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金丨造車「三傻」大鬧華爾街,新勢力還是新泡沫?

2020-12-06 36氪

2020年,「特斯拉+中國製造」引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受供需雙增的提振,特斯拉營收和利潤預期大幅上升,帶動股價在年內上漲近6倍。

在特斯拉外溢效應的帶動下,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的造車新勢力,年內股價均迎來飆漲。截至11月28日,蔚來年內累計漲幅達到1243%,小鵬汽車上漲328%,理想汽車上漲243%。

圖1:造車新勢力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股價大漲背後,伴隨著造車新勢力估值水平的提升。截至11月末,特斯拉市值達到5552億美元,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股;蔚來+理想+小鵬的總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比上汽、長城、吉利、廣汽等一眾國內傳統車企合計市值還高。

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不禁要問,造車新勢力是否已經存在估值泡沫?這樣的狂歡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以史為鑑看估值泡沫

1994年瀏覽器、全球資訊網等新事物的出現,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全球為即將到來的網際網路科技革命而瘋狂,憑藉著「新概念+成長預期+新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一場「世紀泡沫」在醞釀中。

1995年初至2000年3月,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的納斯達克指數從743點上漲到了5132點,短短5年,上漲了6倍有餘,市值一度達到6.7萬億美元,佔當年美國名義GDP的65%。

面對網際網路的狂歡,華爾街的分析師開始尋求新的估值方法以支持網際網路的上漲。抱著 「新事物無法被舊模型衡量」的想法,「盈利能力」已經變得不再重要,「燒錢換增長」、「眼球」、「PV」等概念一度被運用到網際網路估值之中。

在新估值模型的加持下,2000年,納斯達克市盈率達到了200倍,網際網路巨頭思科的PE 達到 148 倍,Oracle 153,高通 167,均創下了近30年的歷史高點。

圖2:1995年至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表現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在巔峰的1998-2000年,只要是公司名字中有前綴「e」或後綴「.com」的公司,都會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

Pet.com 是這一時期典型的案例。pet 是一家寵物用品的在線銷售商,它為用戶提供免費的運送服務,高昂的運輸成本,使Pet的虧損與日俱增,盈利能力存疑。但在「.com」概念的吹捧下,Pet仍然受到資金的追逐,在 1999 年 12 月前的四輪融資中,該網站總融資規模超過1億美元, 2000年 3 月,IPO首日漲幅達到了 27%。

但缺乏業績支撐的泡沫終究是會破滅的。2000年《巴倫周刊》上的一篇《Burning Up》徹底撕掉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神秘面紗。

這篇基於207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報告指出,71%的網際網路公司利潤為負,51家公司的現金將在12個月用完,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都在盡其所能的套現,無錢可燒也無錢可賺的網際網路公司即將跌落神壇。

報導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華爾街重拾傳統估值模型來甄別網際網路公司。所有人開始瘋狂拋售網際網路股票,在擠兌浪潮下,納斯達克指數跌到2002年10月的1108點,下跌幅度接近80%,市值損失超過5萬億美元,市盈率降至不足100倍。

圖3: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納斯達克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而前期受資本追捧的 Pet.com 在 2000 年 11 月 7 日宣布破產,成為第一家倒閉的上市網站公司。此後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在巨額虧損後破產,到2002年底,在1995-2000年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中,留存率不足50%。

泡沫破滅的代價是慘烈的。企業需要用年復一年的業績增長來填補估值泡沫的深坑。微軟用了近15年,高通用了近13年,亞馬遜用了9年多的時間,才重新創出股價新高。

A股也有過類似的瘋狂。

2015年的創業板,大家沉迷於講故事和聽故事之中,市場情緒極度樂觀。在「網際網路+」概念的加持下,「樂視網」成了這場盛宴中最大的泡沫。

2010年上市後,5年時間「樂視網」市值突破了1700億,成為創業板的神話。

圖4:樂視網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相比於思考「樂視網」是怎麼賺錢的,投資者更看重新故事的誕生。

