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墨盒」:從金屬粉末到大國之材

2020-12-04 北京商報

3D列印一直被冠以「高科技」頭銜,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然而,3D列印的筆筒、檯燈、桌子、椅子,甚至是房屋,都已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那麼3D列印最關鍵的材料——「墨盒」是如何造出來的?如何來保障列印的質量?6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經開區涼水河二街5號院的中航邁特增材製造和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探訪,向讀者展示3D列印的魅力,了解中航邁特在3D列印材料領域的進展和未來發展方向。

加速金屬粉末材料國產化

航天領域的發動機燃油噴嘴、低壓渦輪葉片、輕量化部件等,數字醫療方面的膝關節、脊柱籠、義齒等,以及各類裝在小瓶子裡的粉末被擺放在創新中心的展廳裡。「這裡展示的都是3D列印的成品和原材料。」中航邁特總經理高正江介紹說。

3D列印相比於傳統製造方式,更適合製造複雜結構件及個性化定製,同時節省大量成本。那麼什麼是3D列印?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3D列印採用了分層加工、疊加成型來完成實體列印。」高正江說,3D列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它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以金屬粉末為原材料,利用高能量束按照一定路徑逐層熔化粉末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實體。

「在金屬3D列印方面,材料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正江介紹說,金屬粉末材料幾年前基本是依賴進口,雖然近年來我國金屬粉末技術產業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跟歐美老牌企業相比,在產品質量和種類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

為了實現粉末材料的全面國產化,中航邁特大力進行成套國產制粉裝備的研製和攻關,從根本上打破歐美進口制粉裝備動輒上千萬元的高價壟斷局面。同時,專注於先進球形金屬粉末材料的製備工藝和3D列印應用技術研究。

為了更好地實現3D列印「墨盒」的產業化,創新中心攻克超音速霧化噴嘴設計技術,實現對現有制粉裝備的改造升級;引進高強鋁合金粉末製備技術,建立高強鋁合金粉末材料生產線。完成「大容量真空熔鍊氣霧化制粉裝置及增材製造金屬粉末材料成果轉化項目」,新增600萬以上年產值。

據了解,中航邁特已申請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作為國家增材製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公司先後參與制定涉及鈦合金、高溫合金等粉末材料的國家標準、航空行業標準、醫療行業標準等近10項。

推進選材用材閉環式發展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列印不同的產品,如何選擇合適的粉末材料呢?

在2019年11月創新中心掛牌時,中航邁特正式向外界公開了全流程的3D材料設計選型服務,幫助用戶小批開發驗證,在標準化產品供貨交付時增加列印測試驗證環節,提供同批次粉末列印試棒及性能數據,為用戶節省選材試驗時間和成本。材料好不好,試試就知道。

在創新中心,記者看到了3D印表機的真面目。與我們平常看到的印表機不一樣,這裡的3D印表機個頭大,可以用龐然大物來形容。創新中心除配置有多臺印表機外,還安裝有VIGA-真空感應氣霧化制粉設備和高速雷射熔覆設備。

高正江說,創新中心可以根據用戶實際需求,開展3D列印材料選型小試、金屬粉末性能檢測評價及列印工藝開發工作,其新增的真空熱處理爐、高溫力學性能試驗機等試驗檢測設備,加速了產品測試驗證步伐,確保粉末產品性能滿足客戶要求,縮短用戶選材試驗時間。

這些年,隨著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數字醫療、汽車、軍工、模具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3D列印的關鍵材料——球形粉末需求爆發。然而金屬3D列印工藝對粉末材料的化學成分、微量元素、氣體含量、粒度分布、球形度、空心率、流動性、松裝密度等性能要求比較高,用戶選材耗時耗力。

從金屬粉末到大國之材。高正江說,到2025年,創新中心將圍繞國家增材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培育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全面突破增材製造材料、裝備、軟體、應用、檢測等關鍵技術,構建增材製造技術創新體系;加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孵化1-2家增材製造和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吸收和培養一批國際化領軍人才,成為面向全球開放協同、具國際影響力的增材製造技術創新平臺。

