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幾艘載著糧食、砂石等物資的船舶緩緩駛出河南省漯河市,沿沙潁河向下遊進發。當天,漯河港正式開港,沙潁河周口—漯河段通航,沙潁河由漯河至省界的172公裡航線全線貫通。距此一周前,50多噸蓮花味精被裝入貨櫃,從河南省周口市中心港碼頭出發,經水陸聯運最終將由青島港周轉抵達奈及利亞……河南打造對外開放新支點,以搭建河海聯運通道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通江達海,走向世界,河南一直在追夢。上世紀60年代末,河南有27條河流可以通江達海,通航裡程達6100多公裡,後因各種原因,這些河流大部分斷航。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河南內河通航裡程達到1855公裡,其中四級航道達到690公裡,水運通道功能全面提升,形成與鐵路、公路等主通道和主樞紐相連接,貫通淮河水系、長江水系等水網地區的通江達海的內河水運發展格局。
「為再現漯河『水旱碼頭』盛景,我們加大投入,強化保障,已籌措配套資金約15億元。」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表示,漯河港將與京廣、孟平鐵路及京港澳、南洛高速和107國道等重要通道形成三位一體的強大運能,漯河將由此融入長江經濟帶,通達海上絲綢之路。漯河港航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和平說,漯河港貨運充足,目前向下遊已經能夠通行500噸級的船舶,未來將會通行1000噸級的船舶,屆時,漯河港的貨運吞吐量將達300萬至500萬噸。
近年來,周口港大力建設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逐步形成了以「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為基礎的臨港經濟新模式,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周口也成為河南面向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窗口和全面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城市。
河南航運「出海」的支點正豐富起來。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進淮河、沙潁河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打通中原內陸地區直通華東地區的水運通道。近日舉行的河南內河水運建設發展座談會提出,要推進水運與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有機銜接,進一步提升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地位。
「省內淮河幹流及支流沙潁河、渦河、沱澮河航道經引江濟淮運河工程連接長江水網,與目前繞道京杭運河至長江相比,駛向武漢方向可縮短航道裡程400公裡左右,駛向上海方向可縮短200公裡左右。」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劉興彬說,藉助水運大通道,中原經濟區將與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及世界經濟更加緊密地牽起手來,進一步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據了解,目前河南內河航道通航裡程達1589公裡,港口泊位97個,運營船舶5600餘艘1013萬淨載重噸,以港口為節點的多式聯運架構體系正在形成。但是,河南內河水運也存在航道等級低、裡程短、分布偏遠、尚未聯網及港口規模小、吞吐能力弱等問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介紹,河南正在編制相關規劃,積極謀劃實施內河水運復興工程,打造河海公鐵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通道。
隨著河南內河水運工程的穩步推進,河南將藉此繼續打造對外開放新支點,進一步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拓展更加寬闊的開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