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今天跟各位聊聊薛仁貴的故事,對於這位大唐名將,民間有著眾多的傳說,對於他的歷史身份和小說對比,老樂此前介紹過多次(比如:薛家將故事:薛仁貴投軍失敗,不是人帥就是名怪,最後成功靠令牌),這裡就不多說了,眼下想從他被神話的開端說起。薛仁貴的神話是什麼呢?其實說起來也沒什麼新意,就是他偶然在一次探地穴的時候,發現了一堆「動物小餅乾」,分別是一條龍,兩隻虎,九頭牛,薛仁貴也沒多想,正好有點餓了,就全都吃了下去,可是這一吃不要緊,他立刻感到身上充滿了力量,原來這「一龍九牛二虎」是神仙給他準備的,吃進去以後,他的力氣就跟這些巨型動物的力氣一樣了,民間常說「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可是在薛仁貴身上還多了「一龍」,可以想像他的力氣有多誇張了。如此神奇的遭遇和神力,現實中當然不可能,但這種神話般地塑造,只是為了突出薛仁貴的本事。
可本事大了,飯量自然也就大了,一般人都養不起薛仁貴,他自己有沒有什麼家產和事業,再有夫人柳氏要養,薛仁貴的日子越來越難,想要投軍,還被張世貴嫉賢妒能,遭到拒絕,薛仁貴實在是沒臉回家,只能漫無目的地四處尋覓一個可以打工的地方,當時的他要求不高,能給自己吃飽就行,可就他這飯量,讓他吃飽的成本比給好幾個人發工錢都多。因此,薛仁貴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困頓中,在這個危急關頭,他偶然來到了樊家莊,正好趕上莊主樊老員外嫁女兒請客,薛仁貴顧不上許多,就去蹭飯了,結果自然是憑藉其飯量,吸引了眾多目光,樊老員外索性求到了薛仁貴頭上。原來,樊老員外嫁女兒並不是自願的,而是被附近的山大王強娶,又惹不起對方,才只能忍氣吞聲。一身好功夫,力大無窮的薛仁貴就算不吃人家的,也會仗義出頭,但問題是,自己窮困潦倒,連個趁手的兵器都沒有,怎麼能跟山賊對抗呢?
這時,老員外想到了,自家有一把家傳的寶戟,因為太過沉重,沒人用得上,已經充當支撐房梁的柱子很久了,也許薛仁貴能用上。原來,這位樊老員外正是大漢開國名將,樊噲的後人。從樊噲的時代,到了唐朝,已經過去了七八百年,他們早已沒有了先祖的神勇,空留著樊噲的兵器實在是浪費,薛仁貴了解完情況後,立刻來了精神,以他的力氣,想得到這把大戟不難,於是便大顯其龍力,獨自託起了整間房的房梁,再由樊家莊的其他人,抽出寶戟,換上正常的柱子,這樣一來,通過託梁換柱,薛仁貴得到了助他成名一生,縱橫疆場的趁手兵器。當然,以秦漢時期的鍛造水平,一把兵器歷經七八百年還能不能用,就不是薛仁貴相關的故事可以討論的範圍了,如果較這個真兒的話,樊噲的後人,也明顯是小說家附會的,更不用說方天畫戟這種儀仗工具,也不可能是樊噲的兵器,這都是小說中特定的簡單套路。
接下來的故事就很簡單了,到了晚上,山賊頭目李慶紅和他的兩個兄弟,姜興霸、姜興本一起來樊家莊接親,面對著這樣的「三英」,薛仁貴大抖神威,毫無懸念地用寶戟先後將他們挑落下馬,這哥幾個非常佩服薛仁貴的本事,與之義結金蘭,並且改過從善,決定去投軍,打算建立一番功業。在有些版本中,薛仁貴的結義兄弟不止這幾人,比如李慶紅還有個兄弟叫李慶仙,以及王新息、王新賀、薛先圖等兄弟,更有一個標準的二將軍周青,但無論多少,這些弟兄都是體現薛仁貴排場的背景人物。
樊老員外一看,薛仁貴給自家幫了這麼大的忙,僅用一桿寶戟做酬謝哪能夠呢?當即決定,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薛仁貴,但沒想到的是,薛仁貴也是當即拒絕,原因很簡單,畢竟自己有妻子柳氏在家苦守,怎麼能幹出這種對不起愛妻的事兒?更何況自己一個媳婦都養不了,怎麼養另一個。如果按照故事的邏輯,薛仁貴就此成為樊家莊的上門女婿,甚至把柳氏接來一起生活的話,他也可保一生衣食無憂,樊老員外也不會拒絕,但是薛仁貴作為大英雄,又怎能接受這種命運?他還是要投軍的,因此,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他感謝了樊老員外的好意後,領著兄弟們再次投軍去了,篇幅有限,關於薛仁貴投軍後的種種遭遇,本文不再贅言。
以上內容,就是薛仁貴託梁換柱顯龍力,戟挑三英抖神威,寧收兄弟不要美女的故事大致梗概,歸根結底,這不過是民間傳言,與歷史上真實的薛仁貴關聯不大,但這些故事並不能因為其虛構的屬性,就否定了自身的價值。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今天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幸運」經歷的話,能夠像小說裡的薛仁貴一樣,果斷拒絕美女和那麼一大筆家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