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目前最大的隱形富豪,每一個人可能有不一樣的答案。不過事實上目前中國最大的隱形富豪一定就是王健林了。最近幾年王健林的帳面身家是縮水了不少,不過實際王健林的真正身家卻在不斷暴漲。
目前王健林的帳面身家已經從2000多億跌到了800多億,不到3年就蒸發了1千多億。許多人都說王健林現在不行了,你還說他是中國最大的隱形富豪不是亂說嗎。為何許多人都說王健林不行了呢?第一就是王思聰創業失敗,王健林沒有出手幫忙。第二個就是王健林過去幾年賣掉了不少的資產。第三個就是萬達目前的負債。
不過萬達的負債比起萬達的資產那都是小問題。王健林的身家縮水,主要是因為萬達退市了,然後萬達的估值一直在縮水。不過事實上王健林手裡的資產卻是越來越多。當年萬達在香港上市,結果王健林卻發現自己被香港市場給低估了。因為萬達這種公司,去了香港就會被當成收租股來看待,比如說香港股市的著名收租股九龍倉置業。這家公司旗下擁有香港的海港城、時代廣場的物業,年收租100多億。不過市值也過才1千億左右。
萬達在香港上市的時候,市值也才2千來億。王健林認為香港看不懂自己的模式,於是就從香港退市了。這次退市也對萬達的估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不過事實上王健林比起馬雲、黃崢這些富豪,他手裡的資產都是實地,而且現金也更多。王健林目前在全國已經有323座萬達廣場,一年可以為王健林帶來400億的租金。這樣的租金規模放眼全球都找不到第二家公司,不管是香港的新鴻基還是九龍倉都無法跟萬達相提並論。
被譽為地產之王的李嘉誠,現在一年的租金收入也才70億左右。萬達這323家萬達廣場中,有200多座都是王健林的自有物業,剩下大約100座是合作的物業。等於說這200多座自持的物業,每年單單是物業價值上漲,就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
如果每一座萬達廣場價值20億,那麼這200多座萬達廣場的總價值就是5千億了。現在馬雲的身家也才3千億左右而已。比起網際網路公司來說,萬達的模式雖然估值不高,但卻是實打實的資產。網際網路公司如果破產了,什麼都沒了。萬達如果破產了,那麼還有一大堆的物業跟地皮。
王健林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可以在不到20年的時間,發展如此多的萬達廣場。許多人都知道,商業地產是一種資金密切型的產業,所以許多公司的拓展都非常慢。蓋一種商業中心需要非常多的資金,然後再通過租金來回收成本,其實是一個非常慢的過程,所以這個模式雖然比較穩定,但是擴張卻非常慢。
許多公司為了快速擴張,於是就採用散賣的模式。比如說潘石屹的SOHO中國,當年所有的寫字樓都是散賣的模式。不過散賣也有一個問題,不管是寫字樓還是商業中心,如果散賣了,那麼在運營商就無法統一管理,那麼商業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如果不散賣就無法回本,解決資金的問題,如果散賣了那麼商業價值就會大降,而且賣掉了資產,也就無法收租了。那麼還是走回房地產的老路。
王健林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如此。王健林在自己的商業中心外面修建了非常多的公寓、商鋪跟寫字樓。這些東西有什麼價值呢?一般來說一個萬達廣場是由萬達商業中心、公寓寫字樓跟金街來組成的。
除了萬達商業中心外,其他物業都是散賣的,只有商業中心是王健林自持的。整個萬達的商業核心價值其實就是商業中心,所以王健林把這個留在自己手中收租,而諸如公寓、寫字樓跟商鋪,這些的自持價值其實並不高,說白了這些租金收益未來並不高,甚至還存在租不出去的情況。
不過沒有什麼關係,反正這些物業建好之後,王健林就全部賣掉。這些物業都賣掉之後,王健林的地皮跟建築的成本就基本回本了。那麼剩下的商業中心就等於是王健林自己白賺的一樣。
許多人都知道王健林曾經說過,以後再也不搞房地產了。過去王健林是在萬達廣場旁邊配套修建一些房地產,以此來快速回籠資金。不過現在王健林認為房地產太飽和了,所以就不搞房地產了,搞一些投資的物業來賣給消費者。現在的中國人房子已經太多了,而且許多中國人口袋的錢也非常多,而且都缺乏投資渠道。於是萬達在許多城市一開業就被瘋搶。
不過事實上這些公寓、寫字樓真正買入手之後,出租的情況並不理想,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這也是王健林最高明的地方。其實說白了如果公寓跟寫字樓的租金收益真的那麼高,那麼王健林自己持有就行了,由何必賣給你們去收租呢?
王健林就是靠著這種模式快速在全國複製。現在王健林又推出了所謂的輕資產模式,那就是萬達出管理跟品牌,然後物業跟資金又別人出,然後大家合作開發萬達廣場,然後一起來收租。這樣一來王健林根本就沒資金壓力,未來的發展肯定更快。
王健林現在帳面身家縮水了不少,但是旗下單單是萬達廣場這塊的資產就不小於6千億,除掉1800多億的有息負債,王健林還有4千多億的資產,他還是妥妥的中國首富。每年單單是租金收入就4百億,王健林手裡的現金也非常驚人。
其實那些網際網路富豪不過都是帳面身家而已,很多資產都是無法變現的,因為一變現資產就會縮水。房地產富豪又負債太高,而且風險也大。王健林這種收租生意才是細水長流,而且租金是越收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