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乞丐武訓的遭遇及《武訓傳》電影的遭遇

2020-12-22 5G娛樂
武訓

有一個乞丐,一邊乞討一邊唱著興辦義學的歌謠,路人只當做笑話看,這怎麼可能?讓人免費上學,這個人是傻子吧?這個乞丐歷經艱辛,「瘋瘋癲癲」,三十年後,辦成了三所義學校。他就是千古乞丐——武訓。

武訓傳

馮玉祥曾親自收集資料,撰寫了《武訓傳》。在我年齡不大的時候,曾在一本舊雜誌上看過介紹武訓的文章,可謂感人至深。

民國時期,武訓成為一個楷模,他的影響力可謂至深:

辛亥革命以後,人們對武訓先生的行動及精神推崇備至,武訓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讚譽,他被譽為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中國教育事業的楷模。蔡元培、黃炎培、鄧初民、李公樸等民主人士,蔣介石、汪精衛、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馮玉祥、張學良、楊虎城、段繩武、張自忠等軍界人物,陶行知、鬱達夫、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或撰文讚頌,或題辭紀念,或為以武訓為名的義學捐款。

據說:民國時期某中學的一次歷史考卷中有這麼一道題目:說出你最崇拜的歷史人物。在三百多份答案中,有不少學生答武訓是他(她)最崇拜的人。

電影劇照

武訓為了興辦義學,可謂是進入一種「道」的境界。

為了興辦義學不被家室所累,武訓終身未娶,是被載入正史的乞丐第一人,青史留名。

武訓的生平簡單來說,也就這麼寥寥幾句。

可是,故事並沒有完。

1951年,借著電影《武訓傳》的由頭,周揚、江青等人對武訓的事跡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調查,將武訓貼上政治標籤:「政治上反人民,思想上反歷史,文學上反現實主義。」

