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八旬女兒帶糖的百歲老人今晨去世,父母是擋在我們與死神間的牆

2020-12-21 地球評論員
圖為百歲奶奶八旬女兒接糖

南方都市報報導:「19日凌晨,河南商丘,因吃席給84歲女兒帶糖走紅的百歲老人過世,享年108歲。一年前,百歲媽媽吃席給八旬女兒帶糖果的視頻走紅網絡,很多網友被百歲媽媽的母愛所感動。」

視頻中,百歲奶奶跟八旬女兒相鄰坐在藤椅上,百歲奶奶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戳了戳旁邊女兒的胳膊,遞到女兒手裡,八旬女兒拿著糖,咧嘴笑著樂開了花。在父母心中,無論子女年紀多大都是眼中需要照顧的孩子。

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每次誰給她送來好吃的,只要快到了我回家的日子,她必然包好留著,捨不得吃,全都留給我吃。每當家裡做菜和紅燒肉一起燉的燴菜,她給每個人盛菜的時候都會「分配不均」。我吃著吃著會發現菜底下埋著好幾塊肉,我抬頭看著她,她還會使眼色讓我快點吃,別人可沒有這種「福利」。原來這就是小老太太心中的小心思。

一年前百歲奶奶不慎摔倒,癱瘓在床,由兩個八旬女兒輪流照顧,於今晨安詳地走了。看到這個新聞,我鼻頭一酸,我的奶奶也是今年突然辭世的。年近九十的奶奶向來康健,步履矯健不輸大部分六旬老人,前一日還在給遠在千裡之外工作的我打電話噓寒問暖,第二天得知其因意外腦出血的消息,才深知子欲養而親不待,今後已沒有再吃她煮的一碗麵的機會,哪怕遠遠地望一眼都已無可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在,才能把家庭成員的心都聚集在一起,才是一個大家庭。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如一堵牆般為我們擋住了直面死神的恐懼,他們一走,我們便會一目了然地看到人生的歸途。

龍應臺在《目送》裡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所有的緣分不應等到緣分的時候才惋惜,緣分在時就要享受緣分到來的幸福,珍惜緣分尚在的不易。

