁止性規定。華證期貨客戶保證金被挪用一案,是近年來少見的期貨公司高管人員挪用客戶保證金事件,反映出少數期貨公司高管人員法制意識淡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規章制度執行存在漏洞的問題。證監會始終把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切勿抱僥倖心理。

二、關於徐俊發等人涉嫌內幕交易情況的通報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監控發現的線索,2012年6月13日,證監會對「費某某」等帳戶涉嫌內幕交易行為立案調查。調查發現,徐俊發、張雷涉嫌內幕交易犯罪。2012年9月,證監會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經查,2012年2月15日,浙江景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興紙業)經營班子成員開會討論了2011年利潤分配事項,擬採用資本公積10轉送10的方案,並準備提交董事會決議。3月2日,董事會會議表決通過該方案。3月3日,景興紙業發布2011年利潤分配預案公告,公告後首個交易日股價漲幅為10%。景興紙業2011年利潤分配方案屬於《證券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的內幕信息,景興紙業副董事長兼財務總監徐俊發參與該利潤分配方案的討論和決策,知悉內幕信息。

2012年2月22至29日,徐俊發實際控制的平湖市恆豐科技投資公司(以下簡稱恆豐科技)利用「費某某」、「蔣某某」等4個個人帳戶累計買入「景興紙業」股票194萬餘股,交易金額達1246萬元,截至調查日帳面盈利約170萬元。上述帳戶操作人為恆豐科技財務經理張雷,徐俊發在2月20號左右告知張雷景興紙業要採取10送8或10送10的高送配方案。

徐俊發等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並涉嫌構成《刑法》第一百八十條所述內幕交易行為。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等有關規定,證監會將徐俊發等人涉嫌犯罪的情況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在本案調查過程中,上市公司和涉案當事人隱匿並破壞證據資料,部分涉案人員串供說謊,隱瞞實情。調查組通過細緻分析和周密部署,比對詢問筆錄中的疑點,查閱涉案公司檔案資料,掌握了大量客觀證據,當事人不得不承認內幕交易的事實。

本案是一起在披露年報「高送轉」分配方案過程中由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參與實施的內幕交易案,徐俊發作為上市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總監,熟悉證券法律法規,明知內幕交易的違法後果,但在利益面前,仍心存僥倖,知法犯法。內幕交易行為嚴重損害了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擾亂了證券市場的秩序,對於這種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證監會必將依法嚴肅查處。