賈躍亭憑藉著上市公司「樂視網」的股票做質押,不斷向金融機構融資,然後再拿融到的錢,投入到「樂視集團」,創造一個又一個新概念。

每一個概念的出現,都會吸引二級市場的眼球,助推「樂視網」股價大漲,而不斷提升的市值,則意味著賈躍亭可以從金融機構融入更多的錢,創造更多的新概念。

憑藉著這樣的商業模式,樂視網開始了瘋狂的吸金。相關的概念從五大生態、七大生態一直擴張到九大生態,不斷挑撥著投資者敏感的神經。在最瘋狂的2015年,樂視網的股價創下了179.03元的歷史高位,市盈率接近400倍。

圖5:樂視網市盈率變動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此時的樂視網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視頻網站,而成為了整個行業的顛覆者,那個時代,「看不懂樂視和暴風,仿佛真的代表著你和時代的脫節」。

但好景不長,資本催生的泡沫隨著監管趨嚴而破滅。2015年股災來臨,「樂視網」依靠二級市場輸血的商業模式受到重挫,「資金鍊斷裂、債務危機」充斥著「樂視網」,樂視的神話開始破滅。

到2020年「樂視網」終止上市,其市值只剩下7億元,從最高跌去了99%,近30萬普通投資者幾乎血本無歸。

造車新勢力的高估值不可持續

回到造車新勢力的問題上來。不可否認,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確是汽車產業未來的大方向。隨著全球環保壓力的與日俱增,電動車替代燃油車將是大勢所趨。而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的提升,整個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但站在二級市場的角度,我們也必須清楚認識到,好賽道不一定意味著好投資。

當前新能源汽車整體市佔率不足5%,造車新勢力每年合計銷售量(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合計銷量不足60萬)抵不上傳統汽車廠商的零頭(豐田2019年銷量超過900萬輛),部分新勢力甚至還沒有走出「賣一量虧一輛」的魔咒。

圖6: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銷量對比

數據來源:網際網路,36氪整理

這種背景下,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達到了豐田的2倍,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也已經躍升至全球前15大車企之中。

圖7:全球汽車廠商市值排名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從估值指標來看,造車新勢力的估值水平已經明顯偏離基本面的束縛,可能充斥著巨大的泡沫。如圖8所示,造車新勢力的市銷率遠高於傳統車企,小鵬汽車PS甚至達到了150倍,也就是說,以當前的營收來計算,大概需要150年的時間,才能覆蓋小鵬汽車當前的估值水平。

圖8:全球主要車企估值情況

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

身在泡沫之中,投資者已經不再關心這些造車新勢力是否存在虧損,何時能夠真正盈利,傳統的估值方法仿佛已經失去了意義,「市夢率」成為了衡量這些企業的唯一標準。

但我們需要時刻牢記,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經濟學中永恆不變的真理,公司的業績增長始終是股票定價的錨,當這種偏離以一種超乎預期的速度加快之時,或許意味著泡沫的破滅已近在咫尺。

股市從來就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資本的潮水褪去,也許我們會看到,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造車新勢力的業績還會不斷增長,但股價卻無法再創新高。因為這場泡沫中的股價早已透支了企業未來多年的業績表現,企業需要用年復一年的業績增長,來填補估值泡沫破滅的深坑。