融媒體中心記者 方針

相關焦點

  • 揭秘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及現狀
    我們之前報導,市場研究公司IDTechEx公布2016年3D列印金屬粉末市場達到了2.5億美金,高於預測。而3D列印金屬粉末市場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IDTechEx預測到2025年達到5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39.5%。
  • 【行業動態】俄羅斯計劃2021年加速3D列印供應鏈整合
    導讀:據3dprintingtoday網站12月30日報導,俄羅斯的能源,航空航天和國防相關公司正在開發3D列印工廠和金屬粉末,以加速2021年俄羅斯在3D列印供應鏈的整合。
  • 雷射/電子束增材製造技術用於金屬材料的多材料增材製造
    對該混合製造的工具鋼,觀察到Cr-Mo-V工具鋼同含Ni馬氏體時效硬化鋼混合後,可以對強度-韌性在800~1650MPa、韌性在15-25%之間進行調製。同時對採用該技術製造的多金屬材料的增材製造也做了介紹。在這裡,我們為大家呈現一種通過冶金的辦法製造多材料的手段,即採用送粉雷射增材製造和組合式合金成分設計兩種手段結合在一起來製造多材料金屬材料。
  • 【材料課堂】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大盤點
    國內汽車粉末冶金市場空間高達200億元。再加之2018年為金屬3D列印粉末爆發的元年,金屬粉末的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展。 金屬粉末的製備 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在推動著技術的進步。
  • 德國研究機構BAM首次成功在零重力下3D列印金屬工具
    【PConline 資訊】德國研究機構BAM(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部)第一次成功地在零重力條件下3D列印金屬工具。去年我們報導了BAM早期的測試,在太空船上使用陶瓷3D列印,利用真空系統將粉末床固定在一起。
  • 3D列印人像模型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3D人像比肖像畫立體,比雕塑色彩更豐富,造型栩栩如生,幾乎是完全「克隆」了本人的模樣,還可以任意比例「縮放」自己如此神奇的造物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悟空列印坊3D列印在這裡為大家揭秘3d人像製作全過程第一步
  • 3D列印的真正發明者,其實是他
    人類的製造能力經過三次飛躍,在6000年前發明熱加工,進入了金屬時代,200年前發明了冷加工,能夠製造複雜的機械,30年前發明了增材製造(3D列印),才出現了自由設計」。3D列印是一類全新的製造技術,它是一種通過數位化增加材料來進行製造,對應傳統的機械加工的減材製造和熱加工工藝的等材製造。
  • 金屬3D列印過程監控技術的監測數據和措施有哪些
    然而,金屬3D列印至今仍未能成功解決零件內部出現微小氣孔、未熔缺陷以及力學性能各向異性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如3D列印複雜的熱過程、金屬粉末特性的不均勻、設備狀態參數的不穩定(比如雷射功率波動、溫度變化、保護氣濃度變化等)、零件形狀結構複雜以及工藝設計不匹配等等。
  • 20分鐘自製玩具:3D列印,下一次產業革命?
    然後3D印表機會像普通印表機一樣把每一個薄層列印出來,只是不是列印在紙上,而是列印在一些能夠快速成型的塑料、陶瓷等材料粉末上。墨盒裡裝的也不再是墨,而是特殊的膠水。一層一層的膠水,將粉末粘結成需要的形狀,當所有的薄片都被列印出來之後,一個物體就這樣通過薄片粘貼而成了。
  • 全球增材製造技術技術進展情況及發展趨勢
    國內外增材製造技術進展情況增材製造新技術不斷突破。隨著增材製造領域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近年來,液態金屬的噴墨列印、粉末床熔融和粘結劑噴射混合工藝的高速成型、選擇性隔離燒結、連續液面生長、多射流熔融等一批新工藝、新技術獲得突破。此外,超聲波增減材複合製造、智能微鑄鍛銑複合製造等一批增減材複合製造技術延伸了現有增材製造技術,發展潛力巨大。
  • 微課l 液壓核心元件增材設計與製造
