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招牌為什麼這麼醜?

2020-12-08 騰訊網

[摘要]中國街景之醜冠絕全球,各色廉價招牌居功甚偉,醜招牌不僅是美感的缺失,更是社會經濟現狀的縮影。

2011 年,臺灣《蘋果日報》公布網友票選出的「臺灣十大最醜」,街頭招牌名列第一。80%的投票者為島內公共景觀感到丟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好意思讓親朋好友來臺旅遊,甚至有超過一成的人表示要用炸彈解決問題。今年,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表示「受不了中華民國美學」,希望出臺《臺北市廣告管理細則》來改變現狀。

臺灣臺北市街景(上圖)與日本大阪市街景(下圖)

臺灣人強烈的恥辱感,顯然不是與大陸對比的結果,而是來自近鄰日本。每一個去過日本旅遊的臺灣人,回到故鄉後自然看哪兒都不順眼。而在大陸網友面前,臺灣人大可堅定文化自信。因為常常被拿來說事的臺北某處街景,在大陸幾乎隨處可見。

通過搜尋引擎檢索出的招牌圖片往往是製作商發布的案例照片,以上為通過中文(上圖)和英文(下圖)檢索招牌圖片後的結果

中國招牌之醜冠絕全球,是因為中國人民的審美觀出了問題嗎?

為什麼這麼難看

好看的招牌各有各的好看,難看的招牌卻出奇的一致——強烈的廉價感。

有格調的視覺呈現一般是低純度的暗色和充分的背景留白,即通常所說的「素色」審美。中國街頭招牌的配色方案通常相反,背景是中等明度的高純色彩,配合高純度色或白色文字,留白普遍不夠,往往是不同色彩佔據相近面積。

這種配色滿足了店主「顯眼醒目」的需求,也符合人類天性——心理學研究就證實了人對高飽和度色彩的偏好,如兒童一般都會對鮮豔的色彩更感興趣,被革命審美薰陶的中國人也天然傾向大紅大黃的配色方案。但格調恰恰是對本能衝動的克制,就像富裕社會以瘦為美,高端餐廳追求口味清淡一樣。

即便配色鮮豔,設計元素如能合理使用也不致過於廉價。例如在曼谷華人街,大多數招牌雖也使用亮色,但由於布局簡潔克制,不但不覺得刺眼,反而能調和排版的嚴肅感,帶來親切的市井氣息。

泰國曼谷華人街的夜景

近似的設計風格也有助於街頭招牌形成整體氣質。這也是香港街頭招牌單拎出來並不好看,但放在一起卻別有風味的原因。

香港街景

相比店主個人審美,街頭招牌的觀感更依賴本地政府的市容管理政策。日本就是典範,對招牌的尺寸、位置和色彩都規定得極細。戶外廣告牌管理最嚴格的京都,麥當勞等外國企業也必須依照當地規範,把原本鮮豔的紅色調暗。

降低了明度和純度的京都麥當勞招牌(上圖)和咖啡色的京都 7-11 招牌(下圖)

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出現類似臺北的情形——廣告管理規範缺乏細節要求,商戶們可以在建築物表面隨意掛滿招牌,看上去混亂不堪。

Facebook 網友@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對於「中華民國美學」的調侃

與臺灣相比,大陸的市容管理當然要有力得多:「一鋪一招」的規定算得上整齊劃一,城管部門也有權拆掉任何一塊不順眼的招牌。如果想「打造精品街道,統一招牌風格」,甚至能讓整條街「齊步走」,為市長書記提供類似閱兵式的美好錯覺。

安徽省丁香鎮為了「打造乾淨整潔而具有新意的街道環境」在 2015 年 9 月完成了全鎮商鋪招牌的強制更換,每塊招牌的三分之一都是冠名廣告,而廣告收入肯定與店主無關

這種管理的結果是,許多街頭招牌的觀感與黨政部門的宣傳欄如出一轍——都熱衷使用陳舊的電腦特效,默認的鮮豔配色,花哨的描邊、陰影、漸變,以及讓密恐患者暈厥的圖文排版。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城管指定的招牌列印店同時也為政府服務。

失去品牌的招牌

中國招牌的醜陋不能全怪在城管頭上,大紅大綠的街景中,偶爾也能看到符合現代審美的招牌,它們大都是國外品牌或連鎖加盟店,這正是中國特色醜招牌的深層原因——普遍缺失的品牌意識。

