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疏導內河航運拓展向海通道

2020-12-16 經濟日報

7月26日,幾艘載著糧食、砂石等物資的船舶緩緩駛出河南省漯河市,沿沙潁河向下遊進發。當天,漯河港正式開港,沙潁河周口—漯河段通航,沙潁河由漯河至省界的172公裡航線全線貫通。距此一周前,50多噸蓮花味精被裝入貨櫃,從河南省周口市中心港碼頭出發,經水陸聯運最終將由青島港周轉抵達奈及利亞……河南打造對外開放新支點,以搭建河海聯運通道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通江達海,走向世界,河南一直在追夢。上世紀60年代末,河南有27條河流可以通江達海,通航裡程達6100多公裡,後因各種原因,這些河流大部分斷航。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河南內河通航裡程達到1855公裡,其中四級航道達到690公裡,水運通道功能全面提升,形成與鐵路、公路等主通道和主樞紐相連接,貫通淮河水系、長江水系等水網地區的通江達海的內河水運發展格局。

「為再現漯河『水旱碼頭』盛景,我們加大投入,強化保障,已籌措配套資金約15億元。」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表示,漯河港將與京廣、孟平鐵路及京港澳、南洛高速和107國道等重要通道形成三位一體的強大運能,漯河將由此融入長江經濟帶,通達海上絲綢之路。漯河港航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和平說,漯河港貨運充足,目前向下遊已經能夠通行500噸級的船舶,未來將會通行1000噸級的船舶,屆時,漯河港的貨運吞吐量將達300萬至500萬噸。

近年來,周口港大力建設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逐步形成了以「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為基礎的臨港經濟新模式,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周口也成為河南面向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窗口和全面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城市。

河南航運「出海」的支點正豐富起來。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進淮河、沙潁河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打通中原內陸地區直通華東地區的水運通道。近日舉行的河南內河水運建設發展座談會提出,要推進水運與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有機銜接,進一步提升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地位。

「省內淮河幹流及支流沙潁河、渦河、沱澮河航道經引江濟淮運河工程連接長江水網,與目前繞道京杭運河至長江相比,駛向武漢方向可縮短航道裡程400公裡左右,駛向上海方向可縮短200公裡左右。」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劉興彬說,藉助水運大通道,中原經濟區將與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及世界經濟更加緊密地牽起手來,進一步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據了解,目前河南內河航道通航裡程達1589公裡,港口泊位97個,運營船舶5600餘艘1013萬淨載重噸,以港口為節點的多式聯運架構體系正在形成。但是,河南內河水運也存在航道等級低、裡程短、分布偏遠、尚未聯網及港口規模小、吞吐能力弱等問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介紹,河南正在編制相關規劃,積極謀劃實施內河水運復興工程,打造河海公鐵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通道。

隨著河南內河水運工程的穩步推進,河南將藉此繼續打造對外開放新支點,進一步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拓展更加寬闊的開放通道。

