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臺軍校改教材、改名臺北故宮、稱疫苗到手,蔡當局舉動令人費解

2020-12-11 時報看點

不得不說,蔡英文當局總是做些令人費解的事情。每每談到兩岸關係,蔡英文都會反覆強調「不挑釁」的原則,實際上不過是裝模作樣,民進黨的一舉一動無不透露出其「臺獨」本質。

1、蔡當局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11月26日,有臺媒透露,臺北故宮擬改隸屬於「文化部」。

而臺北故宮博物院若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將從「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是否有矮化問題?此外,一旦改制,名稱是否又會因「去中國化」就此改變?

據悉,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地位也屬於世界級,是海外遊客赴臺灣旅遊首選,參觀人數的排名亦在全球前十名之列。典藏的文物也是世界級的,藏品總數高達70萬件,其中汝窯瓷器件數及質量世界第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臺媒)

如果將其併入「文化部」,勢必導致縮編問題,進而影響研究動能,其國際地位也會跟著下滑。

對於這一系列的擔憂,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也發聲,稱希望民進黨當局要「三思而後行」。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不過是想借政治幹預文化,而且關於臺北故宮改名這一事,民進黨當局早就想對其下黑手。

有專家表示,民進黨當局不需要騙老百姓推「去中國化」,否則現在講話、使用的文字都得改,全臺街道名稱也得改、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還得歸還文物,這是何苦呢?

2、又對「文化」下手?民進黨施壓臺軍校改教材

11月27日,民進黨「立委」湯蕙禎施壓臺軍事院校,要求修改教材,減少「大中國思想」,使臺軍軍人充分了解「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並且,她還宣稱,就有關軍事院校、教材、課程及師資都該以所謂「臺灣意識」為主體。

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是要在軍隊做『臺獨』教育與政治清洗了」。 「還有臉講民主化後的臺灣?現在是民主已死的臺灣,禮義廉恥全面淪喪的臺灣,寧願統一不要民進黨執政!」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吃相難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臺陸軍軍官學校(資料圖)

2019年,蔡當局就曾向臺陸軍軍官學校施壓,並對大陸黃埔軍校的校歌頗有微詞,更過分的是,還要求臺陸軍官校把「黨旗」改成「國旗」。

面對如此無理要求,臺陸軍官自然是拒絕,而民進黨當局則耍陰招,一度促使臺「立院」凍結該校部分經費,以作脅迫。

前一段時間,民進黨更是對歷史教科書下手。在其修改的新版歷史教科書裡,中國大陸歷史被大量刪減,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刪改課綱篡改歷史,不僅毒害臺灣青年一代,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還會讓臺灣內部的認同爭議更加尖銳。

3、放煙霧彈?民進黨當局宣稱「已拿到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方紛紛投入疫苗研發。

民進黨當局也一直想要拿到疫苗。近日,有消息稱,民進黨已有1500萬劑疫苗到手。

11月25日,臺「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宣稱,臺灣首度通過直接與藥廠洽談順利籤約、支付訂金,確定取得1000萬劑新冠疫苗,如果再加上與世界衛生組織COVAX平臺籤約的疫苗數量,臺灣確定握有1500萬劑疫苗。

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好消息」,不過,關於何時能在臺接種這些疫苗,陳時中僅表示「沒人知道」。這樣的回應,也讓眾多島內網友產生質疑。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

此前,民進黨當局一直寄希望從美國獲得疫苗。當阿扎「訪臺」時,民進黨也十分關心這個問題,只可惜阿扎用「疫苗出來後,將優先滿足美國的需求,然後提供給國際社會」給搪塞了。

之後臺灣想爭取阿斯利康授權在臺灣生產,但是擔心藥廠下單量太大,影響臺灣正常的藥品生產,便放棄了。

前段時間,民進黨當局又大肆吹噓臺灣東洋公司明年最高可取得3000萬劑德國BNT公司的新冠肺炎疫苗,而根據東洋公司宣布,由於部分商業條件未能成就,無法提供有效證明文件,民進黨的採購計劃又破滅了。