與眾不同的連鎖店招牌

1949 年之前,傳統商業社會已形成品牌意識。招牌是品牌的直接載體,不僅選材精細,描金繪銀,往往還不惜重金請名人大家題寫牌匾,以展現商鋪的品位與分量。

《清明上河圖》繁華的商業街景中出現了眾多懸掛招牌的商店,如「趙太丞家」和「劉家上色沉檀揀香」

1949 年後,品牌概念成為「資本主義的腐朽遺毒」,在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中慘遭清洗,文革「破四舊」 運動中幾乎掃蕩殆盡。招牌也隨之「興無滅資」,店名要麼是政治口號如「紅旗商店」,「東風市場」,要麼是「地名」+「序號「+「行業性質」的組合,如「虹口區第二副食品店」。

經過徹底的公有化改造,「地名/小區/商品+商店」這種計劃體制的典型命名也保留至今。「個體戶」大多為居民區周邊的功能性商鋪,重要的不是打造品牌,而是所處的地理位置。招牌的功能也僅僅是一塊廣告位,在極為有限的空間中儘可能塞下菜名、手機號等實用信息。

標準的傳單式招牌設計。這張蘭州拉麵招牌模板圖,已經成為各地招牌製作公司的保留源文件

對於動輒寫上數百字的招牌,常見的發光字、金屬字等招牌材質幾乎難以實現,只能使用最便宜的噴繪燈布。這種材質極易褪色,更談不上有什麼質感,在其他國家極為少見,但中國的噴繪燈布卻幾乎佔據了街頭招牌的半壁江山。

各種品牌的冠名贊助也推廣了噴繪燈布的運用。2000 年前後,這種以一次性低成本投入獲得長時間曝光的推廣策略,陸續出現在各大酒水飲料經銷商的營銷方案中,導致很多蒼蠅館子看招牌都像是各類白酒的下屬企業。

低質量的噴繪燈布大概價位為 10 元/平米,但算上燈箱的材料安裝費用,一塊燈布招牌的價格也得在五百元以上

冠名招牌在中國的大範圍流行,反映了大部分個體戶的現狀。即使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北京,個體戶也拿不出多少錢裝點門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2013 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4 萬元,而個體從業人員平均年收入僅為 2.7 萬元。

在設計素材站可以找到大量的冠名招牌模板

什麼樣的字體適合做招牌

招牌好看還是難看,除配色和材質外,字體也很關鍵。日本招牌的賞心悅目,字體之美最為直觀,在東京、大阪的街頭,很難找到兩塊字體相同的招牌——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印刷字體設計史超過百年,店主們即便沒錢找人專門設計字體,豐富的字體庫也提供了足夠多的選擇。

中國招牌字體的單調醜陋,首先在於簡化字的短暫歷史——漢字簡化雖在 1950 年代就已開始,但直到 1965 年簡體漢字規範才最終確定,較晚起步的中文簡化字設計和龐大的中文字形工程量,讓中國從鉛活字排版到電子排版的過渡中,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黑體、宋體、楷體和仿宋四種簡體字字形,這也成為了 Windows 簡體中文版作業系統中最早的預裝字體。

Windows 簡體中文版作業系統只預裝了 5 種中文字型,其中微軟雅黑(Microsoft YaHei)在 2006 年微軟發布 Windows Vista 後才開始成為預裝字體

今天街頭最常見的招牌字體就是 Windows 預裝字體中的中易黑體(SimHei)。中易黑體被認為引進自日本哥特體,1950 年代因大量用於宣傳標語開始流行。70 年代初,為了排印《辭海》和《毛澤東選集》,上海印刷研究所才專門設計了簡體字版黑一體和黑二體。

最早的漢字黑體印刷出版物——1891 年日本《印刷雜誌》中東京築地活版製造所的廣告(放大稿)

中國街頭招牌本身就缺乏設計,使用中易黑體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裡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 Stroop)於 1935 年的實驗從側面證實,人腦對文字語義的感知比文字色彩更敏感。因此看到使用了常見字體的招牌時,人腦首先感知到的是文本而非圖像。這正是為什麼講求外觀的服裝鞋包,包裝設計時往往偏好使用非母語文字。反之,如使用母語,文本信息必須遠離日常生活。

中國街頭招牌常常是「菸酒商店」之類的文本,唯一的挽救辦法就是招牌字體儘可能與書報字體不一樣,以降低對文本信息的敏感度,而中易黑體卻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字體。

微博用戶@星河Shinho 用這張對比圖說明高端洋氣的品牌印上母語也不好看。儘管圖中的翻譯版本未經設計,字體大小和排版都過於誇張醜陋,但的確和許多街頭招牌的觀感極為相似

除黑體楷體外,彩雲體、琥珀體、幼圓體也是街頭常客,它們在 90 年代初從香港引進,在當時看來新潮活潑,但已遠遠落後於今天的審美。

Microsoft Office 2000 簡體中文版中加入並保留至今的部分預裝字體

究竟什麼樣的字體才適合做招牌?適用於所有招牌的萬金油字體並不存在,能夠精準傳達出店鋪的品牌氣質,才是選擇字體的關鍵。

今天,中國人民審美能力的提高和產品包裝設計的龐大需求,為造字公司提供了光明的商業前景,目前市場上已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中文字體。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們應該不會和街頭有什麼交集——L 型經濟讓個體戶們的日子愈發艱難,沒人會在招牌上白費功夫。(文/吳松磊)

