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統籌推進特色城鎮化紀實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不斷擴大的城區面積,日漸提高的城鎮人口比率;鱗次櫛比的嶄新樓房,筆直寬闊的城鄉街路;亮彩紛呈的特色鄉鎮,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馬年春節剛過,記者走進德惠,切身感受到了這座長吉圖和哈大經濟隆起帶上新興中等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的華美「蝶變」。

  近年來,德惠市緊緊抓住國家統籌發展城鎮化的歷史機遇和吉林省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有利契機,完善城鎮發展規劃,堅持建管並重,著力推動人居環境新突破。

  德惠市本著做大中心、做強兩翼、重鎮崛起、整體提升的原則,加快了城鎮化步伐,走上了一條有著本地特色的產城融合城鎮化道路。

  城區建設方興未艾 城鎮功能日趨完善

  去年的德惠,有這樣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2013年,完成樓房開發20完平方米,「暖房子」工程60萬平方米;23.5萬平方米的城市商務綜合體拔地而起,2.5平方公裡的東部新城已初具規模。

  11條新修道路全部竣工通車,15個影響城市發展的節點被打通,中心城區道路密度達到4.2公裡/平方公裡,道路面積率達9.4%,人均道路面積10平方米;新建農村公路129.5公裡,改造危橋16座,鄉村公路通村率達到99.7%。

  「城區變大了,樓房更多了,道路變寬了,我這車開得比以前舒服多了。」在去年新通車的東風路,計程車司機李波笑著說。

  作為從業10年的老的哥,他每天都驅車穿梭在德惠的大街小巷,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變化。李波說,以前,不少老路段不僅坑坑窪窪,還比較窄,隨著車輛的增多堵車現象時有發生,影響情緒不說,還耽誤了不少生意。

  這兩年政府新修建了不少六車道的寬路,還將老路鋪平拓寬。「路通了,買賣好了,心情也好了!」

  為實現把德惠打造成綠色宜居中等城市的目標,德惠市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全面加快特色城鎮化步伐。

  他們聘請同濟大學對城區發展進行科學規劃,本著「中提、南拓、北擴、西進、東展」發展戰略,啟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將飲馬河流域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全力實施城市大開發、大建設、大改造,抓好老城區改造升級;以行政服務中心為依託,加快東部新城建設;以高鐵客運站為核心,完善西部新城功能。

  預計五年時間內,德惠市區規劃面積從現在的25平方公裡拓展到50平方公裡,市區人口從現在的25萬人發展到50萬人。

  小城鎮建設異軍突起 新型城鎮特色鮮明

  出德惠城區,向西北方向行駛13公裡,到了天台鎮街道。只見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上乾乾淨淨,路旁的太陽能路燈整齊劃一,與旁邊的青松翠柏相得益彰。

  「過去,街邊沒路燈,一到晚上黑燈瞎火的,沒幾個人敢上街。現在好了,路燈亮了,環境好了,鎮上還建起了農民文體公園,我沒事兒就遛彎兒去。」說起家鄉的變化,德惠市天台鎮居民劉暢臉上掛著幸福的微笑。

  天台鎮以建設人居環境優美、服務功能完善、突出田園特色的現代化城鎮為目標,高標準、高起點推進城鎮化建設,推進特色田園集鎮進程。

  兩年來,投資470萬元,在鎮街區內修建汙水暗排1898米;投資150萬元,在鎮街區內兩條主幹路安裝路燈168盞;投資122萬元,對鎮區內土路進行硬化;投資300多萬元,修建了吉林省首家鄉鎮農民文體公園……一個生態文明、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宜居宜遊的田園集鎮呼之欲出。

  「近年來,天台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外,天台鎮還站在德惠市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度,科學謀劃小城鎮加速發展的新格局,搶佔新機遇。」常務副鎮長曲守寶稱,天台鎮「惠臺大道」竣工通車後,從天台鎮到德惠市高鐵客運站只需10分鐘車程。

  屆時,天台鎮將利用「10分鐘經濟圈」加大招商引資和樓房開發力度,建立一個田園、宜居、優美的精品別墅區。

  在發展特色城鎮化道路上,德惠市統籌規劃,因地制宜,以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區域分明、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經濟持續發展、農民生活富裕的新型城鎮為目標。

  依託鄉鎮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做好特色文章,統籌推進小城鎮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