相關焦點

  • 河南內河航運投資87億元 打通經五市出海的航運通道
    「十三五」期間,我省內河航運投資87億元,加快實施沙潁河、淮河、唐白河等內河水運項目。今天起,我們把鏡頭和目光聚焦河南省內,沿信陽、南陽、漯河、周口、駐馬店等地市航道行走,讀歷史、尋故事、探建設、看發展。追溯中原河流通江達海早已有之河南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地處南北交通要衝,河流主幹線都與鄰省河道相通。內河航運,自古便有。河水悠悠,通江達海,很是發達。
  • 河南內河航運大跨步
    不過,如何發展航運?如何與現有河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要素相接軌?又如何將航運能力轉化為經濟新動能,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沙潁河上船隊逶迤   未來幾年,河南將繼續加大內河水運建設的投入,重點加快沙潁河、淮河、唐白河的航運開發,預計投資90億元,建設航道304
  • 向海而興|幹觀德: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內河航運作用不可低估
    今天,站在重新思考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時點,澎湃新聞·智庫報告欄目推出「向海而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親歷者說」專題,以大歷史視角再思考中國對外開放戰略,思辨新形勢下的全球化。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和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先後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領導者、建設者和參與者開展口述訪談,聽他們講述港與城,海與光的奮進故事。
  •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公布 提出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交通運輸部6月4日公布《內河航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5萬公裡;主要港口重點港區基本實現鐵路進港;內河貨物周轉量佔全社會比重達到9%。
  • 怎樣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路線圖」來了!
    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簡稱《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到2050年,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發展目標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 凝心聚力高質量推進內河航運發展
    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達到12.7萬公裡,位居世界內河第一位,其中規劃的1.9萬公裡內河高等級航道已有約1.6萬公裡達到規劃標準,初步構成了溝通我國東中西的江海聯通、幹支銜接、局部成網的內河運輸通道。內河主要港口依託高等級航道布局,初步形成承擔貨櫃、煤炭、礦石等大宗物資運輸的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運輸規模世界領先、運輸效率效益持續提升。
  • 內河航運未來三十年發展藍圖敲定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王璐)《經濟參考報》6月5日刊發題為《內河航運未來三十年發展藍圖敲定》的報導。文章稱,6月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下稱《綱要》),明確2035年、2050年建設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的相關發展目標,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5萬公裡;主要港口重點港區基本實現鐵路進港;內河貨物周轉量佔全社會比重達到9%。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建設幹支銜接江海聯通的內河...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 內河航運是綜合運輸體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流域經濟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特制定本綱要。
  • 以科技創新成就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淺析...
    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簡稱《綱要》),在《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框架體系下,對我國今後30年內河航運發展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作了綱領性闡述。本篇主要從科技創新與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關係、內河航運科技創新的錨點與抓手,以及《綱要》所展望的科技創新方向和關鍵路徑等方面談談認識和體會。
  •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的通知
    ,實現內河航運現代化,更好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強化東西向跨區域水運大通道,形成長江幹線、西江幹線、淮河幹線、黑龍江通道橫向走廊,研究解決三峽樞紐通航瓶頸,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拓展延伸主要支流航道。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運大通道,建設新大運河,統籌推進長江、珠江、淮河等主要水系間的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復航工程以及平陸運河等運河溝通工程,形成京杭運河、江淮幹線、浙贛粵通道、漢湘桂通道縱向走廊。
  • 河南省內河航運開發擴編正式列出時間表
    在此之前的2月中旬,河南省航務工作會議確定,「十一五」期間,全省將規劃開發建設沱澮河(永城金黃鄧至省界)、渦河(周口玄武至省界)航運建設一期工程;完善淮河(淮濱至省界)、沙潁河(周口至省界)等港航設施;建設和完善丹江、小浪底、三門峽等重點庫區港航安全設施;完成農村渡口改造工程;積極開展沙潁河漯河至周口、唐白河等航運開發工程的前期工作。
  • 23天,「麥」向大海 河南發展內河航運
    23天,「麥」向大海 河南發展內河航運    23天,「麥」向大海 記者跟隨河南小麥一路出海,從河南淮濱到江蘇靖江穿三省,越六閘,河南將乘勢而上,發展內河航運   船從淮河出發,穿過洪澤湖,再順京杭大運河南下,航程1000多公裡,抵達長江岸邊的江蘇省靖江市。
  • 周口:河南省內河航運「排頭兵」
    寄語未來根據規劃,我們將在5年內打造77個千噸級碼頭,打造內河國際港口,通過海河聯運,將我們中原腹地的農產品輸送到沿海地區乃至國外,再把外面的鎳礦、砂石等運到內地。可以預見,我們周口港將發揮河南內河航運橋頭堡的作用,成為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極。
  • 內河航運:優勢如何凸顯-光明日報-光明網
    由於各種原因內河航運發展受到了資金投入不足、航道建設滯後、法規法規體系不完備等多種因素制約,發展依然面臨很多挑戰。內河航運發展的瓶頸制約到底在何處,如何加快內河航運大發展,成為交通界「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 打造北江航運樞紐中心!清遠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據悉,廣東省航運集團是以港口物流、投資、運營與管理及水上運輸,航道投資、建設、養護、運營與管理兩大主業的省屬綜合性大型航運龍頭企業,是國家第一批5A級物流企業和全省七家物流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省航運集團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客滾輪運輸營運商,營運著世界上規模最大、客位最多、技術最先進的高速客運船隊,擁有珠江流域最大的內河碼頭群和航線網絡。
  •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2020年6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內河航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長江、珠江、淮河等水係為主體,發揮內河航運運能大、佔地少、能耗低、汙染小的優勢,我國內河航運建設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2011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以來,內河航運在助推國家戰略實施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突出。
  • 濟寧:邁向內河航運大市 內河航運擴能升級
    原標題:濟寧:邁向內河航運大市隨著微山一線船閘改造,洙水河、京杭運河濟寧至臺兒莊段及湖西航道升級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相繼完成,「十二五」末,濟寧將成為京杭運河沿線名副其實的航運中心城市和鐵水聯運中轉樞紐。
  • 烏克蘭議會通過內河航運法案
    烏克蘭經濟真理網12月3日消息:烏克蘭議會今日通過了內河航運法案,規定了建立市場自由化和建立內河航運發展基金。該法案得到了276名議員的支持。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評論道,現在我們可以恢復水運這一最經濟、最環保的貨運方式,並發展水上物流。我們吸收了企業界的建議,在進行二讀前共同完善了法案。我們感謝參與這一過程的所有人,感謝議員支持法案。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今日起,本報將重點圍繞內河航運、綠色物流、新技術合作三大主題,刊發3期系列報導,生動展示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成果。敬請關注。數月後,中德正式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內河航運合作協議》(簡稱《協議》),指導雙方開展內河航運方面的技術、經濟和科學合作,包括技術交流、培訓以及其他一切有助於推動雙方合作的活動。《協議》明確,中德兩國輪流主辦內河航運領域合作會談,每兩年至少一次。此後的35年間,兩國交通部門共開展了16輪會談,並在信息交流、人員培訓、項目聯合研究、技術合作等方面開展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