轉自「大象公會」微信公眾號( idxgh2013),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內的街道招牌,用的都是紅黃配?
    不僅國旗紅底黃星,國民大菜是西紅柿炒雞蛋,就連街道上餐館的招牌也不能例外。如果出門到大街上逛一圈,一定會發現街道上的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紅黃配」。這是為什麼呢?下面這篇轉自微信公眾號「看你買」的文章《 番茄炒蛋配色的街頭招牌,在國內為何變成了一場審美瘟疫?》,將告訴你答案。 以下為原文: 中國街頭招牌醜,這大概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 無毛貓這麼醜,價格還貴,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養無毛貓?
    導語:無毛貓這麼醜,價格還貴,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養無毛貓?很多人喜歡貓咪都是因為它們毛茸茸的,特別可愛,摸起來也特別舒服,而且還很好看。那麼為什麼無毛貓這麼醜,還有不少人喜歡養它呢?有些不熟悉無毛貓的人,可能會覺得無毛貓的毛是後天退毛退光,或者是被剃光的,所以才這麼醜,都會有人喜歡。但是其實並不是,無毛貓天生就是沒有毛的,而且長相也和其他貓有很大的不同,耳朵更大,尾巴更長,臉也更尖。而無毛貓的這個長相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甚至會覺得有點恐怖。
  • 花木蘭的妝容為什麼這麼醜?原因找到了
    當中最大爭議的就是木蘭的妝容了,網友表示:花木蘭的妝容為什麼這麼醜?但還是有不知真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開始了「木蘭仿妝」。他們到底是從哪裡學到這樣亂七八糟的妝容的?電影裡醜到哭的「額黃妝」,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 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為什麼這麼醜丨朱元璋:我是故意的
    這一幕不僅讓觀眾看後心有餘悸,也讓大家心裡犯了嘀咕:朱元璋真的有這麼醜嗎?《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其實,《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化妝成這麼醜是有依據的,而依據的就是下面這幅圖。但這樣的畫像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朱元璋的真容——這麼醜的朱元璋,憑什麼讓郭子興這麼看好,主動把自己的養女馬秀英(馬皇后)嫁給他?
  • 朱元璋真的長這麼醜?為什麼版本都不一樣,竟然是因為!
    中國有一句話說的是史書是由勝利者出書的,在無奈中透露著幾分「理所當然」的意思,即是你贏了愛怎麼幹就怎麼幹吧,別人管不著你也管不了你。同時,中國還有一句話,叫「牆倒眾人推」,甚至讓人連無奈的份兒都沒有了,大家齊動手,把一切變成「壞的」,重新開始「好的」,而這讓人除了憤怒還是憤怒。
  • 中國學生為什麼青春期時最醜?
    大學是個「整容院」,上了大學後,再跟自己當時中學的同學聚會,發現每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我們的青春是一直醜過來的。那麼為什麼我的青春都是最醜的,一起隨勵志學生看看吧!「醜陋」的校服,進了校園當然「醜陋」並不是貶義詞,而是我們當時在讀書時候對校服的理解。
  • 懂也沒用的漢字冷知識:最醜招牌上的字體究竟是些什麼鬼
    懂也沒用的漢字冷知識:最醜招牌上的字體究竟是些什麼鬼 2019-07-04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被嘲「這麼醜為什麼會火」!辣目洋子用才藝讓你笑死!
    就連趙薇都感嘆:「小小年紀,哪來的時間學這麼多才藝?」 網友也服了:「就說她不會啥吧,歌《roll in the deep》,有難度吧,拉丁舞、民族舞也是手到擒來,小胳膊擺得像流水一樣。藝術體操也是能hold住的,你以為這就完了,不,人家還耍得一手好槍!」關於辣目洋子,網友的評價是「長得不好看的人靠演技也可以翻身」。
  • 清朝后妃為什麼都這麼醜,原因其實很簡單,說出來讓人可笑
    各位朋友下午好,想必各位讀者在看清朝后妃的照片時都會有個疑問,那就是皇帝的妃子都這麼醜嗎,有沒有好看一點的嬪妃呢?《建黨偉業》隆裕太后劇照的確,清朝一些嬪妃的照片顯得比較醜,比如宣統皇帝的淑妃文繡、光緒的皇后靜芬等人。不但如此,皇宮裡的格格、宮女也長得不太美麗漂亮。
  • 真的好羨慕長得美的人啊,為什麼我這麼醜?