相關焦點

  •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機關受理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規定...
    ,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機關受理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規定》。案件移送書應當附移送材料清單,並加蓋移送機關公章;(二)案件調查報告,載明案件來源、查獲情況、嫌疑人基本情況、涉嫌犯罪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處理建議等;(三)涉案物品清單,載明涉案物品的名稱、數量、特徵、存放地等事項,並附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現場筆錄等表明涉案物品來源的相關材料;(四)附有鑑定機構和鑑定人資質證明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檢驗報告或者鑑定意見;
  • 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至公安機關後的處理程序
    內鄉縣王先生來電諮詢:  我是行政執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但在執法過程中,對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給公安機關的程序不是很清楚。請問,能否予以解答?  答:1.行政執法機關對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的案件,應當依法作出處理;其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實施行政處罰。2.行政執法機關對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移送。3.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經作出的警告、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的行政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
  • 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行政處罰98份,罰沒38億元;11家上市...
    8月7日晚間,證監會通報了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根據其公告,今年1~6月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同時,證監會還點名了多家上市公司,並指出了上半年案件的四大特點。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上半年案件主要特點有四項:一是財務造假影響惡劣,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
  • 常州通報兩起公安幹警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
    人民網常州11月1日電 (馬燾燾)近日,江蘇常州市紀委通報兩起公安幹警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案件。 常州市公安局武進分局交警大隊湟裡中隊原警長許佳充當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案件。
  • 審計署公布28起移送審結案件情況
    審計署移送的2010年底已辦結的28起案件情況一、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總經理唐若昕受賄和濫用職權案審計署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審計中發現,2002年至2003年,唐若昕擅自決策違規委託理財業務審計署將此案件線索移送監察部查處,並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後,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於2010年2月,以受賄和濫用職權罪一審判處唐若昕有期徒刑14年。
  • 毒品犯罪辯護王如僧律師:毒品案件,提防公安機關不全案移送卷宗
    毒品犯罪辯護王如僧律師:毒品案件,提防公安機關不全案移送卷宗一、我國實行的是全案移送主義在司法實務中,實行的是全案移送主義,即在偵查終結時,公安機關要將全部卷宗材料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在移送起訴時,人民檢察院應將全部卷宗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 公安部明確受理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要求
    為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公安部日前公布《公安機關受理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規定》。  根據《規定》,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公安機關應當接受,及時錄入執法辦案信息系統,並檢查是否附有五類材料。
  • 北京一中院將一起民事上訴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中國法院網訊 (劉曉燕 張笑銘) 7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的上訴案件,根據上訴人補充提交的證據,認為存在犯罪嫌疑,最終裁定撤銷了一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一審原告的起訴,並將案件移送至公安機關。
  • 河北通報16起典型違法佔地案件查處整改情況
    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關於公開掛牌督辦16起典型違法佔地案件查處整改情況的通報↓↓↓為充分發揮土地案件查處的警示和震懾作用,有利打擊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整改,2019年6月13日、7月8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公開掛牌督辦16起典型違法佔地案。
  • 證監會嚴詞警告資管從業人員:不要以身試法
    資管從業人員應謹記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嚴守道德底線,不要以身試法,奉勸違法者立即收手,向公安機關自首爭取寬大處理。(北京青年報)   在昨天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稱將對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的違法行為開展打擊專項行動。
  • 高檢院通報檢察機關查辦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情況發布會
    10:03:05  [肖瑋]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通報檢察機關查辦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有關情況,發布檢察機關查辦生態環境領域犯罪典型案例。然後歡迎記者提問。首先由我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10:11:38  [肖瑋]  山東省檢察機關自專項監督活動以來,共督促移送、監督立案20餘起;河北省青縣檢察院一次就監督環保部門移送5起涉嫌環境汙染犯罪的案件;廣東省開平市檢察院移送了1起汙染環境案後的瀆職犯罪線索。
  • 自然資源部通報10起違法案件:涉及違建、越界開採等
    為切實發揮先進引領和警示教育作用,督促地方強化自然資源執法監管,自然資源部決定通報10起違法案件查處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各方的監督。第一類案件3起。案件所在區域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履行職責,積極主動作為,態度堅決,該拆除的堅決拆除,該沒收的堅決沒收,該移送紀委監委、司法機關的堅決移送,嚴厲打擊自然資源違法行為,值得肯定和表揚。
  • 審計署公布40起經濟案件和事項移送及處理情況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楊曦)今日,審計署公布移送至2014年11月已辦結40起經濟案件和事項處理情況(2014年12月24日公告)。40起經濟案件涉及非法集資、貪汙受賄、騙取財政專項資金、騙貸騙保、操縱債券交易、玩忽職守、挪用公款、違規佔地、私設「小金庫」、違規套取資金、違規建設別墅等違法違規行為。
  • 福建漳州通報抑菌霜事件:涉事產品含激素 線索已移送公安機關
    新華社福州1月17日電(記者吳劍鋒)針對近日持續發酵的抑菌霜事件,福建省漳州市「歐艾抑菌霜」事件處置工作組17日凌晨發布通報稱,經調查檢測,確認涉事兩款產品均含激素,企業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目前當地衛健部門已將有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 河南省公安廳通報全省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情況
    在第九個全國公安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來臨之際,5月14日,河南省公安廳通報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情況:2017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立各類經濟犯罪案件8665起,破案556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831名,成功破獲百萬元以上案件901起。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充分肯定,公安部4次通令嘉獎、15次賀電錶彰。
  • 違法佔地越界開採 自然資源部通報10起違法案件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28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執法局局長崔瑛通報了10起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其中包括湖南省邵陽縣國色添香水上世界違法佔地建設水上遊樂項目案、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弘建煤礦有限公司越界開採案等。
  •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行政案件移送管轄的,詢問查證時間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計算。  第四十條 報案人不願意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行為的,公安機關應當在受案登記時註明,並為其保密。  第四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報案人提供的有關證據材料、物品等應當登記,並妥善保管。移送案件時,應當將有關證據材料和物品一併移交。
  • 完善監察機關移送案件強制措施銜接機制丨刑事訴訟規則解讀
    由於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所以檢察機關受理監察機關移送的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後,內部需要辦理拘留手續,對外需要協調公安機關執行,實踐中一般無法做到在受理案件的同時就同步拘留,因此,《規則》第140條規定:「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已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受理案件後,及時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拘留決定,交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拘留後,留置措施自動解除。」
  • 環保局公示42家違法企業 3起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重點對排汙口、化工、電鍍、屠宰、醫療、水產行業和城鎮汙水處理廠廢水排放情況進行檢查,查處一批非法排汙、超標排放企業。  截至目前,全市已檢查企業1662家次,包括排汙口檢查241個、排汙口上遊企業排查411家次、河流流域工業企業排查70家次、檢查化工企業45家次、醫療企業203家次、電鍍企業112家次、屠宰企業105家次、水產加工企業352家次、檢查汙水處理廠123家次。
  • 公安部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情況
    2020年12月9日,公安部在京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的主要情況。發布會由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國忠主持,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童碧山、福建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政委陳重,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