相關焦點

  •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是什麼意思 含義解釋
    《我家那閨女》最新一期中,焦俊豔和焦爸爸討論起了人生,一句「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讓人淚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來看一下。但是焦爸爸則完全不贊同女兒的觀點,跟大多數父母一樣,焦爸爸也是希望女兒趕緊結婚生子,畢竟已經32歲啦!隨後焦爸爸說的一句話也是很快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們關注。這句話就是「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來看一下。「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這句話大致的意思是:只有當父母去世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自己和死神的距離有多近。
  • 一句話戳中淚點: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聽了她的傾訴,高亞麟沒有反駁或者贊同,只靜靜地說了一句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但是一旦父母離開了,我們將會直面死神,一眼望到盡頭,才知人生的短暫。「你今年30歲,你不會琢磨,你60歲你都不會想,因為你老會覺得,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
  • 八旬老人聲稱女兒去世祭奠遭拒 起訴女婿索要骨灰
    八旬老人聲稱女兒去世祭奠遭拒 起訴女婿索要骨灰 2016-11-16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攝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淑玲)稱女兒去世後便無法找到骨灰祭奠,今年83歲的王先生訴請法院判令女婿返還女兒骨灰,並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昨日,朝陽法院開庭審理該案,女婿陳先生則當庭反訴嶽父給其家送花圈侵犯了其人格權。  昨日上午,滿頭白髮的王先生戴著墨鏡、在其小女兒及兒子的攙扶下走進法庭。
  • 【點讚】穿針引線、聽戲、網上衝浪……看鄭州百歲老人的幸福生活
    >據介紹,趙淑英老家滎陽,30多歲時來到鄭州,一個女兒現已八旬高齡,60多歲的外孫成了她的法定監護人。說起老人的長壽秘籍,大家都說,老人家樂觀豁達的心態值得學習。愛笑,是老人的生活調味劑,當問及為什麼這麼開心,她說:「現在跟過去簡直是天上跟地上,過去過得都是苦日子,現在多好,吃穿不愁,北京、上海、南京……哪兒我都去過了,可滿意!」
  •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所有人哭著看完解釋…
    聽了她的傾訴,高亞麟沒有反駁或者贊同,只靜靜地說了一句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但是一旦父母離開了,我們將會直面死神,一眼望到盡頭,才知人生的短暫。「你今年30歲,你不會琢磨,你60歲你都不會想,因為你老會覺得,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
  • 百歲老人五代同堂,其中長女,已過八旬
    說起人的壽命,古代人壽命非常短暫,慢慢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直到現在,有的老人年齡在120還有130左右年齡可惜只是小部分人,還有一個地方叫百壽村。南山鄉村有位百歲老人,名叫李秀玉,這位老人出生於1920年,娘家在永山縣湖洋鎮。
  • 老人被關「豬圈」,兒女不孝的理由完全不同!八旬老母親現身說法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我們接受知識以來,「孝順」兩個字就一直伴隨著人們成長,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孝順父母、孝順老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都說「養兒防老」,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有幾個孩子能夠常常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孝?
  • 楊紫「爸爸」一句話刺痛無數人: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高亞麟老師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了一句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和焦俊豔一樣,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高亞麟老師做出了解釋:「父母在,比如說你今年30,你不會做(結婚),哪怕你60,也不會想,因為有一堵牆擋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開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為什麼老人會喜歡催你,嘮嘮叨叨的,因為他們看到了死神,所以他們想完成那些沒完成的。」
  • 八旬老人跋涉千裡尋親 終於見到走失34年的女兒
    34年了,八旬老人從未像這幾天一樣這麼高興過。走失的女兒陳梅在貴州普定、河南新鄉兩地警方的幫助下終於回到父母的懷抱。「閃耀警界之光,全力尋找至親。」「女兒你還記得爸爸嗎,對不起讓你受苦了。」壓抑了三十多年的思念之情,在女兒的擁抱下,八旬老人哭的像個孩子;一聲姐姐,一聲妹妹凝聚了三姐弟三十多年的思念。在場的所有人溼了眼眶。↑ 父女終於相見。
  • 八旬老人感悟:晚年幸福度和三件事息息相關,別輸在子女身上
    八旬老人感悟:晚年幸福度和三件事息息相關,別輸在子女身上 鄰居姚爺爺今年82歲,退休多年,老伴早已去世。他每天就是散步、打太極、遛鳥、看書、喝茶等等,一副悠哉樂哉的樣子,生活過得舒適、愜意,讓人特別羨慕。
  • 《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引發「為父母寫傳記」社會熱潮
    這些老人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視角看到中國的百年滄桑巨變。圖書發布現場,傳記採寫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張雨晨同學說:「每個人都是一顆閃亮且不可代替的星星,我們採訪百歲老人,聆聽他們的故事,親身體驗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追逐他們的光。
  • 孝感安陸市百歲老人張三姑: 扇枕溫衾 福壽共存
    在肖伯平的記憶中,父親脾氣不大好,父母吵架,往往是母親躲在一旁抹淚,父親去世後,母親又獨自肩負全家的重擔。 1965年,大哥肖太平到安陸電信傳輸局雷公分局工作。「母親就跟隨著大哥幫忙帶孩子,燒火做飯洗衣服。」肖伯平說,大哥負責國防線路檢修,經常在外面跑,大嫂也要上班,母親是家裡的「後勤部長」。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女兒買壽衣
    村裡老人去世後,究竟該誰買壽衣,成了人們閒暇時談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該女兒買,還有人說該兒媳買。話題爭來搶去,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儘管雙方難分輸贏,但仍有許多人堅信,老人的壽衣該女兒買,為什麼會這樣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女兒買壽衣?
  • 八旬老人三次將兒子告上法庭,背後隱藏不為人知的秘密!
    1998年毛翠萍老伴去世了,這個時候五個子女都已經相繼成家,四個女兒出嫁之後,毛翠萍老人就和兒子吳獻銀一家都住在原來的老房子裡,在2005年的時候老人把這套房子過戶到了兒子名下。老人覺得自從把房子過戶給兒子之後,兒子兒媳就對她不如以前了,後來沒法跟兒子一家生活了,才搬到三女兒家住,這些年越想這事越來氣,就想要通過法院討回一個公道。
  • 愛看電視的百歲老人 吃啥都覺得香 能平安過日子就是福氣
    編者按: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歲期頤",家中有百歲老人更是一件福氣事兒。大眾網東營頻道在重陽節到來之際,對東營多名百歲老人進行了尋訪,她們的晚年生活過得如何?精神狀態怎樣?接下來,我們將用文字和圖片和讀者們一起分享老人們跨越世紀的故事。
  • 七旬老人自駕帶100歲父親旅遊,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就是這三個字
    之後,北京百歲老人的長壽奇蹟還在繼續。今天,又有10位北京百歲老人開講他們的長壽生活。小板凳兒,就位!坐如鐘 站如松 行如風現居東城區廣渠家園的王根宗老人生於1918年,如今已經101歲高齡,但走起路來穩穩噹噹,很難想像他已年過百歲。
  • 【新蔡法院】八旬老人為贍養發愁 | 法官用心調解解心憂
    【新蔡法院】八旬老人為贍養發愁 | 法官用心調解解心憂 2020-12-0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寧107歲老人去世 與妻子曾為中國十大百歲夫妻之一
    萬寧107歲老人去世,與妻子為中國十大百歲夫妻之一  南海網萬城3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黃良策)3月29日,萬寧市和樂鎮五星村委會的百歲老人羅開明阿公走了。他活了107歲。
  • 南京百歲人瑞有276人 重陽節前讓我們聽聽3位百歲老人的故事
    截至2016年末,南京市已有百歲及以上老人276人,而在上世紀80年代,南京只有4名百歲老人。現在南京市每5個人中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那麼,全市範圍內,哪個區長壽老人最多?哪個區百歲老人最多?這些長壽老人又有什麼長壽秘訣?重陽節將至,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3位百歲老人,為大家揭秘這些老人的「長壽密碼」。
  • 韶關:重陽佳節聽老人說歲月故事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在此重陽佳節策劃了百歲老人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近百歲老人的生活,聽他們說說歲月的故事,探尋他們長壽的秘訣。王志珍 攝  記憶力超群的百歲老人:曾鳳連  在韶關有這樣一位老人,雖已百歲高齡,但仍口齒思維清晰,記憶力超群,不僅能讀書、看報,還能熟背《三字經》《女兒經》《孫中山遺囑》等名篇,就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她也熟記於心,信口拈來,令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