相關焦點

  • 蔚來、理想、小鵬大鬧華爾街背後 是新勢力還是萬億泡沫?
    原標題:蔚來、理想、小鵬「三傻」大鬧華爾街背後,是新勢力還是萬億泡沫?| 氪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泡沫的輪迴,這一次會是新能源車麼?  文 |丁卯  2020年,「特斯拉+中國製造」引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受供需雙增的提振,特斯拉營收和利潤預期大幅上升,帶動股價在年內上漲近6倍。
  • 蔚來、理想、小鵬「三傻」大鬧華爾街背後,是新勢力還是萬億泡沫?|...
    造車新勢力股價表現數據來源:wind,36氪整理股價大漲背後,伴隨著造車新勢力估值水平的提升。截至11月末,特斯拉市值達到5552億美元,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股;蔚來+理想+小鵬的總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比上汽、長城、吉利、廣汽等一眾國內傳統車企合計市值還高。
  • 造車「三傻」集體跳水,一夜跌掉130億,華爾街憑啥不認銷量?
    「韭菜」們應該都知道,新能源車年內股價上漲近6倍,沒上車的已經「拍腫大腿」。在此情況下,最近國內造車新勢力相繼公布11月銷量數據,可謂連創新高,按理說是個大利好。然而,消息一出,在美股上市的「造車三傻」卻集體出現股價跳水,暴跌超過10%。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紅極一時的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突然遇冷,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集體大跌,未來投資空間還有多大?北京時間25日晚間,中概股造車新勢力盤前跌幅持續擴大,截至9:30左右,理想汽車盤前跌近14%,小鵬汽車盤前跌超12%,蔚來汽車盤前跌近10%。相比近段時間的漲勢來說,新能車概念熱度已經明顯降低。與此同時,多隻A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也出現回調。
  • 中國造車新勢力市值超越寶馬奔馳 新能源汽車暴漲真的只是泡沫嗎?
    自誕生之初,造車新勢力就不缺乏話題,在政策和資本的催化下,一個個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市場環境變差的影響,造車新勢力們在今年提前迎來了洗牌季。優勝略汰的叢林法則往往能誕生出王者,逃出生天拿到入場券的幾位玩家,最近格外活躍。
  • 特斯拉連續四季度盈利,造車新勢力慌了?|一句話點評
    2020/07/23當中國市場助力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一方面信心大增,另一方面也開始慌了。文丨孫莉莉編輯丨小叮噹北京時間7月23日,特斯拉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營業利潤率為5.4%,實現了第四次GAAP連續利潤,同時獲得了4.18億美元的正向自由現金流。
  • 造車新勢力靠什麼活下去?
    導讀:無論是爆雷的博郡、賽麟,還是拜騰、奇點等公司,制約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緊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讓造車新勢力陷入更加糟糕的融資環境。進入2020年,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生與死的十字路口。博郡、賽麟等多家造車新勢力爆雷,奄奄一息;拜騰、奇點、天際等,產品推出時間一再推遲;尚未形成造血能力的蔚來、小鵬、理想、威馬等頭部企業,也在糟糕的融資環境下艱難前行。
  • 造車新勢力市值暴漲不是終極目標
    造車新勢力市值暴漲體現了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心,但資本市場青睞新能源汽車產業並不能說明這幾家造車新勢力的未來就是一片坦途(參數丨圖片)。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終極目標,車企終究要回歸汽車製造的本質。
  • 泡沫只有在破滅後才知道,造車新勢力的狂狼是誰在推動?
    自誕生之初,造車新勢力就不缺乏話題,在政策和資本的催化下,一個個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市場環境變差的影響,造車新勢力們在今年提前迎來了洗牌季。優勝略汰的叢林法則往往能誕生出王者,逃出生天拿到入場券的幾位玩家,最近格外活躍。
  • 2020年大浪淘沙後,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造車新勢力」是從何時開始演變成一個貶義詞的?也許是從樂視宣布「SEE計劃」開啟「PPT」造車便有了苗頭,也可能是其一度超過三百家開始攻城略地製造繁華泡沫時,又或是他們相繼上演融資受阻、量產跳票、欠薪關廠、創始人跑路等一系列魔幻大戲時。
  • 盤點2019新勢力造車丨活下去的 都是好漢