……

武訓最終被「平反」,他依然是青史留名的千古奇丐。事實是磨滅不了,抹殺不了的。

電影劇照

今天,我將《武訓傳》的電影找了出來,三個多小時的電影,我只是看了一個開頭。

開頭中,一個女老師說:我們的時代進步了,窮人解放了,大家都能上得起學了。

這是事實。

想到這部電影之後的遭遇以及武訓的遭遇,有種別樣的感覺。

總之,時代在進步,我們在當下享受著前人沒有享受過的幸福。

多一份珍惜,多一份善良。

相關焦點

  • 從樹碑立傳到被挫骨揚灰,史上最傳奇的乞丐武訓
    但有些傳奇是可複製的,有些不可再生,武訓卻是古往今來獨此一人。後人在評價武訓先生的時候,往往說他是「千古第一奇丐」。因為他是唯一一個不僅在現實中被樹碑紀念,更在正史中有傳記的乞丐。但「奇丐」這個詞其實很不準確,連他的生前壯舉都無法概括,更不要說他身後的腥風血雨,無辜罵名。如果以如今的標準,毫不誇張的說,武訓完全有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即便放眼全世界的範圍,至今也沒有可以完全類比的人物。
  • 孫瑜與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20世紀50年代初,對於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成為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電影的編導孫瑜是怎樣一個人物?為什麼要開展對於《武訓傳》的批判?《武訓傳》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  孫瑜(1900-1990),編劇、導演,原名孫成?
  • 電影《武訓傳》:由一場批判改寫的歷史
    而國內影迷幾十年來對《武訓傳》抱著高山仰止的態度,與《武訓傳》當年的藝術成就和政治遭遇有直接關係。  連映數月,好評如潮  出演《武訓傳》之前,趙丹已經拍出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等銀幕經典之作,對藝術的執著和獨創一派的表演方式令他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
  • 老電影《武訓傳》修復出版 《人民日報》曾批判
    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傳》重見天日!」就在當天,《武訓傳》的網絡下載也隨之出現,畫質還算清晰的完整版(長達197分鐘)更讓不少影迷喜出望外。幾天下來,《武訓傳》在豆瓣的短評從三四條增加到五十多條,而《武訓傳》DVD的來源、現存拷貝的狀況、這部電影所牽涉的複雜背景、歷史遭遇,以及中國國產老電影的保存、修復、流通,都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 「千古奇丐」——中國史上第一個以乞丐的身份被載入歷史的人
    然而正是這幾乎只用來記錄王公大臣的正史之中卻記載了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人物——乞丐!他就是"千古奇乞"——武訓。心懷大愛,載入史冊說到乞丐,我們腦海中都會湧現這麼一個形象:發如蓬草,面色枯黃,形容枯槁,衣不蔽體,骯髒惡臭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類人物。
  • 新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傳》重見天日
    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傳》重見天日!」就在當天,《武訓傳》的網絡下載也隨之出現,畫質還算清晰的完整版(長達197分鐘)更讓不少影迷喜出望外。幾天下來,《武訓傳》在豆瓣的短評從三四條增加到五十多條,而《武訓傳》DVD的來源、現存拷貝的狀況、這部電影所牽涉的複雜背景、歷史遭遇,以及中國國產老電影的保存、修復、流通,都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 新中國第一部禁片 電影《武訓傳》被禁內幕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年之後,針對這部電影竟掀起一場全國性大批判,該影片隨之被禁止上映,成為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也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對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孫瑜作為《武訓傳》的編導,親歷了《武訓傳》拍攝和被禁的前前後後……  一  1944年夏,孫瑜在重慶北溫泉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工作時,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送給孫瑜一本《武訓先生畫傳》,他希望孫瑜有機會時能夠把武訓的事跡拍成電影。  武訓是清末山東堂邑縣(今山東冠縣)人,生於1838年,死於1896年。
  • 《武訓傳》:電影百年歷史上的經典之作,卻有著不一樣的坎坷道路
    《武訓傳》是由孫瑜導演、趙丹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電影的主人公是被稱為「千古一人」的武訓,在清朝的鹹豐、同治、光緒年間,貧苦農民武訓走街串巷,「行乞興學」,靠著自己的乞討,硬是建起了一所所學校,《武訓傳》講述了武訓的這段傳奇人生。
  • 電影《武訓傳》的前世今生
    今日的老者,確切地說是上世紀50年代的年輕人,上學時都曾讀過《武訓傳》課文,或者看過電影《武訓傳》,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電影公映後遭到禁映和批判,是解放後第一禁片。60年甲子一回頭,如今《武訓傳》重見天日,它的光碟熱銷。《武訓傳》終於還原了真面目。武訓是個乞丐,在山東家鄉一帶行乞30多年,把積攢來的錢興辦義學三處,民眾稱頌他是「義丐」。
  • 百年風雨話武訓
    這不是武俠小說裡的情節,這個乞丐也不是洪七公這樣的世外高人。他的名字叫武訓,他是當時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這個平凡的乞丐,卻以一番最不平凡的作為,名垂青史而為後人稱揚。在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載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訓先生了。武訓的事跡對中國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響甚巨。
