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莊小蕾
這個春天,對於古裝劇來說,也許真的是「凜冬已至」。
近日,有網友爆料說,相關部門對網播劇下發了調控新規:從即日起到6月底,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絡大電影都不允許播出。這一現象也被網友稱為最嚴「限古令」。
截至目前,儘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方網站尚未發布相關通知,但原定本月27日播出的古裝神話劇《新白娘子傳奇》已宣布撤檔。
本來預計今年上線的《長安十二時辰》《三生三世枕上書》《慶餘年》《大明皇妃》《九州縹緲錄》等多部古裝劇都將受到波及。
還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說,今日將會有多部古裝劇從各家視頻網站首頁推薦表上被移除,而剛剛大結局的《東宮》也很有可能直接下架。
曾經大火的古裝劇,將何去何從?
6月前沒有古裝劇
市場份額空出1/3
對於此次的「限古令」,記者詢問了多家視頻網站了解到,「6月前不會有古裝劇上線」。
其中,本來定檔3月27日於愛奇藝獨播的《新白娘子傳奇》已官宣「因檔期調整暫緩上線」,開播發布會也已取消。
而在浙江、江蘇、東方、湖南等多家衛視目前的排片計劃中,也並沒有古裝劇的影子。浙江、江蘇兩家接檔《都挺好》的《推手》,東方和北京兩家剛開播的《青春鬥》,以及即將在湖南衛視開播的《如果可以這樣愛》都是現代劇。其中,有的衛視平臺一直到年底之前,都沒有排播古裝劇。
由此可見,雖然並沒有看到明文通知,但此次限古令波及範圍甚廣,且影響的大多數是頭部內容。
在2019年的視頻網站待播古裝劇中,隨處可見「電影咖」,如由章子怡、湯唯分別領銜的《帝凰業》和《大明皇妃孫若微傳》。
而《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三生三世枕上書》《九州縹緲錄》《天下長安》《孤城閉》《大宋宮詞》這些,無一不是大卡司、大製作,也從去年開始就被視頻網站在各種峰會上多次提及。
難怪有業內人士感慨「這一限古,就去掉了1/3的市場份額啊!」
「限古」早有端倪
古裝劇佔比不到一成
其實,從2018年開始,古裝劇市場就已經開始遇冷。
根據CSM媒介研究提供的數據,2018年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就呈現「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特點——2018年當代劇佔播出數量的一半,相比2017年有所提升;古裝劇則全面遇冷,從17部減少為7部。
不少大IP轉網播出或者網臺聯播後也頻頻翻車。如《鬥破蒼穹》《武動乾坤》《鳳囚凰》《天盛長歌》等劇,即便擁有大導演大明星,依舊口碑低迷。
去年,兩部大劇《巴清傳》和《如懿傳》命運多舛。其中《巴清傳》估計播出無望,《如懿傳》的口碑和播放量也都沒有達到預期。而古裝、宮鬥劇的泛濫也讓市場累覺不愛。
2018年4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就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上明確指出: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隨意戲說曲解歷史、貶損褻瀆經典傳統、篡改已形成共識和定論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玄幻、仙俠、架空演繹的古裝劇也不能為增加娛樂性、吸引眼球而胡編亂造。
2019年1月25日,北京日報官博發文列舉宮鬥劇的「五宗罪」,更被業界視為這波「限古令」的端倪。
而業內也早就注意到了這個趨勢。從近日公布的電視劇備案公示來看,在公示的82部劇目中,古裝劇僅有8部,佔比不到一成。
從2019年2月備案劇的題材分布來看,古裝題材共有11部,相比2018年同期的23部,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而其中的宮鬥題材為零。
獻禮劇成剛需
古裝劇何去何從
其實,今年一季度中除了現象級爆款《都挺好》外,口碑和收視雙贏的還要數《知否》和《東宮》這兩部古裝劇。這充分說明,古裝劇的確是為受眾接受、被市場認可的一個門類。而在拍攝的尺度把握和創作空間上,古裝劇又比現實主義題材擁有一些難以言說的優勢。