因此,如今陳時中如此急切的和島內民眾分享關於疫苗的「好消息」,無非是迫於輿論壓力,提前放出一點消息,好給民眾一個交代罷了。

前臺「疾管局局長」蘇益仁直言,臺灣與德國BNT談判破局代表2021年第一季度取得新冠疫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寄望從世界衛生組織COVAX 取得新冠疫苗,但依照疫苗量產時程表,可能2021年6月臺灣才有辦法拿到,屆時歐美早已打過一輪。

如此種種,只能說明蔡英文當局在「裝睡」,無視民眾不滿的聲音,自顧自的耍花招。只能說,蔡英文當局還悠著點吧,別到了最後不能得以善終!(趙家龍)

相關焦點

  • 逼臺軍校改教材、改名臺北故宮、蔡當局這波操作太不「走心」
    1、蔡當局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11月26日,有臺媒透露,臺北故宮擬改隸屬於「文化部」。 而臺北故宮博物院若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將從「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是否有矮化問題?此外,一旦改制,名稱是否又會因「去中國化」就此改變?
  • 藍營民代洪孟楷質疑:蔡當局拿臺北故宮改名來轉移美豬焦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可望從「正部級」,降為「文化部」之下的機關。藍營民代洪孟楷30日受訪時表示,臺北故宮是全世界人類寶藏、財產,要自我矮化成「文化部」下面的機關,真的大可不必。他批評,蔡當局搞意識形態、想要轉移美豬議題,全臺人民都沒辦法接受。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他們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他們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
  • 蔡當局不要「故宮之名」卻要「故宮之寶」
    近日有臺媒傳出原直接隸屬臺行政主管機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降級,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並且改名。此消息一出,近六成臺灣民眾即表示反對,批評蔡當局只會在名稱上作文章、操弄爭議。但「降級改名」其實只是蔡當局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轉移各界反對進口美國「毒豬」的焦點。這段時間蔡當局因為擴大進口美國瘦肉精肉類而搞得焦頭爛額,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一事同樣引發民怨,根本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要把臺北故宮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媒說出民進黨當局改名背後陰謀
    」正討論把臺北故宮改為隸屬「文化部」,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針對臺北故宮近來的爭議,臺「文化部長」李永得11月30日回應稱,「文化部」研究過全世界前十大博物館,都是由文化部門來統籌,因此此次臺北故宮改制問題是回歸專業討論,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李永得稱,「絕對沒有討論過」。
  • 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
    導語: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臺灣有一個世界級別的陸遊景點——臺北故宮!但是最近傳來「臺北故宮」要改名字的消息,改名字本身就很可笑,是覺得配不上「故宮」兩個字嗎?而改名字的理由更可笑!
  • 傳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朱反對:民進黨應懸崖勒馬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行政院」的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引發討論。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蔡政當局若不是因為意識形態作祟,就是吃飽太閒,任何意圖破壞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定位與國際聲譽,都是島內民眾所不能接受的。
  • 臺北故宮要改名?臺「行政院」:從沒討論到任何改名方案
    @環球網 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他們惦記給臺北故宮改名,只因被一字扎心?
    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7日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還有人建議更名「華夏博物館」。針對此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在臉書發文痛批,民進黨先射箭再畫靶事件再添一樁。他表示,大家心知肚明,故宮這個「故」字,讓民進黨看了扎眼,因為這個「故」字連結了中華文化5000年的道統,連接了臺灣與大陸,牴觸蔡英文的主張。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
    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民進黨當局操作「去中國化」無底線
    據臺媒報導,臺行政機構欲推動「組織改造」,近日更傳出原隸屬於該機構「二級機關」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業務上並無執行「公權力」,未來或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成為「三級機關」。對此,島內許多專業人士深感不解,但只能搖頭嘆息。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行政院」回應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時資料圖)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
    來源:海外網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國民黨「立委」:「故」字讓民進黨看了扎眼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7日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還有人建議更名「華夏博物館」。針對此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在臉書發文痛批,民進黨先射箭再畫靶事件再添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