  如今,德惠市的各個鄉鎮準確定位,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小城鎮正蓬勃而起。

  以長德新區和米沙子工業集中區為支撐,著力把米沙子鎮打造成為長春市衛星城鎮;以大成(德惠)生化工業區為載體,著力把菜園子鎮打造成濱江新鎮。

  依託朱城子食品加工產業園,著力把朱城子鎮打造成食品名鎮;依託萬寶化工產業園,著力把萬寶鎮打造成化工強鎮;依託商貿集市發達的優勢,著力把岔路口鎮打造成商貿重鎮;依託松花江旅遊資源優勢,著力把松花江鎮打造成旅遊大鎮……

  「三化」統籌推進 產業發展提質增速

  2013年,德惠市深入實施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取得了令人稱道的成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6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06億元。

  項目建設有了新突破,共引進項目24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2個;引進內資11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068萬美元;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45.9億斤,園藝特產品年產值實現25億元,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實現420億元,綜合農機化水平達到70.4%。

  德惠市領導清楚:「大力發展城鎮產業,是統籌推進城鎮化的關鍵舉措。」

  因此,德惠市委、市政府牢牢扭住工業化這個龍頭,切實強化城鎮化這個支撐,不斷夯實農業現代化這個基礎,以產業發展支撐城鎮化穩步推進,以城鎮化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升級,積極推動產業布局與城鎮化布局相融合。

  德惠市統籌推進城鎮化有著準確的目標定位:建設「三個基地」,打造「一個名城」,即建設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畜禽養殖及加工基地、世界玉米及秸稈生物化工基地,打造中國食品名城。

  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有著清醒的認識,樹立了明確的目標。下一步如何前進,讓人充滿了期待。

  「今年,我們將緊緊盯住富民強市總目標,牢牢把握『快建設、快發展、快推進、快落實』主基調,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提質增效、建管並重、固本強基,取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新突破,不斷開創幸福德惠建設新局面。」德惠市委書記馬延峰的話擲地有聲。

  今年,德惠市將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著力引進建設一批就業型、資源型、環保型、科技型、稅源型優質項目,不斷壯大食品加工業、生物化工業、環保建材業、冶金製造業、生化製藥業、新興低碳產業六大支柱產業。

  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指導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全力推動農產品龍頭企業發展,不斷發展壯大優質肉雞、肉牛、玉米、稻米、休閒食品、生豬、瓜菜、酒業、大豆、鴨鵝等十條龍型產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為發展新型城鎮化提供支撐,德惠市將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不斷提升「三區三園」的項目承載能力,促進產業向城鎮集聚、向園區集中,使之成為全市要素集聚的高地、項目生成的載體和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常亮)

