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足協在2020年中國足球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再次明確了有關中超球隊中性化更名的細則。據了解,原本被強制要求同樣需要更名的北京國安俱樂部將繼續堅持申報」國安「的名字。為了保留住這個可以代表北京足球的圖騰,國安股東甚至已經做好變更股權的準備。
會議中,足協根據中性化改名的各項細則,國安、魯能、泰達、建業、亞泰等存活於中國職業足壇多年的老牌球隊都將被一視同仁,放棄原有名稱,重新申報符合新規的名字。同樣作為底蘊球隊的上海申花則因為申花公司 早已倒閉,得以作為中姓名繼續保留使用。
會議結果一出,北京國安俱樂部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根據國內足壇知名記者袁野透露,國安俱樂部仍堅持申報」北京國安「的名字,力求保留原名。《東方體育日報》報導稱,為了保留隊名,國安股東甚至不排除將變更俱樂部的股權。
國安隊的股東十分看重這個代表了北京急待足球人文化的金字招牌,將不惜一切代價爭取保留隊名中的」國安「二字。為此,中赫集團已經向足協提交書面材料,說明了」國安「二字的意義、文化歷史、股權結構、球迷情感等因素,希望足協可以保留隊名。
據了解,不論足協是否通過這一申請,中赫集團未來仍將堅持」北京國安「的命名。為此,股東方面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俱樂部將會採取變更股權的方式,讓俱樂部以及北京球迷的老牌足球文化得以延續。
國安此舉也是效仿了中超另一支底蘊球隊上海申花。」申花「隊名之所以可以在這次改名革命中倖存,是因為現在俱樂部的投資方與申花公司沒有直接關聯,申花公司由於早已倒閉,所以在俱樂部中也沒有股權。換言之,如果中赫集團和中信集團真的變更了球隊的股權,大概率可以和申花一樣,繼續使用」國安「的名字。
中國足協推出的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政策,是為了營造更加良好的國內足球環境,為中國打造更多百年球會,為各地球迷建立更多屬於自己城市歸屬感的足球文化。但是」國安「的名字早已超脫於企業之上,成為北京這座首都城市的足球名片。經過30年的洗禮,」國安「二字早已深入每一位北京球迷的內心,成為了一種信仰。中赫集團此舉無論成敗,都代表了首都球隊捍衛自己文化的信念。而無論最終改名與否,國安的名字永遠不會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中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