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地,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置身於首倡地、主戰場,湖南省僑聯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號召,2016年整合僑界資源,啟動「千僑幫千戶」精準扶貧工程,發揮各級僑聯優勢,主動助力全省脫貧攻堅。截至2020年8月,全省僑界實施產業技能幫扶項目172個,基礎設施幫扶項目323個,基礎教育幫扶惠及25300人次,衛生健康幫扶惠及99784人次,慰問救助幫扶56121人次,發動僑界助力脫貧攻堅資金累計超過16億元。
提高站位,在增進認識上下功夫
僑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回顧僑聯組織走過的歷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僑聯組織都始終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而調整工作重心、發揮作用。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大事,是全黨全國的大事,也是僑聯的大事。廣泛動員僑界力量助力湖南脫貧攻堅主戰場,是僑聯組織作為黨領導的人民團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是僑聯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表現;是僑聯組織立足「群眾所急、黨政所需、群團所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我們從為黨、為國家、為民族的高度,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角度,從實現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維度,認真思考和把握僑聯的定位,做到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全力以赴,為湖南決戰脫貧攻堅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領導,在推進落實上下功夫
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政治保證。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強化組織保障相結合,確保黨的脫貧政策在基層落地落實。
組織帶動。「千僑幫千戶」工程實施後,我們制定五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把助力脫貧攻堅納入僑聯工作重要日程,納入全委會、常委會、主席會議重要內容,納入各級僑聯調研論證重要課題,納入委員履職考核評價重要指標,建立定期研究機制、常態調度機制、考核評價機制。
宣傳發動。「千僑幫千戶」精準扶貧工程啟動以來,我們綜合運用「報、刊、網、微、端、屏」傳播矩陣,在決戰之年更是推出了「湘小僑·扶貧村走訪記」「扶貧印記」「聚僑心·促脫貧」等欄目,開設「2020,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題,推送報導了32位僑界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向全社會講好講活講新脫貧攻堅故事、僑界助力故事、僑界幫扶故事,引導更多的力量關注、支持、參與脫貧攻堅戰。
督查推動。省僑聯每年派出督導組,深入市州、縣市區僑聯進行工作督導,特別是對全省扶僑幫困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針對個別市州僑聯工作進度緩慢的情況,分別進行面談,對於扶僑幫困專項資金使用不規範的問題,逐一指出,限期整改到位。
多向發力,在凝聚共識上下功夫
助力脫貧攻堅必須凝聚僑界共識。我們堅持多向發力,把思想引領、凝聚共識貫穿始終,切實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
在凝聚僑心上做文章。通過專題學習、集中培訓、網上交流討論等方式,組織僑界群眾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中央、省委決戰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結合調研、考察,組織各級僑聯委員走進貧困地區、走近貧困群眾,引導僑聯委員強化責任、激發動力,實現由「要我幫」向「我要幫」轉變,深刻感受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精準扶貧的真理力量,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在發揮僑力上出實招。廣泛聯繫慈善組織、愛心人士,積極助學助教助困,不斷擦亮「慈善中華·愛心湖南」品牌。五年多來,堅持開展「僑愛心工程」「光明行動」「珍珠班」等慈善活動,接收各類捐贈達4.3億多元。省僑聯駐安仁縣赤灘村扶貧工作隊於2015年駐村幫扶,五年來多方爭取資金達3000多萬元,用於改善村裡辦學條件、入村道路拓寬、農村飲水工程、養殖種植、支持當地旅遊發展等,2018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63%,達到5900元,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摘帽,省僑聯扶貧工作隊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先進。
在匯集僑智上想辦法。堅持省市縣三級僑聯聯合調研,調動海內外僑界智慧力量,先後聚焦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一年一個重點推,一步一個腳印走,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組織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議等方式,及時反映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情況和問題,提出合理意見建議。
真抓實幹,在解決難題上下功夫
「千僑幫千戶」工程是全國僑聯繫統第一個精準扶貧工程,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來不得半點虛功,唯有真抓實幹,才能抓出實效,幹出成績。
做到精準施策。各級僑聯組織積極做好貧困歸僑僑眷的普查,全面掌握全省範圍內貧困歸僑僑眷人口數量、居住條件、生產生活、家庭收入、致貧原因和幫扶需求,2015年調研數據顯示,全省有1000多戶相對貧困歸僑僑眷家庭,460餘戶特困家庭,其中100餘戶屬於農村精準扶貧戶,300餘戶居住在城鎮。經省僑聯核實,最終確定704戶僑界重點幫扶對象,並分類建立了168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歸僑僑眷家庭、368戶未建檔立卡的特困歸僑僑眷家庭和168戶建檔立卡的困難僑屬和其他特困僑屬家庭檔案,納入當地精準扶貧範圍。針對貧困戶不同需求,建立僑聯幹部工作聯繫制度,做到每個貧困歸僑僑眷僑屬家庭都有僑聯幹部聯繫對接,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同時,對僑聯委員參與扶貧行動進行動態管理和精準考核,形成了「線下走訪幫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線上反映情況、開展協商、提出建議」的工作模式。目前,所有涉僑貧困家庭均已脫貧。
全力精準推進。突出以僑幫僑,發揮僑界有影響人士資源、資金、技術優勢,建立與重點扶貧地區僑聯組織、困難僑界群眾之間的互助幫扶機制,提高對口支援效率。加拿大僑眷、湖南華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長江,年近花甲自遷戶口入村、自帶資金進村、自己不取分文,6年共無償投入1.1億元帶領隆回縣向家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充分調動僑聯繫統、僑界企業、社會組織的積極性,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配合、齊心協力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局面。衡陽常寧市僑眷歐陽洪山創建歸僑僑眷職業技能培訓示範基地,累計為貧困村鄉親舉辦培訓班及講座22次,培訓人員2358人次,幫助2000餘名貧困人員掌握中藥材種植技術。
確保精準落地。脫貧攻堅是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也是鍛鍊和培養幹部的大熔爐。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僑聯幹部的重要陣地,嚴格要求,嚴肅紀律,確保脫貧質量。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僑聯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強化作風建設,確保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完善和落實僑聯組織抓脫貧攻堅的制度機制,提高僑聯幹部責任感和工作能力,強化抓落實、促攻堅的作風。制定省僑聯機關人員直接聯繫基層僑聯工作制度,加強對貧困地區僑聯組織建設的指導幫帶,傾斜工作資源,為他們更好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創造條件。強化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聚焦專項扶貧資金、扶貧項目等重點領域,為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落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