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如何開源節流?建工德順的做法亮了丨「緊緊」有條國企行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 | 記者 黃旻 通訊員 謝建華 劉清

來源 | 國資瀟湘融媒

過「緊日子」,迎「好日子」,科技型企業怎麼做?湖南建工德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德順」)控成本、講績效、提效能,深化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有「高招」

建工德順充分發揮採購管理職能,合理控制採購成本,做到「貨比三家」。另一方面培養「砍價能手」,提升採購人員對市場的敏感度,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加快庫存周轉速度,合理控制庫存,減少資金佔用率。項目部立足採用創新銷售、走動式管理,優化營銷管理模式,增進與客戶的交流與合作。

「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該公司統一配發和當地自採辦公物資,對於商品價值較高的物資,公司統一採購配發。對於一些商品價值相對較低,當地自行採購辦公物資,減少運輸成本,從而從整體上降低物資採購的成本。

建工德順還加強預算管理的預見性、前瞻性和準確性,加大工程預算管理的過程監查、糾偏力度,突出預算結果的導向性,逐步向專業審計靠攏。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把每一筆錢都用在緊要處、刀刃上,花出最大效果。

科技加持,過「緊日子」迎「好日子」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建工德順的「過緊日子」的方式也獨具「科技感」。

建工德順協助龍山縣推出「口罩預約系統」,助力龍山縣做好口罩預約的相關工作。口罩預約系統為政府提供了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支持,避免囤積出奇;為企業有效地降低了口罩生產企業的流通成本,建立了高效的分發渠道;為居民提供了高效的購買渠道。

智慧建築雲中樞管控平臺是集多重應用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平臺,充分藉助物聯網技術,一方面,將社區家居、物業、服務等整合在一個高效的信息系統之中,完成資源有效配置和分發,實現物業管理網絡化、智能化,從而為居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網際網路,將政府公共服務向居民進行提供,降低居民享受社會資源的成本,提高居民使用公共資源的便捷性。

