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在於西湖若柳扶風,水波漣漪的自然風光,而蘇州的美則在於城中大小園林之藝,建築之美。蘇州的園林,不僅是江蘇的一張名片,更是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想當年江浙一帶富甲天下,大戶人家的手筆自然不同凡響,園林的建造技藝早已不輸皇家。如果來到蘇州,一定要去蘇州的大小園子裡逛一逛,感受一下古時富貴人家的生活。
很多人了解蘇州園林,都是只知一個拙政園。來到蘇州,各個旅遊團的首推項目也是遊覽拙政園。為什麼拙政園可以代表蘇州園林呢?拙政園可以說是江南園林等典型代表之一,它的名氣可是能與頤和園比肩,和蘇州的留園,北京的頤和園,還有承德的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園。拙政園是蘇州市現存的古代園林中,面積最大的,佔地足足有5.2公頃之多。整個園林建築精美,雖然曾多次易主,但在不斷的修建中愈發體現出了古代建築技藝的精湛。
阿卷第一次到蘇州的時候,和蘇州博物館門口的票販閒來嘮嗑,對方介紹說,如果時間不夠,在蘇州想看園林,來拙政園就行了。其他園子大同小異,拙政園最大,風貌都在這裡體現了。但阿卷我不太喜歡人多扎堆的景點,尤其旅遊旺季,拙政園門口排隊的都是人山人海,進門更是擠得不行。票販大姐見狀,又給我安利了一個好去處,它就是今天想和大家來介紹一下的,蘇州小園林代表——藝圃。
是不是聽名字就感覺,不如拙政園大氣?確實,藝圃無論在知名度還是佔地面積上,都和拙政園無法媲美。但是這裡和拙政園卻有著和拙政園截然不同的氛圍。藝圃是明代的小園林典型代表,地處蘇州的老城門閶門內,於明代嘉靖年間建立。
經過了四百多年的雨雪風霜,歷經了滄海桑田的洗禮,藝圃在建築的風貌上卻沒有被改變,始終保持著明代的建築特色,講究一個在閉塞裡求得寬敞,在淺顯中求得幽深的內涵,這種風格,不僅是建築格局的講究,更體現了其主人在哲學思想上的追求。
在蘇州,園林的建築風格往往體現了其主人的政治抱負和心性品格。藝圃雖然園子不大,但歷代主人都不是粗淺之輩,全都是有內涵,重氣節的文人雅士。這也奠定了藝圃的整體風格,不是霸氣恢弘,而是體現了一種歸隱的清幽。這也是藝圃不同於蘇州其他園林的地方之一。
藝圃的整體規劃格局,以水為主,建築環繞,綠植點綴其間,雖面積不大,卻讓人感覺不到一絲閉塞,反而覺得十分開闊舒適。浴鷗池是藝圃非常有特色的小池,泉水清澈見底,養著幾尾肥美的錦鯉,夏季荷葉繁盛,讓人不免被帶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雅境。
響月廊也是藝圃一大特色。響月的意思可不是月亮的聲響,而是通假字「向月」,蘊含著「我自將心向明月」的高遠志向。這響月廊串聯著整個藝圃的南北,廊邊有石板橋,這石板橋不似其他園子裡的橋,都有防止跌入水中的扶欄,藝圃的石板橋,沒有扶欄,直接貼在水面上,看著有些危險,但多了幾分樂趣。
藝圃不像其他大園子,有景點指引,到藝圃要經過一條幽深的小巷,建議大家如果想去這裡看看,可以導航結合問路。藝圃裡現在常有很多蘇州本地人,閒暇之時來這裡品茶聽曲兒,賞景納涼。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老蘇州的韻味,來藝圃,阿卷保證你肯定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