    每次聊到新勢力造車,我的內心都很複雜。一方面與發展了百年的傳統汽車行業、品牌相比,他們就像是咿呀學語的嬰兒;可另一方面出於政策的導向也好、出於消費者的好奇心也罷,新勢力正在以相對更快的速度走進人們的生活。
  • 死亡陰影籠罩 產品不見蹤影 造車新勢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最近網上流傳的造車新勢力「死亡名單」上,49家企業只有11家處於良好的生存狀態,其餘已經名存實亡或者直接死亡。雖然這個「死亡名單」真假虛實難以考證,但一個現象是,多家造車新勢力瀕於死亡,既成事實。而相當數量的造車新勢力,只有PPT,沒有新產品。
  • 造車新勢力時局圖
    來源:華夏時報■翟亞男2019年被業內喻為是造車新勢力的「生死元年」。在資金、製造能力、供應鏈、產品、渠道、市場等各個環節的重重考驗下,曾經憑藉各種來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300多家造車新勢力,如今絕大多數已灰飛煙滅,甚至曾經拿到造車資質的十幾家傲嬌者,也許久不發聲。只有如蔚來、小鵬、威馬等為數不多的幾家頭部企業,依然在造車路上艱難前行。
  • 新能源造車「三傻」各顯神通,特斯拉一劍封喉
    如何看待造車新勢力2020年的高市值,有「估值泡沫」嗎?隨著特斯拉拉開了架勢,「三傻」打差異化定位,誰更有戲?市值均躋身全球車企TOP 20。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同,意味著汽車行業正在重新洗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經出臺,明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政策利好,也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大漲的原因之一。但與此同時,也有投資者擔心新能源汽車估值可能隱藏巨大的泡沫。那麼,新能源「三傻」究竟打法如何?
  • 2019後,造車新勢力將屍橫遍野
    【什麼是造車新勢力】在談造車新勢力命運之前,我們來釐清一個概念,什麼是造車新勢力。從字面意思分析,造車新勢力這五個字裡面有幾個核心,那就是造車是前提,不造車那就談不上造車新勢力,「新」是個相對概念,有新就有老,這是相對傳統造車企業而言,那麼這個新可不僅僅是指新成立,而是創新的「新」,勢力就更好理解,這是一群有勢能的組織,有影響力的組織,這個影響力的體現指標應該不外乎就是資金、技術、產品、產能 、營銷模式等,沒有在這些方面形成自己有影響的組織,不能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
  • 造車新勢力集中衝刺IPO,「有錢了」怎麼好好活下去
    造車新勢力的IPO執念2018年蔚來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首家上市的企業。隨後雖然多家造車新勢力表達了上市的意願,但卻鮮有實際動作。今年,造車新勢力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也讓2020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上市元年。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
  • 造車新勢力三兄弟和特斯拉分道揚鑣
    這就意味著未來Model Y也將有一波降價,重現當下的場景,只不過這次理想和蔚來等新勢力都不能倖免,說不定將會開啟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戰。但是已經實現連續五個季度盈利的特斯拉,在長期的價格戰上有一定的經濟保障,而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卻都徘徊在虧損邊緣,對於可能到來的價格戰,它們的壓力將會更大。
  • 增發再增發:造車「三傻」終於開啟大跌模式了?
    話說,造車新勢力三巨頭,又有江湖人稱「造車三傻」的蔚來、小鵬和理想,最近真是站在了風口浪尖啊。而最近這一周多,八姐發現,這三家公司結束了大漲,轉而進入了股價的水逆期,似乎開啟了下跌周期。八姐不禁都要替炒造車新勢力的小盆友憂心了,這漲得多跌得也嚇人啊,你們的心臟得有多強大啊。而這輪暴跌有華爾街投行擔憂估值而下調它們的股票評級原因,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前後腳宣布了增發。
  • 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頭部「四小龍」上演逆勢翻盤   去年年底從蔚來離職後,王亮(化名)坦言後悔。和他一樣,去年離開這家新勢力的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今年的蔚來能夠如此逆勢翻盤。
  • 出師未捷的造車新勢力
    本文轉自界面新聞 文|麥琪 儘管充斥著資金、交付和各種質疑,2018年造車新勢力依然是最熱關鍵詞。有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底中國註冊的新造車品牌一共有60家,而到了2018年底,海外媒體的猜測數量已經到達了500家。雖然這個數據準確度並不高,但此前知名供應商博世曾經對外宣稱,與其接觸的新造車品牌已經超過了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