  • 《武訓傳》: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電影名稱大串連(愛情篇)
    1950年底,由孫瑜編導、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在全國公映。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年之後,針對這部電影竟掀起一場全國性大批判,該影片隨之被禁止上映,成為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也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對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孫瑜作為《武訓傳》的編導,親歷了《武訓傳》拍攝和被禁的前前後後……——題記1944年夏,孫瑜在重慶北溫泉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工作時,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送給孫瑜一本《武訓先生畫傳》,他希望孫瑜有機會時能夠把武訓的事跡拍成電影。
  • 「千古奇丐」——中國史上第一個以乞丐的身份被載入歷史的人
    然而正是這幾乎只用來記錄王公大臣的正史之中卻記載了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人物——乞丐!他就是&34;——武訓。它講述了武訓歷經苦難,行乞辦學最終稱為千古奇乞的一生。該片1950年公開發行播放,在上映之初,《武訓傳》備受好評,群眾反響熱烈,報刊也展開了熱烈討論。然而紅極一時之後,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主席所寫的《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後,該片則悄然被禁。直到時隔60多年的2012年,《武訓傳》才又開始發行播放。
  • 電影《武訓傳》批判三部曲
    《武訓傳》開拍於解放前的1948年7月,但中國電影製片廠在完成三分之一任務後陷入財務困難,並最終由崑崙營業公司接手,於1950年10月完成整個拍攝。這部跨越3個年份的影片,片長超過3個小時,以歌頌清末行乞興學的武訓(1838-1896)為主旨,但甫一面世,即遭來非議,毛澤東親自發起批判,使其成為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今年3月,《武訓傳》正式解禁,開始發行正版DVD公開銷售。
  • 新中國首部禁片:電影《武訓傳》拍攝和被禁內幕
    孫瑜作為《武訓傳》的編導,親歷了《武訓傳》拍攝和被禁的前前後後……  一  1944年夏,孫瑜在重慶北溫泉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工作時,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送給孫瑜一本《武訓先生畫傳》,他希望孫瑜有機會時能夠把武訓的事跡拍成電影。  武訓是清末山東堂邑縣(今山東冠縣)人,生於1838年,死於1896年。
  • 趙丹談《武訓傳》:藝術生涯中"一大慘痛遭遇"
    趙丹在書中提到,《武訓傳》是自己藝術生涯中的「一大慘痛遭遇」。  這部電影既然在政治上是被徹底否定的,那麼在藝術上的成敗得失,也就沒有任何研究的價值了?  2011年,趙丹的長女趙青重新修訂再版趙丹著作《銀幕形象塑造》,把趙丹於1951年初發表在《大眾電影》上談《武訓傳》的文章、趙丹的生前談話及「文革交待材料」添加到書中,而趙丹在《武訓傳》前後的心路和掙扎也得以展現。  (以下內容節選自2012版《銀幕形象塑造》,該書即將上市。)  演員趙丹在《武訓傳》中出演主角「武訓」,卻因此遭遇了巨大的風波。
  • 武訓簡介 武訓傳為什麼受到批判
    武訓武訓是近代中國貧民教育家、慈善家,他曾經當了38年乞丐,被人稱作千古奇丐,是唯一一個以乞丐身份載入正史的人,一生可謂傳奇。武訓簡介武訓(1838-1896),行七,原無名,名訓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諡號義學正。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武訓先生是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窮家子弟,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譽為千古奇丐。
  • 【讀史明智】毛主席為什麼批判電影《武訓傳》?
    (武訓傳)的討論》,推動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與批判,在思想文化領域影響很大。歷史上的武訓(1838—1896),是清朝末年山東堂邑縣柳林鎮武莊(今屬山東冠縣)的一個乞丐。他乞討籌款興辦義學,興辦了柳林的「崇賢義塾」、楊各莊的「育英堂」、臨清的「御史巷」三處義學。武訓行乞興學的事在清末就開始產生影響。當時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宣付國史館立傳;各級官府、各界名流開始採用種種辦法,彰揚其「孝義、節行、克己好義」的道德楷模精神。梁啓超親自為武訓立傳。
  • 龐青松:「禁片」《武訓傳》為何能修復出版?
    據《新京報》載:3月15日,一條消息出現在微博、豆瓣網上——由孫瑜執導、趙丹主演,號稱「新中國首部禁片」的電影《武訓傳》在沉寂了六十多年(曾於1951年公映)後,開始發行正版DVD,亞馬遜中國、淘寶商城及西單北京圖書大廈等地均有銷售。不大清楚當年電影《武訓傳》緣何被禁,但聽前輩們講,武訓確有其人,是一個為辦義學不惜乞討的人。
  • 行乞興學第一人:近代平民教育家武訓
    武訓,這個令人鄙視的乞丐,卻在清末創造了一種比當時的西方教育還要進步、更有震撼力量的「武訓精神」。武訓創辦多所「崇賢義塾」(中國最早的「義務教育」學校),資助貧苦人家的子女,完全免費讀書。他以世界上最奇特、近乎自虐殘酷的原始方式,喚醒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和覺醒。
  • 新中國電影的成長創傷——《武訓傳》風波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電影的創作呈現出一股蓬勃向上發展的趨勢,但這種局面很快結束,電影界發生的巨大震動就是1951年對影片《武訓傳》的批判,電影批評被直接發展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當年沒有任何電影投拍,電影產量嚴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