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街「蒙面俠」成都口罩已斷貨 專家提醒:普通紗布口罩防護效果不佳

2020-12-01 網易新聞

(原標題:滿街「蒙面俠」成都口罩已斷貨 專家提醒:普通紗布口罩防護效果不佳)

霧霾籠罩蓉城,口罩成了市民出行的標配,大街上,突然多出了很多「蒙面俠」。藥店、超市裡,口罩登上了銷售榜首。

記者走訪多家醫院,呼吸道疾病患者皆大幅增加。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王玉珠說,霧霾主要對呼吸系統有影響,本身有哮喘等基礎疾病的人病情會加重,普通的人群主要是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搶」口罩 /有人一口氣買了70個

30日下午4點,記者來到總府路一家藥店,就在記者採訪的10分鐘內,就有7位市民前來購買防霾口罩,市民趙先生更是一口氣買了70個。「除了自己和家人用,也幫同事帶一些,公司附近藥店的口罩都賣完了。」趙先生說。在紅星路二段上班的楊女士,在跑遍了周圍多個超市、藥店後,終於在這家藥店給7歲的女兒買到了口罩。

「從昨天晚上起,來買防霾口罩的人就多了起來,今天中午排起隊來買,這一天就賣出去了近千個口罩。」藥店工作人員鄭女士說,相對於成人的口罩,兒童口罩更搶手,「現在庫存已經不多了。」

「搶」口罩的情況早已在成都多家藥店上演。從29日起,多個藥店就接連出現口罩脫銷。家住新光路的史女士,29日晚上到家附近的藥店買口罩,卻被告知已經賣光了,於是她只好上網買,「但還要等兩天才能寄到。」

選口罩 / N95口罩防霾更理想

霧霾天氣影響著人們健康。該如何加強防範?「如果碰上霧霾天氣,在家可以採取關窗方式減少霧霾進入,也可採取使用空氣清新器等方式,保持屋裡的空氣潔淨度。」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王玉珠建議,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應該更加重視防範霧霾,儘量減少室外活動,如果非要外出應戴上專業口罩防護,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膚。「運動愛好者儘量選擇室內運動,適當減少運動量。」