那為什麼頻頻被限的總是古裝劇呢?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一方面,如今的不少古裝劇跌進了宮鬥權謀的坑,仙俠玄幻劇跌進了升級打怪的坑,大女主火了就出現了十幾部大女主劇,同質化嚴重,有些宮鬥劇甚至偏離了當代主流價值觀。而另一方面,由古裝劇火爆所引起的明星天價片酬、單集天價版權費也引發過度追逐商業利益的反思。
說到底,古裝劇,可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SMG東方衛視總監、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在3月5日的2019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就提出,陷入低潮的古裝劇,未來的振興發展,首先要解決格局和視野的問題:「對古裝歷史劇,要跳出『後宮頻頻領盒飯,前朝陰謀理不斷,戲說歷史圖爽爆』的頑疾,要打造史詩格局。用嚴謹的唯物史觀正解歷史,用思辨性的視角進行當代解碼。中國電視行業呼喚出現越來越多直抒大國豪情、英雄氣概的史詩巨作!」
此外,從2019年到2022年,我國有一系列的重大節慶,為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已經發布了「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劇目」(後附名單),同時總局每年也會在重點宣傳時期推薦參考劇目片單等。
行業內也有共識,如今,獻禮劇已經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一種剛需。但獻禮劇不是主題先行、內容粗糙的應景之作,而是體現電視劇最高綜合創作實力的精品之作。
敏銳的製作公司和播出平臺,都在調整節奏,一起面對市場的變化,迎接影視劇創作的春天。
附: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劇目名單
1. 《第一聲春雷》
2. 《初心》
3. 《陽光法庭》
4. 《谷文昌》
5. 《最美的青春》
6. 《大浦東》
7. 《都是一家人》
8. 《一號文件》
9. 《大江大河》
10. 《外灘的鐘聲》
11. 《創業時代》
12. 《你遲到的許多年》
13. 《西京故事》
14. 《青春拋物線》
15. 《奔騰歲月》
16. 《啊,父老鄉親》
17. 《飛行少年》
18. 《北部灣人家》
19. 《歸去來》
20. 《花開時節》
21. 《歲歲年年柿柿紅》
22. 《我們的40年》
23. 《新外來妹的故事》
24. 《最好的時代》
25. 《新一年又一年》
26. 《鍋蓋頭》
27. 《面向大海》
28. 《太陽出來喜洋洋》
29. 《鋼鐵絲路》
30. 《共和國血脈》
31. 《靈與肉》
32. 《長江大橋》
33. 《中國天眼》
34. 《月亮上的篝火》
35. 《航天兒女》
36. 《奔騰年代》
37. 《禮讚》
38. 《運河人家》
39. 《風雨中關村》
40. 《偉大的母親》
41. 《溫州三家人》
42. 《風再起時》
43. 《啟航》
44. 《紅房子》
45. 《中國製造》
46. 《沙海老兵》
47. 《呦呦尋蒿》
48. 《走進華爾街》
49. 《在遠方》
50. 《援非醫生》
51. 《江河水》
52. 《天驕》
53. 《北京人與紐約客》
54. 《法援律師》
55. 《山哈鬧海》
56. 《風起東方》
57. 《青年外交官》
58. 《鏡海長虹》
59. 《孫光明下鄉記》
60. 《小歡喜》
61. 《媽媽別走》
62. 《小康時代》
63. 《姥姥的餃子館》
64. 《第十二村民小組》
65. 《烏蘭牧騎》
66. 《庫爾班大叔和他的孫子們》
67. 《少年盾》
68. 《獵狐》
69. 《國家任務》
70. 《人民警察》
71. 《熱血珠峰》
72. 《流金歲月》
73. 《我的中國心》
74. 《山河之間》
75. 《我愛北京天安門》
76. 《奔跑的高跟鞋》
77. 《老同學》
78. 《小巷總理》
79. 《光榮與夢想》
80. 《外交風雲》
81. 《毛澤東在尋烏》
82. 《建國大業》
83. 《柳亞子與毛澤東》
84. 《大地之子》
85. 《恰同學少年2》
86. 《人民總理周恩來》
87. 《覺醒年代》
88. 《共產黨人劉少奇》
89. 《一大代表》
90. 《日出百年》
91. 《永恆的信仰》
92. 《長河落日》
93. 《紅色福爾摩斯》
94. 《可愛的中國》
95. 《天寶》
96. 《老中醫》
97. 《南遷》
98. 《大運河》
99. 《北鬥南箕之歌》
100. 《北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