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這首詩摘自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二十一首》,是唐代銅官窯瓷器上題寫的詩,首先給大家說明一下,原詩流傳下來的只有這四句,其它的網上流傳的版本大多是根據這首詩改編而來的,這裡也向那些才華橫溢的創作者致敬。
至於這首詩是做瓷器的陶工自己創作還是當時流行的裡巷歌謠,我們也無從考究,但這首詩裡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著實的耐人尋味,這首詩除了可以理解為寫了一段忘年之戀,還可以有其它的理解嗎?我想這首詩至少還可以有這三種理解:
一、君生早,我生遲,我沒能參與你最好的年華......
這一世,你是將軍,我為婢女,大帳外,燃起了篝火,火光映紅了你寫滿滄桑的臉頰,我為你斟酒,微醺,聽你述說著你最好的年華,那一年,長安漫天飛花,你春風得意,一日看盡長安花,登壇拜將,號令三軍,提攜玉龍,劍指蠻夷,立下蓋世奇功。我說君生我未生,唯恨君生早,沒能見證你最好的年華,隨你一起南徵北戰,不負青春年華,如今,將軍暮年,在這裡獨守邊關,受盡世間寂寞,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這一世,沒能參與你最好的年華,沒能隨你看遍長安漫天飛花,如今君已老去,能陪在將軍身邊也是一種溫暖。
二、君生早,我生遲,生命短暫,再沒了彼此的陪伴......
這一世,你我結為夫妻,一生短暫,如白駒過隙,你長我十歲,如今生命即將耗盡,我守著你身邊,陪你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如果我能早點出生,與你年齡相仿,相互扶持,一起終老,也不會像這樣,以後的日子獨自走過,剩餘的歲月都活在回憶你的日子裡。
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生命的盡頭,剩下一人,獨自終老……
這一世,你進京趕考,中途借宿我家,你秉燭夜讀,我遠遠地望著燭光裡寒窗苦讀的你,心生愛慕,那年我豆蔻年華,你意氣風發,只不過人生的相遇卻在不合適的節點,你終究是要奔赴前程,蟾宮折桂,而我也會穿上嫁衣,聽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你我相遇,不早不晚的恰好錯過。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這句詩的理解,詩詞本來就是這樣,可以給人很多的解釋,沒有局限,因人而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我想唯一不變的是詩裡有太多的遺憾,也有太多的無奈,無奈歲月催人老,無奈相遇不逢時,無奈你我此生沒有剛剛好……