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詩韻媽媽
中國的語言那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說起來真是一點都不含糊,華夏五千年的歷史,每一個文字每一個符號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就說全中國這麼多個省份,光是民族就56個,再說方言那也是窮其一生也學不完的語言,所以中國的文字,和中國的語言在外國人眼裡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近日就有一個10後的小學生就把中國語言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字藝術,運用到了自己的「造句中」,沒想到竟然一下子在網上走紅,很多網友都誇讚這個小學生「難道是成精了?」就連給他批作業的語文老師,都對他讚不絕口,我們一起來領教一下小學生的風採吧!
小學生造句成「繞口令」,老師評語:舌頭打結,網友:這孩子成精了
有網友在網上分享了一組,小學生的「造句圖」沒想到這組圖片傳上去不久便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圍觀,別看只有寥寥數字,但很多網友卻沒有一個能順利讀完的,以前一目十行的本領到了這裡也變成了「磕磕絆絆」,終究沒一次性讀完這句話,連孩子的語文老師都被繞了進去,難度也相當於英語的四級考試了。
這第一張照片是用「上」造句,這個小學生造的句子是:「多虧跑了兩步,差點趕不上上上海的車」,乍一看網友以為是多寫了個「上」字,結果讀出來才知道,好傢夥原來這是個繞口令似的造句,其中一個「上」是動詞,另一個是地名真是絕了,這孩子不服都不行。
下面這個難度也是5顆星的,題目是用「把」造句,大家都知道小學生,把字句、被字句,是經常會被老師拿來當作考題的,而這個小學生卻掌握「把」字的精華,遭的句子是:「今天下雨,我騎車差點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不用我說相信大家在讀到「把」字的時候是不是重複了好幾遍才順利地讀下來,「把」是個多音字,這一點讓孩子利用的是淋漓盡致。
要說前兩個還能接受,那麼接下來重頭戲來了,用「行」造句,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之間這個孩子大筆一揮在上面寫了一段話,算了還是你們自行去下面讀吧!反正我是讀了至少3遍才捋順過來,我的普通話考試還是2級甲等呢,都被這個造句給打敗了,恐怕就連廣播員讀的時候都得「卡殼兒」。
就連孩子的語文老師忍不住在下面寫下了評語,說自己讀的時候,開口就打結了,這個造句真是把「行」這個多音字發揮到了極致,沒有想像力的老師興許會給孩子判錯,這個孩子的想像力真的趕超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網友的驚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實在是令人驚嘆不已。
那麼作為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
1.保護和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好奇心」,也就是孩子小的時候那些異想天開的想法,作為家長我們要深入淺出的進行解釋,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去思考,例如:通過講故事的而方式,讓孩子去猜故事的結局,讓孩子放心大膽地去猜,引導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做出創新,這樣孩子的思維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
2. 增加孩子的體驗感
感官是一種非常直觀地了解事物的方式,通過對物體外表的形狀、顏色、觸覺,去了解事物從而增加孩子頭腦中的影響,多增加孩子的體驗感,讓孩子多動腦,多在體驗中讓孩子觀察事物的特點,這樣也能增加孩子的想像力。
寄語:
「想像力」是一種非常奇妙的能力,能讓孩子擁有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和動腦能力,同時擁有想像力的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更容易擁有快樂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後,你覺得孩子擁有想像力重要嗎?你是怎麼看待上面這樣的造句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詩韻媽媽,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