來源: 新華網吉林頻道

相關焦點

  • 「鏈式經濟」+基地化——德惠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紀實
    原標題:「鏈式經濟」+基地化——德惠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紀實   初冬時節,在吉林省德惠走訪,各色農業生產帶星羅棋布,各類涉農企業一應俱全。在這裡,「小而全」的傳統農業已沒了痕跡,正在用「大而專」的「鏈式經濟」書寫著新的發展軌跡。
  • 以新發展理念建設特色小鎮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
    很多特色小鎮在推進過程中,忽視了土地利用規劃的引導和管控作用,建設用地規模偏大,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不緊密,導致項目落地難甚至出現違法違規用地現象。因而,特色小鎮發展規劃要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多規合一」,科學劃定特色小鎮發展邊界,控制建設規模,優化空間布局,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二、統籌增存用地。
  •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新階段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著眼於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 四川探索:「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推進跨越發展
    41.83%,2011年我省城鎮化率達到41.83%,較2010年提高超過3個百分點。全國城鎮化率同期只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數字再次證明:四川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黃金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已經到來。如何把握好「黃金時期」和「關鍵時期」的重大機遇,這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 城鄉統籌比翼齊飛——浙江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紀實
    經過連續幾個月的調研,習近平同志作出了如下判斷: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迅猛發展,但農村群眾的生活質量並沒有相應提高,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如何消除城鄉差距?浙江的指針是:群眾關心什麼就做什麼。
  • 「德惠市」打造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德惠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圍繞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編制6項重點任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按照《省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美麗庭院、乾淨人家評價標準》《3A示範村建設標準》,推進村容村貌由「髒亂差」向「潔淨美」加速轉變。真正實現了從「面子」到「裡子」,從乾淨到美麗的蝶變。
  • 保供應 促發展——德惠市肉雞深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紀實
    保供應 促發展——德惠市肉雞深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紀實 作者:盧彥東 常亮    編輯:奚暢波    來源:吉林日報    2020-05-27
  • 福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確保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
    原標題:福建省出臺實施意見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日前,省政府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我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意見共十部分——   把握總體要求。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配套政策,確保實現「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8%左右」目標任務。   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 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 贛州市打好新型城鎮化攻堅戰速寫
    2016年,圍繞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做精做美次中心城市和縣城,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我市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提高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集中力量打好新型城鎮化攻堅戰。贛州,在大步邁向品質城市的進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
  • 在省農委幫扶德惠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隨著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德惠市按照省裡的總體部署,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統領全局的中心工作來抓,科學謀劃,精心組織,統籌安排,不斷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新思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呈現出健康順利、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主要表現在:一是領導重視,措施得力。
  • 菏澤鄆城: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異彩紛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強調,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 推進兵地融合 加快新時代新疆新型城鎮化進程
    1日,兵地融合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召開,專題研究推進兵地融合和新時代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工作。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兵地融合發展工作聯席會議第一召集人雪克來提·扎克爾,兵團黨委副書記、司令員彭家瑞出席會議並講話。
  • 新型城鎮化,讓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婁底市以兩型社會建設、環長株潭城市群、婁底水府示範片區發展為契機,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南擴北延、東優西聯」步伐,加速「一心兩翼」城鎮帶建設。以婁底中心城區建設為龍頭,縣市城區建設為節點,小城鎮建設為紐帶,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強化城鎮產業支撐,新型城鎮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我市城鎮人口達到17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3.77%。
  • 林武在長春市和德惠市調研時強調:像抓經濟工作一樣抓河湖保護管理
    像抓經濟工作一樣抓河湖保護管理   8月2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武就飲馬河流域河長制落實情況先後到長春市九臺區和德惠市進行實地踏查調研。在德惠市汙水處理廠,林武還來到車間和中控室實地察看監測系統和日均處理汙水情況,詳細了解深度處理、消毒、運營成本等整體運行情況。  考察期間,林武主持召開了飲馬河流域落實河長制座談會,就推進飲馬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聽取省直有關部門和市縣政府意見和建議。
  • 長治:統籌城鄉發展 建設上黨城鎮群
    全市「一盤棋」統籌規劃    城鄉「齊步走」協調發展    構建「一核雙圈」城鎮空間布局,實現主城區、大縣城、中心鎮一體化發展,建成全國最宜居、最宜發展城市,是一項浩大而系統的工程,也是一項既又全局性又有全面性的工作,事關整個上黨地區的未來發展。必須準確把握城鎮化演進規律,全市「一盤棋」統籌規劃,城鄉「齊步走」協調發展。
  • 隴西縣首陽鎮特色藥材小鎮建設紀實
    原標題:隴西縣首陽鎮特色藥材小鎮建設紀實 走進隴西縣首陽鎮,家家戶戶的院子裡新挖的中藥材堆成了「小山」,而藥材市場上各類中藥材交易更是異常火爆,到處可以感受到這一特色支柱產業給群眾帶來的豐收和富足的喜悅。 首陽鎮是隴西縣經濟發展的西大門,也是西北最大的地產中藥材集散地,今年8月,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建設18個特色小鎮之一。
  • 六師五家渠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紀實
    精準施策 抓實抓細——六師五家渠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紀實企業復工復產、連隊職工春耕備耕……六師五家渠市堅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具體,爭分奪秒、開足馬力、搶佔先機,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 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推進新型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強化產業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努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四)生態文明,傳承文化。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五)市場主導,政府引導。
  • 劉彥隨:新型城鎮化應治「鄉村病」
    日前,李克強總理專門邀請兩院院士和有關專家到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並與大家座談。座談中,李克強總理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以人為核心,以質量為關鍵,以改革為動力,使城鎮真正成為人們的安居之處、樂業之地」。
  • 「德惠市」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為實現長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淨起來,兩年綠起來,三年美起來」的工作目標為突破口,德惠市始終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本著「高位統籌與廣泛發動同步、治標與治本並重、重點突破與常態化治理並舉」的工作思路,組織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