責任編輯 | 鄧雅靜

執行主編 | 白 鄴

主 編 | 謝功梅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上海建工裝飾重振海派企業雄風
    走出上海,加速全國化布局步伐,在城市更新、展覽展示、大型郵輪內舾裝建造、數位技術服務研究新領域等新業務板塊不斷發力,「攻城略地」的背後是科技創新的力量,是上海建工裝飾面向未來的胸懷和格局。除了滬字老牌「國家隊」標籤,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科技領先專家型企業名片亦愈發明亮。
  •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建築官慶講述新時代國企「走出去」的新姿態
    ,切實為當地民眾謀福祉,用科技的「智慧」「點亮」當地民眾生活;要堅持人才為本,打造國際化人才隊伍,注重人才複合培養,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管控意識,預先做好海外風險評估,識別主要風險,建立健全內部風險管控流程和機制
  • 國企公開課丨聽航空工業羅榮懷講述「一飛沖天」的故事
    他鼓勵西北工業大學學子加入到航空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來,把握科技創新的脈搏,立志成為我國和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堅。羅榮懷對西北工業大學為我國航空工業培養的卓越人才、作出的卓越貢獻表示衷心感謝。國企公開課精彩繼續!我們將陸續分享更多乾貨滿滿的演講,請持續關注國資小新!
  • 「高端訪談」勇抓機遇開新局——專訪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
    自主研發的「湖南建工物業智慧雲」智慧管理平臺、城市運營管理平臺、智慧管廊信息平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的運維和管理、數據中心和智慧醫療(AI+醫療)等科技產品及應用系統平臺10餘個,特別是智慧建築雲中樞管控平臺、「建工德順智慧城市N應用APP」的研發,極大增強集團在智慧城市領域的競爭力。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 2020福州國企待遇如何?國有企業工資怎麼分配
    2020福州國企待遇如何?國有企業工資怎麼分配 福建國企招聘網為大家整理了2020福建國企招聘報考的常見問題、備考技巧和報考指南、國有企業薪資福利待遇等。
  • 為何中國最牛的科技企業是華為,而不是中科院或國企呢?
    華為是全員在職務持股制,員工切身利益與企業經營密不可分,為生存,創新是唯一道路,同樣壓力也不是中科院職工官員能承受的。央企國企在獨自的領域科技也是各有特色,如被媒體稱為壟斷的石油企業,在國際上可以稱得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從理論到實線獨具一套。
  • 打造城市建設核心力量 深圳組建國有全資建工集團
    多位專家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深圳國企國資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建工領域的國企國資改革刻不容緩,上述動作只是第一步,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資建工資源被整合到深圳建設控股集團,使其成為大型綜合性建工集團,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 加速「混改」,湖南建工旗下這兩家公司有了「路線圖」丨「混改...
    近日,湖南建工集團所屬的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六公司」)和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簡稱「安裝公司」)正在加速推進混改工作。混改如何落地?資產如何剝離?改革後職工怎麼分流?如何建立與改革配套的薪酬與福利體系?兩家公司都有了「路線圖」。
  • 整合資源打造城市建設核心力量,深圳組建國有全資建工集團
    多位專家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深圳國企國資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建工領域的國企國資改革刻不容緩,上述動作只是第一步,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資建工資源被整合到深圳建設控股集團,使其成為大型綜合性建工集團,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 福建建工與德正智能籤約 打造一流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品牌
    福州新聞網7月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文/攝)7月1日上午,福建建工與德正智能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榕舉行,這標誌著福建建工集團從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朝著「新基建」徵途邁出了裡程碑一步。按照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福建建工德正智慧城市運營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一流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品牌。 2020年,「新基建」已成為國家重要戰略。
  • 魏福生: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
    人民網重慶1月14日電(劉政寧、劉敏)作為全市最大的國有建築企業,怎樣助力脫貧攻堅和高質量發展?如何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在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期間,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福生接受人民網專訪,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 為國企插上騰飛的翅膀——我市創新國資統一監管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國企改革十條意見,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和「雙招雙引」為契機,以產權劃轉和股權合作為手段,整合重組國有企業資源,組建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的特色產業集團,市級國企改革多項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的同時,區級國企改革發展也是齊頭並進,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新局面。
  • 中目,助力企業開源節流
    傳統會議開展方式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有眾多弊端,比如成本高,受到空間局限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讓視頻會議軟體走進了企業的視野。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眾多職場人士只能居家隔離,許多企業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影響,這時候,視頻會議發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 新華聯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 與湖南建工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新華聯集團高級副總裁馮建軍、湖南建工集團副總經理賀源分別代表雙方籤字。籤約儀式上,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就新華聯集團對湖南建工的支持表示感謝。當今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希望雙方以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實現優勢的整合,儘快使雙方的合作項目能夠落地,通過合作使湖南建工快速做大做強做優,使新華聯實現更有質量的發展,共同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新華聯集團與湖南建工集團是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代表,他們的合作是國企混改的典型示範。
  • 湖南建工等17家企業上榜「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01、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建工集團成立於1952年7月,集團註冊資本金200億元,年生產(施工)能力2000億元以上,連續16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承包商80強和工程設計企業60強」,連續19年榮獲104項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 北京建工地產 建造理想建築 築就生活理想
    北京建工一直有著精準的戰略規劃和戰略定力,並付之以堅決貫徹執行,致力於為世界展現一幅中國大國形象的建設畫卷。段志剛強調說,北京建工用前瞻的視野和勇當冠軍的勇氣,用「大國工匠」的精神,踐行著國企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以及企業責任,把每一個建築都當成作品來建,改善著城市的面貌,經受著歷史的檢驗。
  • 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五步工作法」助力探索自貿區國企...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地處大灣區的大橫琴科技公司主動作為,積極投身於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開展自貿區國企基層黨組織融入公司治理新路徑的有效探索,經過近五年的創新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也收穫了一些經驗。
  • 上海建工:成為中國建築行業的排頭兵與先行者
    「上海建工集團創立66年來,始終走在行業發展前沿,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上海的城市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上海建工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卞家駿28日在參加2019「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活動時表示,「上海建工集團作為上海市國資委下屬的重點企業,要對標國際一流,聚焦核心能力,打造行業標杆企業,成為中國建築行業的排頭兵、先行者。」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那麼,如何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呢?接下來,就請跟著小編一起拓展「知識面」吧!,這些領域對於地方企業來說有一定的壁壘,央地合作能夠幫助地方企業跨越這些客觀條件限制,充分發揮其資源成本更低、創新能力更強的優勢,形成兩者之間的互補共進。
  • 國企改革「雙百企業」擴圍 48家新增名單在此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7月31日的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媒體通氣會上表示,截至4月28日,國資委「雙百企業」綜合改革試點企業已由去年8月啟動時的398家增至444家,一些重要改革領域需要有新的試點企業,一些有改革願望的企業也需要加入試點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