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名將輩出,前期有人中呂布、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十二虎臣以及典韋、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龐德、魏延、張繡、顏良、文丑、文聘等,從中期開始名將隕落,星光逐漸黯淡。
按《三國演義》的描述,魏延可算是三國中期第一武將,他死前所說的「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雖有些狂妄,但並非全無道理,在當時的蜀漢,五虎將皆已去世,魏延確實無人可及,而曹魏方面,隨曹操起兵的那批元老大將相繼老死戰死,堪與魏延相提並論的也寥寥無幾,東吳方面也是如此。
不過魏延死後,仍有幾顆戰星明亮耀眼,且不說襲斬魏延的馬岱,蜀漢後期成長起來的還有姜維和諸葛尚,東吳還有老將丁奉和朱桓,魏晉的名將則更多,單就武藝而言至少有鄧艾、鄧忠父子以及徐質、文鴦、周旨等不遜前人。
在後期的名將中,文鴦、姜維、諸葛尚、丁奉和周旨可算是武藝最高強的五人:
一、文鴛:
三國後期只有文鴦和姜維被排入三國二十四名將,文鴛在正史中名為文俶,為名將文欽之子,演義中,文鴦夜襲司馬師軍營,在寨中左衝右突,無人可擋,直殺到天明,又與鄧艾戰有五十合不分勝敗,而後單騎獨戰百員魏將,用鞭打死數人,魏將連追四五番,皆被文鴦一人殺退,演義對文鴛評價甚高,引後人詩曰:
「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 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二、姜維:
姜維在諸葛亮北伐時就已出現,當時曾大戰老年趙雲,戰不數合,勝負不分,姜維仍精神倍長,趙雲大驚,可見再打下去,姜維或可取勝,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其遺志,在北伐中曾與鄧艾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又以一箭射死魏國大將郭淮,三合殺敗司馬師,戰績輝煌。
三、諸葛尚:
就戰績而言,鄧艾和鄧忠父子並不算差,他們都曾與姜維對陣數十回合不分勝敗,但如同下象棋一樣,善和只能說明不弱,不等於極強,鄧忠曾和師簒二人進攻錦竹時被諸葛尚匹馬單槍戰退,這說明鄧忠還算不上頂級戰將,也說明諸葛尚武藝極其高強,可惜最後救兵不至,在諸葛瞻戰自刎而死後,諸葛尚遂策馬殺出,也死於陣中。
四、丁奉:
丁奉是一個開掛的老將,他在前期和中期曾多次與徐盛搭檔出戰,但並不顯眼,僅有的亮點是用箭射死了張遼,但後期東吳人才凋零,丁奉於是成了頂梁柱,耀眼異常,在「雪中奮短兵」中,丁奉僅帶三千人突襲魏營,一刀砍死魏將韓綜,又飛刀擊中桓嘉後用槍刺死,如此戰績,前期趙雲、張繡、甘寧、太史慈、張遼等均可做到,但後期只有文鴛可比。
五、周旨:
周旨出場很晚,但他在西晉滅吳之戰中表現極其亮眼,在演義中他擔任杜預的部將,引水手八百人夜襲樂鄉,一合就將孫歆斬於馬下,而後又殺吳將沈瑩,在三國後期,秒殺敵將的場面並不多見,雖無其他戰績說明周旨的厲害,但參照關雲長關老爺,我們大體可以想像周旨的彪悍當不亞三國前期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