選擇口罩時應注意些什麼?「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和紗布口罩對PM2.5的防護效果不佳。」王玉珠說,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比較理想,但透氣性差,容易造成呼吸困難,長時間戴會出現缺氧、胸悶等情況,呼吸功能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長時間佩戴。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冰清實習生趙詩柯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豬嘴口罩不適合普通人 芯口罩才是防PM2.5利器
    到底哪種口罩才是防PM2.5的「利器」?近日,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發現:很多宣稱能防PM2.5的口罩,效果並不好。專家提醒,防PM2.5最好購買使用熔噴無紡布做濾晶片,且能替換濾芯的PM2.5口罩。
  • 紗布口罩和無紡布口罩哪種防塵效果好
    紗布口罩和無紡布口罩哪種防塵效果好 2020-02-13 15:52:37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紗布口罩和無紡布口罩哪種防塵效果好?
  • "豬嘴口罩"戴長易眩暈 防PM2.5濾芯口罩最好
    到底哪種口罩才是防PM2.5的「利器」?近日,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發現:很多宣稱能防PM2.5的口罩,效果並不好。專家提醒,防PM2.5最好購買使用熔噴無紡布做濾晶片,且能替換濾芯的PM2.5口罩。
  • 什麼是紗布口罩 一次性口罩和紗布口罩哪種好
    感冒和霧霾天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帶上口罩,口罩種類有很多很多,不同種類口罩功能也大不一樣,而紗布口罩就是市面上很普遍的一種,但紗布口罩比較難以清洗,那麼究竟什麼是紗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和紗布口罩哪種比較好?什麼是紗布口罩  提到口罩,或許大家就會想到在「非典」時期,口罩的使用以及普及達到一個高潮,這個時期讓口罩一度脫銷,很多的藥店門口都會排長長的隊伍,在大街上是人人戴著口罩。
  • 普通口罩可以防冠狀病毒嗎?哪種口罩效果好?
    普通口罩不可以防冠狀病毒,口罩是否可以防冠狀病毒,主要在於其濾料的性能,而普通口罩的的濾料一般是普通織物、紙等,比如普通紗布口罩、棉布口罩等,通常都是使用棉布製成,棉布口罩的纖維一般都很粗,無法有效過濾較小的微粒,且大多未通過國際安全認證,防護效果並無保障,因此,其不可以防冠狀病毒
  • 拿紗布當口罩!復工在即又沒有口罩,母女竟自製口罩應急
    由於現階段疫情防控還未徹底解除,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旅客們在乘坐火車出行時必須佩戴醫用口罩。但是,如果要出行,又沒有口罩怎麼辦呢,廣西一對母女竟然佩戴自製口罩應急。2月26日上午,在廣西南寧隆安東火車站,一對母女正準備進站乘車。執勤民警注意到這對母女所佩戴的口罩有些特殊,材質是紗布,製作也比較粗糙。
  • 給小孩戴大人口罩?專家提醒:若口罩密閉性不好,隔斷作用打折扣
    然而在街頭不時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小孩佩戴著大人口罩,不時鬆動滑落,家長又趕緊給小孩戴上,隔了一會,又再次滑落。更有甚者,家長將成人口罩剪開兩個洞漏出眼睛,直接變成了「兒童面罩」。專家提醒,這兩種辦法並達不到理想的防護效果,建議市民購買正規兒童口罩佩戴。
  • 口罩,戴還是不戴|口罩|路易·巴斯德|西班牙大流感|禁止蒙面規例|...
    VOX發明口罩,戴上口罩,正是人類在傳染病防疫史中前進的一小步。過去的幾個月,當戴口罩在亞洲已成為共識時,卻在西方的推行中屢屢受阻。這片薄薄的口罩背後,為何會有如此劇烈的文化衝突?-01-口罩,百年防疫史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現空氣中存在著細菌,首次證明了我們所處的世界有著潛在的危險。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醫生們在手術時講話和呼吸會傳染細菌,於是醫護人員在手術時用紗布捂住口鼻。此後,在醫生們的不斷改良下,口罩被裝上細鐵絲支架,增加紗布層數。
  • 戰疫史志醫學進步啟示錄|口罩的誕生與發展:從紗布到N95,人類戰疫...
    1970年,美國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條例》,同時成立了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類工種健康的條例和標準相繼出臺,有力地推動了現代口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口罩也因其製作標準和功能用途的不同逐步細分為: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具。
  • 「豬嘴口罩」不適合普通人 濾芯口罩防PM2.5
    「豬嘴口罩」不適合普通人濾芯口罩才是防PM2.5利器 由江蘇起草的PM2.5口罩「國標」已送審,明年有望出臺 現代快報網電(記者 朱蓓)到底哪種口罩才是防PM2.5的「利器」?近日,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發現:很多宣稱能防PM2.5的口罩,效果並不好。
  • 口罩的誕生與發展:從紗布到N95 人類戰疫第一武器
    「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元代宮廷侍者使用的這種「蒙口鼻的絹布」,或許便是有史可查的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批「口罩」。不過在彼時,這種由「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巾,可是非常人能使用的稀有器件,而功能與用途也僅僅是避免侍從們的唾沫星子與氣息「汙染」了尊貴帝王的食物。
  • PM2.5口罩質量參差不齊 「豬嘴」口罩不適合民用
    PM2.5口罩質量參差不齊 「豬嘴」口罩不適合民用 其中16批次PM2.5口罩,只有7批的過濾效率大於90%。專家表示,「豬嘴」類防塵口罩為工業用,不適合民用。  本次口罩的風險監控共購買樣品162批次,其中南京市場購買70批次,網購92批次。此次檢測主要評測口罩的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檢測結果顯示,過濾效率大於90%的口罩僅22批,佔13.58%。而過濾效率小於50%的口罩有113批,佔69.75%。
  • 我們佩戴的口罩的歷史由來
    最近抗擊新冠肺炎是舉國關注的話題,其中最緊俏的話題之一莫過於口罩。關於人類歷史上口罩起源,理論上從史前時代蒙面祭司時候開始出現,當時蒙面祭司所戴的蒙面用具是具有遮擋功能的,但這種遮擋功能的用具更多像是後世面具的前身,而不是起到衛生作用的口罩。
  • 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區別 預防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選什麼口罩
    春運已經拉開序幕,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也在暗地裡蠢蠢欲動,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謹防中招,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  面對商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廣大市民該如何選擇?戴哪種口罩防護才有效呢?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建議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 從鳥嘴服到滅菌紗布口罩,抗疫「外掛」步步升級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導致局部地區口罩一度脫銷,甚至出現少數不良商家哄抬物件的現象。人們對口罩價格、供給和各種防護性能指標的關心,勝過其作為醫學防護的用途。從鳥嘴服到滅菌紗布口罩,在微生物和病原體的世界中,人類憑藉口罩獲得了最直接的自我保護。   神秘的鳥嘴服   與自然界漫長的歷史相比,人類文明的歷史短暫得如同一瞬。
  •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有什麼不同 醫用外科口罩的正確戴法
    藥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該如何選擇?出門是不是一定要佩戴「網紅」N95口罩?今天,武漢疾控專家給出了答案。  為防止冬春季常見呼吸道疾病,今天,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長梁建生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選擇與佩戴口罩的正確方式。
  • 口罩簡史:元朝宮廷之中已現原始口罩,西班牙大流感推動口罩普及
    《馬可·波羅遊記》裡記載:「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而這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最原始的口罩。法國外科醫生改進紗布口罩1827年,蘇格蘭科學家羅伯特·布朗發現了一種「布朗運動」,認為快速移動的氣體分子發生碰撞會導致極小顆粒的隨機彈跳運動,從理論上研究了口罩對於粉塵的防護作用。
  • 口罩設計的前世今生:絹布、鳥嘴面罩、伍氏口罩到3M……
    因為正在進行的疫情,口罩在當下一直一次成為人們所討論的熱點。這個簡單商品在當下已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其歷史背後折射的是人類呼吸防護的大歷史。口罩又是如何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逐漸形成如今你我所熟知的多元口罩形態呢?
  • 口罩也瘋狂!從鳥嘴面罩、紗布再到N95,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疫情兇猛,口罩告急!今年過年,最硬核的年貨非口罩莫屬了。如今即便元宵已過,口罩還是牢牢佔據了人們日常生活的C位,在當下一直成為人們所討論的熱點,其背後折射的也是人類呼吸防護的大歷史。在中國的元代,宮廷皇帝進餐時,為了避免那些侍奉皇帝飲食的人所發出的氣息觸及食物,侍者口與鼻一律都要蒙上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絲巾。
  • 口罩簡史:人類的呼吸防護是如何進化的?
    ,讓紗布與口鼻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空間,解決了口罩呼吸不暢的弱點。層紗布的口罩,縫在手術衣的衣領上,用時只要將衣領翻上就行了,隨後他改進了設計——用一個環形帶子連接紗布掛在耳朵或者後腦勺上。,被稱之為「伍氏口罩」這種口罩製造簡單,材料易獲得,製作成本只需要國幣兩分半; 在1911年4月的「萬國鼠疫研究會」上,「伍氏口罩」被各國專家稱讚——「伍連德發明之面具,式樣簡單,製造費輕,但服之效力,亦頗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