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居民說,這種路面鋪設叫「幹鋪」,磚塊不結實,容易被車壓碎。
文/片 本報記者 李珍梅
位於李滄區金水路的百通依山小居,車行道上鋪的是磚塊,居民入住兩年半,道路變得千瘡百孔,頻繁的修補讓業主很不滿。2011年7月,在本報連續性的監督報導下,小區道路最後變成瀝青路。
接到線索直奔現場
2011年7月13日,記者接到百通依山小居一名業主打來的熱線電話稱,小區的主幹道是用磚塊鋪設,由於車行量較大,入住兩年半,車行道已經千瘡百孔,大修小補進行了三四次。這一次,開發商又要進行第二次大修補還是鋪磚塊,業主擔心修補完過了保修期開發商便不再管了。
記者趕到現場,小區寬敞的主幹道上堆積著幾堆磚塊和泥沙,原本鋪好的磚塊被掀了起來。業主說,鋪路用磚塊,冬天一凍、車子一壓基本就碎了。磚路的小修大補已經讓業主們覺得害怕了,他們擔心這次修補後過了保質期,開發商不再管了,日後的巨額維修費都得業主自掏腰包。
幫業主約談開發商
原來,從2008年底小區交房後,業主們發現主幹道鋪的是磚塊,就一直在和開發商不斷交涉,但一直沒得到解決。業主並沒有和開發商就此事進行過一次正面的交談,每次都是和一些「不管事」的工作人員反映問題。
記者輾轉聯繫到小區開發商百通公司工程部經理王雲田,王雲田稱,前期負責這個小區施工的工作人員已經離開公司,至於小區車行道具體應該鋪設何種材料,他不知情。但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王雲田答應當面與業主交談此事,並希望記者能幫忙聯繫幾位業主代表。
記者聯繫業主時,起初不少業主認為自己佔理,不能主動找開發商,應該讓開發商主動到小區裡來。「咱們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要認死理,主動一點也不是壞事。」在記者的勸說下,小區派出幾位代表前往百通公司當面交涉此事。
本報全程報導監督 開發商承諾鋪瀝青
7月14日,在本報記者的協調下,小區業主和公司負責人坐在一起進行談判。
起初,開發商提出折中方案,說要鋪水泥路。但業主不同意,堅持要鋪瀝青。最終,因鋪瀝青費用較高,開發商說需要再向上層領導申請,不能當場給答案,於是雙方等待二次談判。
整個談判過程,記者和業主一起,針對開發商存在的漏洞步步緊逼,致使開發商放棄所謂的折中方案,考慮鋪瀝青。對於這次談判,記者緊接著又做了一篇追蹤報導。
好消息終於在7月18日傳來,開發商答應將小區主幹道的磚塊換成瀝青了。這一消息傳到業主耳朵裡,小區突然像炸開了鍋似的,異常熱鬧。業主打電話告訴記者,當晚小區業主組織放鞭炮慶祝這次維權的成功。
「真是太感謝齊魯晚報了,為我們小區居民辦了一件大事。」記者不斷接到小區居民打來的感謝電話。
一周過後,小區4位業主代表還給本報送來錦旗以表謝意。「捍齊魯民生,謝晚報真情」,業主說,簡單的10個字,代表著整個百通依山小居全體業主對齊魯晚報的至深謝意。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