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西安,要說去逛街購物或者享受美食,你一定能想到很多好地方,比如賽格、大悅城、益田、老城根、熙地港......
這些商場的存在也讓西安這座城市越發的時尚和靚麗。
回想一下很多年前,西安那時候的商業主要集中在那幾家「大戶」的手裡,鐘樓有開元、金花,解放路有民生(鐘樓也有)、萬達,小寨和西大街、東大街有百盛,而除了這幾個名氣大的地方之外,東南西北郊就很少有拿得出手的商場了(這一點不像現在,現在商場大多在城外)。
不過在那個年代的西安,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去這幾個商場消費,畢竟動輒成百上千元的服飾和金銀首飾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作為日常消費的地方,通常也都是偶爾犒勞下自己或者年底了發獎金了的時候才會來這裡。
那人們平時都去哪裡呢?其實那時候西安的很多「社區商場」也是特別火的,甚至有些商場規模雖不及開元等知名大商場,但口碑和人氣絲毫不輸給他們,在我的記憶中就有3個商場特別火,幾乎那時候身邊的人都會時不時去轉轉,曾經也有很多年輕的品牌入駐其中,雖然如今他們的境遇大不相同,但在那個時候卻給了我們很多快樂和滿足。
西安這3家商場很親民,也很懷舊,有的入境已經消失
軍區服務社
這裡要說的不是現在的軍區(當然它也不再叫這個名字了,更具體地說應該叫服務社商城),而是曾經小寨十字西南角的老軍區,這個軍區可是有年頭的了。
小寨軍人服務社始建於1955年,起初專門為軍隊及周圍的百姓服務的商店,1984年正式對社會開放,服務範圍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豐富,因為物美價廉深受人們的喜歡。那時候小寨是好又多和軍區的天下,很多品牌也都在此入駐,其中不乏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品牌。
曾經這裡一樓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最好吃的莫過於烤腸了,經常都是人們排著隊在買烤腸,而除了服飾和美食,這裡的菸酒日用品也是十分受大眾歡迎的,都說這裡沒有假貨並且東西靠得住,想想也的確如此,我上學的時候在這裡99塊錢買的某牌子刮鬍刀,比現在花1000多買的效果還好,這品質真不是吹牛。
烤腸(網圖)
後來隨著賽格的崛起,軍區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陳舊的設施也難以吸引顧客,而品牌也大多剩下一些中老年服飾了。過去的年輕品牌和文體用品、兒童玩具也都難覓蹤影,直到後來一紙通知,這裡就徹底告別了西安人。#吃在西安#
如今的軍區名字也改了,地方也搬到了往南幾百米的地方,雖然是一座新建成的購物中心,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和老軍區比這裡似乎一直都是另一座商場。
秋林公司
要說西安人記憶中至今還存在著的本土商場,估計秋林公司會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開元金花易主,民生日漸落寞的今天,曾經那些「巨頭」們都扛不住的競爭中,秋林居然一枝獨秀走到了現在。
在過去,這裡也是一處特別火的商場,那時候秋林公司可不像現在靠美食街和中老年服飾打天下,最早的秋林公司裡阿迪、耐克、匡威、銳步、李寧都是有專櫃的,雖然地方小了點,但絲毫不亞於開元民生的商業氣氛。
曾經韋德代言的匡威也入駐在秋林公司
很多學生也會在下課後來這裡轉轉,一些物美價廉的文體用品或者小禮物是他們的最愛。後來秋林美食街火遍西安,成為了很多人早餐午餐的首選地,甚至日後成為了很多西安美食達人所熱捧的本地神級美食街,幾乎每家秋林公司都有。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阿迪耐克李寧都撤出了這裡,這裡的服飾也逐漸成為了只針對中老年人的品牌,而美食街依然存在,似乎比以前更火了。
如今的秋林公司還在,而且還挺紅火,當然年輕人再去大部分都是為了吃或者給家人買衣服,正兒八經的和朋友閨蜜相約逛街的話這裡估計不會是他們選擇的地方。
不過還是希望秋林公司做的更好,至少給西安人留下一座屬於自己的回憶。
華僑商店
其實把華僑說成商場有點牽強,畢竟在我的記憶中這裡就是一個大型綜合服飾賣場,但你知道嗎?最初的時候的這裡可是相當輝煌,那時候華僑在西安的地位可是如今SKP都不一定比得了的。
華僑商店是一座蘇式建築,據《西安市志》記載,1954年10月,中山大街百貨商店建成開業,成為新中國成立後西安市第二家新建的大型百貨商店(1952年解放商場是第一家),當年的市民俗稱其為中山大樓。
這裡曾經經營著很多前衛又新潮的東西,都是當時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後來當然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落後了其他的商場,不過後來的華僑我更喜歡。
我的記憶中這裡就是班尼路的天下,雖然那時候班尼路早就名聲鵲起,而黃渤的那句「牌子!班尼路!」也讓這個品牌眾人皆知。但華僑引起獨特的設計部劇和眾多品牌的集合,讓這裡顯得時尚而又熱鬧,特別是這座蘇軾建築的情懷,更容易讓人喜愛這裡了。
那時候這附近網吧和遊戲廳也很多,每次逛東大街,到這裡買完衣服一定要上網或者打街機,這樣的生活才是那幾年大學的主流。
後來這裡終於還是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現代化時尚的商場,名字叫做群光廣場。
只是關於這座廣場的故事,說多了都是眼淚,開業不到2年的群光廣場,始終沒能帶動東大街的沒落,最後只能落個黯然離場,其實群光廣場並沒錯,東大街也沒錯,但如今的商業天下早就不是曾經了,人們早就用腳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地方。
對於這裡的現在,確實很可惜,只能寄希望於以後了,希望這裡越來越好。
後記
今天的西安,有很多網紅商場可以選擇,而且如今的商場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不管高中低檔都打開城門熱情的邀請著每一位客人,買不買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來。
不過在那個時候,高端商場可沒有如今這麼接地氣,所以更多人在購物出行時選擇的也是如軍區、秋林這樣的老百姓愛去的地方,而這些接地氣的地方也是老百姓最愛。
如今的網紅商場很多,不過我卻很懷念那個吃著烤腸買班尼路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