    今天偶然刷到劉亦菲這張照片,青春啊,好看啊啊啊啊,真的好羨慕長得美的人啊,為什麼我這麼醜啊啊前幾天看到章子怡的這張照片,覺得很好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她這幾年感覺年紀越長,反而越來越好看。
  • 《龍嶺迷窟》製作這麼精良的劇,為什麼連個招牌的字都寫錯了
    她路過的幾家商店裡,招牌都是她自己用毛筆寫的。其中一家叫前進食品店。無論是店名還是小瓦房的店名,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模樣,具有強烈的年代感。儘管它在90年代就像兩顆豌豆,但在一些小地方仍然可以看到,但現在還不是很明顯。幸運的是,我童年時代的鄉村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 日本店鋪招牌設計這麼好看,原因是這些……
    那大家平時去吃飯,有沒有留意到 街邊商店的招牌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 客戶的審美也被逼著逐漸下線了吧~ 現在的店招都沿用大字號、統一字樣、高飽和色彩 這樣的審美,只會給人帶來衝擊 並且拉低了城市的整體審美水平吧 那你們知道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
  • 外國門頭招牌,行!中國門頭招牌,不行?
    過去,每當中國門頭招牌這塊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會看到很多十萬加的爆款文章,使勁吹捧外國的招牌多麼精緻,多麼美觀個性,例如舉例常客日本。在這些外行的狂歡之後,留下的卻是一地雞毛。留給我們的還是那個問號?我們應該怎樣打造適合我們中國的門頭招牌? 眾所周知,日本很多文化源於中華文化,文字也不例外。日本至今依舊用漢字表達日語。
  • 點評上海市靜安區黑底白字招牌的爭議:招牌為何需要進行統一?
    2019年3月底,上海市靜安工人文化宮黑底白字的招牌成為了「網紅」,這種牌匾像是「墓地」,已經被要求整改,因為這種招牌實在不美觀。黑底白底招牌整改的問題也涉及到了另外的一個問題:即便統一設計的招牌美觀,那麼就應該進行統一嗎?
  • 為什麼無毛貓那麼醜,有錢人卻很喜歡養?
    說實話,當時第一眼看到這種貓,心裡咯噔一下,為什麼這貓這麼醜,霍思燕居然養這麼醜的寵物?當時真的是,看到無毛貓凸出的眼睛,光不溜秋的身體,說實話,我覺得像剛出生的小老鼠,有些怕怕的感覺,再加上感覺它面相很兇,我的內心是抗拒的。雖說第一印象不好,但是,好奇心一直驅使著我,我很想知道,有錢人為什麼這麼青睞無毛貓。
  • 網友為什麼反對招牌統一化?當年的「十裡洋場」一半都靠的是招牌
    提起街道上的招牌,很多人可能都沒什麼印象,也不是很在意,但當這種招牌統一化了會怎麼樣?說真的,小編第一次看到上海市靜安區的這組招牌時真的震驚了,小編覺得可能對方是想玩玩復古感,但沒想到直接讓網友們聯繫到了清明。
  • 慈禧是一個極度在意容貌的人,為什麼她晚年的照片看起來這麼醜?
    慈禧是一個極度在意容貌的人,為什麼她晚年的照片看起來這麼醜?作為晚清時期最有話語權的人,想必慈禧的大名是耳熟能詳的。在歷史上,她不是「名垂千古」的那一個,因為在她當政期間,做了很多有損國體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覺得近代中國的發展跟她脫不開關係。
  • 朱元璋真的長得這麼醜嗎?
    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關於他的長相有很大的爭議,而且一個醜,一個「美」,那為啥同是一個人樣貌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小菜鳥分析了幾點,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 鍾無豔比賈南風更老更醜,為什麼「醜後」指的是賈南風?
    中國古代雖然說選皇后是需要選品德才能第一的,但是樣貌必須還是要過得去,至少要端莊。因為皇后是一國之母,需要出席很多典禮,跟隨皇帝一起,如果長得太醜可不行。但是歷史上也確實是有醜女皇后的,賈南風是一個,鍾無豔是一個。但是賈南風被稱為「醜後」,鍾無豔卻沒有這樣的稱號,是為什麼?
  • 女丑是誰?為什麼十個太陽要「炙殺」她?
    《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這麼一件事,十個太陽曾「炙殺」一個名叫「女丑」的人,也就是將「女丑」曝曬於十日之下,活活給烤死了。那為什麼十個太陽要「炙殺」女丑?女丑到底是誰?——《山海經·海外西經》這段文字有些地方不容易解釋清楚,如「女丑之屍」「生而」,但描繪的大致情景為:女丑在一座山上,十個太陽炙烤她,可能是女丑難以忍受十個太陽強光的照射,她用右手衣袖遮擋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