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諸葛找房
現如今,商品房越蓋越多,二手房也隨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過去,誰買房會樂意買別人住過的呢?都得買新的才舒坦,但今非昔比,住房單價越來越貴,不少購房者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二手房。而不少購房者表示跟糾結,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該選擇城區「小破房」還是郊區「大新房」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其實,具體該買哪裡,主要是看個人意志,時上班上學方便更重要,還是居住舒適最重要。畢竟大多數老百姓買房後負擔會比較重,魚和熊掌很難兼得。李嘉誠曾說過,選房的三個要素就是地段、地段、地段,大佬的話也許可以點醒一些迷茫的人,想要保值就要重點參考這一項。除非是有嚴重的「新房情節」,或者只在意當下體驗而不介意保不保值的人群,可以考慮選擇城郊「高大新」,其他糾結的人不妨多做參考,下面舉兩個實例。
昨天(7月22日),一則房產消息又登上了熱搜榜,廈門出現一處天價迷你舊房,僅15平米就賣到了200多萬,每平方米售價能達到175000元。更奇怪的是,看房的人還絡繹不絕,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這處「老破小」是沾了隔壁名校的光,身價才翻了這麼多。無獨有偶,上個月在南京也爆出一處天價「豪宅」,這套房為80年的棚改房,空間狹小的屋內空間被一張大床和一張桌子佔滿,七、八個成年人只能沿著牆邊站,個高的人一抬頭幾乎要碰到矮小的屋頂,髒亂的廚房和臨建的廁所更是不忍直視。總面積僅13.2平米,單價在短短一個下午從10萬/平飆升至近17萬/平,最終以230萬的價格拍下,不過該筆交易是否合法合規成立,尚無所知,引起網友質疑。
有人說,房子本身成本並不高,貴的只是地價。正所謂寸土寸金,一處房子的貴賤與周邊硬體設施有撇不清的關係,上述兩個例子都是很好的證明。眾所周知,近些年地鐵周邊、學校周邊、商圈周邊的房子,價格漲得很快。因此,城區「老破小」雖然房子本身的居住看起來沒有新房優越,但是周邊人煙生活氣息非常濃,配套設施相當齊全,一流的大醫院、地鐵公交、公園、商場、學校、餐廳等一應俱全。
而郊區「新高大」雖然社區設計的新穎怡人,但是很多周邊規劃還不完善,交通系統還有待提高。買菜、看病、上班、上學都距離比較遠,要麼需要開車,要麼需要等很久的車,或者是需要倒好幾趟車才能到達目的地,對於年輕人來說會有些不方便。不過,它由於遠離鬧市,所以比較適合喜歡安靜的人,也比較適合養老。話說回來,上述兩個例子,實屬極端,諸葛小編認為是沒必要的。雖說在很多網友眼中老房子才是塊寶,但是房齡超過20年的房子還是應該慎重。不要說是這種天價房,就是那種最普通的,甭管多便宜也得悠著點兒,沒有十足把握最好別買。
一來,房子本身是用來住的,實用最重要,不該摻雜那麼多附屬價值,投資的除外,自住還是應該考慮性價比,最起碼住起來舒適。小戶型優點很多,但是太過迷你破舊的房子不光影響生活。二來,超大房齡的房子在貸款上有限制,很多地區無法申請,所以經濟壓力會比較大。三來,有一定安全風險,設施老化,防水抗震不一定能勝任。四來,對於有車族來說,沒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大多也沒有停車場,可能會不太方便。
通常來說,二手房的黃金房齡大概是七八年的時候,這樣的二手房性價比最高。因為設施還比較新,而且周邊環境也基本都建設完成了,不用再擔心要成天面對施工的嘈雜了。選房是門兒技術活,選的對如獲至寶,選錯了苦惱纏身。不管買哪兒,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買到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