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叔讀史
小店請一奸臣題字,奸臣一字多添一筆,成就了500年響噹噹的招牌
現在我們到外地旅遊,一般都會去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如果到了北京那麼不容錯過的就是烤鴨和六必居醬菜了,這些店都是歷盡幾百年的老字號店,它們的背後往往都有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今天呢,小編就想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六必居招牌的故事。六必居這家醬菜點從明朝嘉靖年間就已經開業了,那個時候這家店的店主是六個兄弟,所以本來店名叫做六心居。那為什麼後來改名叫了六必居呢?這其中還有明朝大奸臣嚴嵩的功勞,故事記得是這樣的,一奸臣題字,一個「心」字多添了一筆,成就了這響噹噹的招牌,大約有500年的歷史。
原來呀,六必居的店主是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做生意除了要靠自己的質量以外,還要懂得宣傳。於是,他們就請了當時明朝大官嚴嵩為他們的店題一塊招牌。嚴嵩本身很喜歡到這家店來吃飯,自然是欣然接受了。嚴嵩一看店名是「六心居」,覺得不太好。因為總會讓人想起一家店六條心,寓意上不太吉利。於是嚴嵩就大筆一揮,給「心」加上了一筆寫成了「必」。
嚴嵩的字跡非常好看,再加上他雖然後來被懲處了,但是當時在朝野上還是有很大名聲的,很多人都被這塊招牌吸引來吃六必居家的東西。久而久之,六必居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但是這塊招牌一直受到店主珍視。現在想想,店主請嚴嵩題字,就和現在商品請明星代言一樣,利用的都是人家的大名氣。
雖然嚴嵩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官員,但是他為六必居醬菜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也因為六必居一直堅守著傳統工藝,憑藉著很高的口碑,歷經好多年風雨依舊頑強存活到今天,而且越來越優秀。現在,六必居醬菜已經成為了國宴上必上的一道菜,口感非常棒,國家還審批通過了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年嚴嵩的一筆,成就了今天響噹噹的招牌,當然也離不開幾代六必居醬菜店店主的用心經營。
這個故事也間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除了自己要有真才實學以外,還要懂得宣傳自己,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以後,自己的門路才會更寬廣。六必居就是這樣才成為宮廷貢菜的。大家說小編說的有沒有道理?
如果以後大家有機會去北京旅遊的話,一定要記著去嘗一嘗北京六必居的醬菜呀!無論是甜醬蘿蔔還是甜醬黃瓜都非常好吃,絕對讓你回味無窮。如果有好朋友喜歡吃醬菜的話,還可以給他們帶一瓶,相信他們也會非常喜歡的。關於六必居的故事小編就分享到這裡啦,希望大家以後吃六必居醬菜的時候會想起小編。最後祝福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