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坐月子不能下床活動」、「坐月子不能碰涼水」......關於女性「坐月子」的說法是五花八門,而老一輩的人對此深信不疑。雖然「坐月子」可以幫助孕婦快速恢復身體,但是也要「坐得對」!以上那些說法其實統統都是謠言!
■謠言一:坐月子不能下床活動
老一輩人覺得,產婦應該儘量臥床休息,很多人從字面意義去理解,覺得坐月子就是應該「坐」。
為了減少分娩失血,產婦的身體會產生一些變化,讓體內的血液在生產前後處於高凝狀態。
這本來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如果長期臥床不動,下肢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隨血液移動到心肺部位,命都可能丟掉。坐月子期間注意休息,但同時要適當運動。
■謠言二: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哎呀!坐月子怎麼能沾水呢!會落下病根的!」很多新媽媽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
錯了,產後反而更應該注意個人衛生。
月子裡,產婦要把懷孕時增加的血容量排出去,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多汗。這是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要是不洗乾淨,渾身黏糊糊的,得多難受!
除此之外,會陰和乳房也要注意清洗,否則病菌趁機侵入,將給新媽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科學坐月子,產婦們做好以下這四件事,就可以放心洗頭髮洗澡了。
①注意溫度
洗澡時要注意防風,關好門窗,提前打開浴室的暖風,等浴室溫度升高後再進去洗澡。溫度過低的水會讓身體受涼疼痛。寶媽洗澡時要注意水溫,控制在38度左右就可以了。
②控制時間
剛剛生產後的寶媽身體還是很虛弱的,體力非常差,洗澡時候要嚴格控制時間。一般洗澡時間在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洗的時間太長會頭暈,所以寶媽洗澡的時候需要有家人陪同。
③及時吹乾
洗完澡或者洗完頭髮後,要及時擦乾淨水分,並且用吹風機的暖風吹乾。等身體完全乾燥後再走出浴室。在等待過程中寶媽可以喝熱水補充身體的流失的水分。
④保護傷口
產後洗澡要採用淋浴,順產的寶媽如果有撕裂或者側切傷口,需要注意不要用淋雨直接衝到傷口上。剖腹產的寶媽可以購買洗澡專用傷口貼把傷口貼上。順產的寶媽產後3天就可以洗澡了,剖腹產的寶媽需要等到7天之後。
■謠言三:坐月子不能刷牙
從專業角度來講是可以刷牙的。刷牙可以清除口腔內的細菌,保持口腔內的清潔環境,同時可以避免齲齒,每天早晚刷牙,對於保持健康還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因為坐月子期間沒有及時地保護自己的牙齒,而導致大量的齲齒,所以坐月子期間還是要注意健康,注意衛生,而口腔的健康和口腔的衛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推薦坐月子期間也像正常一樣按時刷牙,但是這時產婦抵抗力比較差,牙齦容易充血,所以可以使用一些比較軟的牙刷。
來源|晶報APP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