    哪些仿真技術可以幫助液壓產品的增材設計?對於液壓製造商而言,應用增材製造技術的更大難處在於,如何製造根據「增材製造設計思維」開發液壓元件。 12臺金屬3D列印設備助力穆格實現液壓元件性能升級
  • 廣州國際模具&3D列印展之3D列印高峰論壇與汽車輕量化論壇,誠邀您...
    廣州國際模具展將於2018年3月4至6日隆重開展,本次展會將吸引800家參展企業,超過65000名專業觀眾參加,現場更有超過30場專業研討會及峰會舉辦,由行業領先企業和研究機構主講,揭示增材製造,模具行業的應用、發展產品和研究成果。不同題目匯聚環球行業智慧,擴闊業者眼界,豐富與會者的參觀體驗。
  • 山東大學金屬粉末雷射燒結快速成型系統採購中標公告
    山東三陽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山東大學的委託,就「山東大學金屬粉末雷射燒結快速成型系統採購」項目(項目編號:SDSS20191159-F030)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SDSS20191159-F030   項目名稱:山東大學金屬粉末雷射燒結快速成型系統採購
  • 墨盒是什麼
    因此在購買印表機時,必須要考慮墨盒的情況。分類  從現在市場上墨盒的組成結構上來看,總的來說,可分為:分體式墨盒和一體式墨盒。  一體式墨盒  一體式墨盒就是將噴頭集成在墨盒上,當墨水用完更換一個新的墨盒之後,也就意味著同時更換了一個新的列印頭。
  • 又一款金屬3D列印火箭發動機 有望在2021年第四季度進行亞軌道發射
    打開APP 又一款金屬3D列印火箭發動機 有望在2021年第四季度進行亞軌道發射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8 10:21:53
  • 3D列印出最大的鋯基齒輪!看動圖,認識3D列印原理
    圖片來源:粉體圈 不久前,德國Heraeus集團利用增材製造技術生產出了全球最大的非晶金屬部件,並在芝加哥舉辦的Automatic2019
  • 奧地利粉末鋼STEDEMON-戰刺折刀
    STEDEMON-戰刺(M390)高端折刀刃材:M390奧地利粉末鋼;鋼材:TC4鈦合金;全長:248MM;刃長:111MM;刃厚:3.2MM;硬度:61HRC(真空油淬熱處理+回火2次);重量:100克;刀刃表面處理:石洗+拉絲;摺疊系統:雙排陶瓷軸承快開STEDEMON-戰刺
  • 雷尼紹:面對殘酷的3D列印市場,我們有足夠的競爭力
    公司向眾多行業和領域提供產品和服務——從飛機引擎及風力渦輪發電機製造,到口腔和腦外科醫療設備等,結合其在傳統製造領域的經驗,為全球的用戶提供從設計到製造再到檢測的整套解決方案。  此外,雷尼紹在全球增材製造(也稱金屬3D列印)領域居領導地位,是英國唯一一家設計和製造工業用增材製造設備(通過金屬粉末「列印」零件)的公司,目前在35個國家/地區設有70多個分支機構,員工約4,000人。
  • 資本持續關注的3D列印行業是什麼樣的?這裡有一份行業梳理
    3D列印是增材製造的另一種說法,它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製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製造技術。增材製造可節約製造材料和加工時間,製作形態萬千的物品,實現製造的個性化和定製化。增材製造實現了製造方式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轉變,改變了傳統製造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被認為是製造領域極具代表的顛覆性技術。
  • 墨盒收藏的文人意趣
    墨盒銅質便於刻雕,繪畫題詩,工精雅致,備受講究生活情趣的讀書人歡迎。   我國銅墨盒的發展歷史並不長。據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記載大約始於嘉慶、道光之際。而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南京明代吳禎墓葬室石壁龕曾出土一件銅墨盒,可見銅墨盒至遲在明代就已出現。   清震鈞《咫尺偶聞》云:「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坑,不逾十金……」可見這時銅墨盒已成為當時文人雅士的時髦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